在線
咨詢
在漢語的奇妙世界里,“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是一句廣為人知卻蘊含深刻哲理的俗語。它生動地揭示了開始時哪怕只有極其細微的差錯,最終也會導致極大的偏差。這句俗語猶如一個精準的警示鐘,提醒著我們在生活、工作、學習等各個方面都要注重細節,謹慎行事。那如此富有深意的俗語究竟出自何處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同探尋“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真正來源,深入領略其背后所隱藏的文化內涵和智慧光芒。
1、意思:成語,指細微的失誤,可導致巨大的差錯。讀音:shīzhīháolí,chàzhīqiānlǐ。
2、出處:東漢戴德《大戴禮記·保傅》:“《易》曰:‘正其本,萬物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故君子慎重始也。”
3、譯文:《易經》上說:“要正確認識其本源,才可能把事物理解、治理得清楚、完善。開始就差了,結果就錯遠了。”所以,君子嚴肅地對待人生的開始而慎重地對待人生的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