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
咨詢
在浩瀚的文化長河中,“伯牙絕弦”的故事宛如一顆璀璨明珠,引人深思。“伯牙絕弦知音”蘊含著深厚的內涵,那么該怎么理解伯牙絕弦中的知音的意思呢?“知音”并非簡單的相識,而是心靈的契合、精神的共鳴。伯牙琴藝高超,卻少有人能懂其琴音中深意,直至遇到鐘子期,能準確聽出其志在高山、意在流水。這份跨越時空的理解與懂得,才是“知音”的真諦。探究“知音”之意,能讓我們更深入感受古人對真摯情誼的追求,領悟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
1、釋義:表示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語言的人,比喻真正了解自己的人。這里指伯牙把鐘子期當做他的知音。
2、出處:出自明代馮夢龍的《俞伯牙摔琴謝知音》。
3、原文節選: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4、白話譯文:伯牙擅長彈琴,鐘子期善于傾聽琴聲。伯牙彈琴的時候,心里想到巍峨的泰山,鐘子期聽了贊嘆道:“好啊!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伯牙彈琴時,心里想到寬廣的長江,黃河,鐘子期贊嘆道:“好啊,宛如一望無際的長江黃河在我面前流動!”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