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義道德在日常生活中常被提及,可很多人或許并未深究它的確切含義。從本質來講,“仁義道德”是儒家倡導的一種道德觀念。“仁”強調愛人、關懷他人,體現著一種博愛的精神;“義”指的是公正、合理,遵循正義原則;“道”代表著自然規律和正確的行為準則;“德”則是個人品德修養。它既包含著人與人相處時的友善與關愛,也涵蓋著行事的正義與規范。在傳統社會,仁義道德是衡量一個人品格的重要標尺,在現代社會,它依然有著不可忽視的價值,能促進人際關系的和諧,助力社會的有序發展。深入了解仁義道德的含義,對我們有著深遠意義。
1、泛指儒家的一整套道德規范。仁義:仁愛和正義。
2、仁義道德,讀音:[rényìdàodé]
3、用法:作賓語、定語,指舊道德標準
4、造句:他滿口的仁義道德,卻專干壞事。有些滿口仁義道德的人,其實是偽君子
5、仁義道德“出自韓愈的《原道》,該書是韓愈的一篇著名哲學論文,主題是反對道家與佛教,提倡儒學。從古至今大凡論述儒學者好將儒學之道解釋得深奧莫測,借以表示學問的高深。韓愈則深入而淺出,只從衣、食、住說起,去透析仁義道德,令人不甚費勁卻已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