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
咨詢
在中華文化的浩瀚長河中,“難得糊涂”這句經典名言廣為人知。不少人在日常交流、文學創作或思考人生時,總會好奇“難得糊涂”下一句接什么。這看似簡單的追問,背后實則蘊含著對人生哲理的進一步探尋。“難得糊涂”本身就體現了一種豁達通透的處世態度,而其下一句或許能為我們提供更多關于生活智慧、人生境界的啟示。接下來,就讓我們一同深入探究,揭開“難得糊涂”下一句的神秘面紗。
1、“難得糊涂”下一句是“吃虧是福”。
2、難得糊涂,指人在該裝糊涂的時候難得糊涂。難得糊涂是清朝乾隆年間鄭板橋傳世的名言,乃是他為官之道與人生之路的自況。后人感慨這難得糊涂四字中富含的哲理,便以橫幅的形式掛于家中,作為每每處世的警言。
3、鄭板橋任濰縣知縣(就是現在的濰坊)時,其堂弟為了祖傳房屋的一段墻基,與鄰居訴訟,要他函告興化縣相托,以便贏得官司。鄭板橋看完信后,立即賦詩回書:“千里捎書為一墻,讓他幾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稍后,他又寫下“難得糊涂”,“吃虧是福”兩幅字。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