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作為中國古代思想史上的璀璨明星,有著獨特且深遠的影響力。他名周,戰(zhàn)國時期道家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莊子生活于社會動蕩、思想碰撞的時代,其思想汪洋恣肆、瑰麗奇幻。他繼承和發(fā)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觀點,主張順應自然、逍遙自在,對功名利祿持淡泊超脫的態(tài)度。他的文章以寓言故事見長,充滿浪漫主義色彩,蘊含著深刻的哲理?!跺羞b游》《齊物論》等篇章,展現(xiàn)了他超凡的智慧和對宇宙、人生的深刻洞察,在中國哲學、文學等領域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1、莊子(約公元前369年—約公元前286年),名周,戰(zhàn)國時期宋國蒙人。戰(zhàn)國中期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莊學的創(chuàng)立者,道家學派代表人物,與老子并稱“老莊”。
2、莊子因崇尚自由而不應楚威王之聘,僅擔任過宋國地方的漆園吏,史稱“漆園傲吏”,被譽為地方官吏之楷模。他最早提出的“內(nèi)圣外王”思想對儒家影響深遠。他洞悉易理,指出“《易》以道陰陽”,其“三籟”思想與《易經(jīng)》三才之道相合。其文想象豐富奇特,語言運用自如,靈活多變,能把微妙難言的哲理寫得引人入勝,被稱為“文學的哲學,哲學的文學”。其作品收錄于《莊子》一書,代表作有《逍遙游》《齊物論》《養(yǎng)生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