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這句詩宛如一顆璀璨明珠,在中華文化的長河中熠熠生輝。很多人或許聽過它,卻未必深知其確切含義。這句詩出自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它以靈動的筆觸描繪了春天來臨,春風吹拂讓江南大地一片翠綠的生機勃勃之景,同時也飽含著詩人對故鄉的深切思念。那么這句詩背后究竟隱藏著怎樣的情感與故事?它在整首詩中又有著怎樣的重要作用?接下來,就讓我們一同深入探尋這句經典詩句的奧秘。
1、春風又一次吹綠了江南兩岸、明月什么時候才能照著我返回自己的家鄉呢?
2、詩詞名句:“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出自宋代詩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3、王安石在這里并不是要刻意描繪江南春景之美麗,他把詩句的重心放在“又”字而非“綠”字上,他要表達的是“春風”尚且有情,還知道一年一度“又綠江南岸”,而詩人自己呢,卻不得不在“春風又綠江南岸”的時候,離開江南的家鄉,違心地重登仕途。這一去,前途吉兇莫測,不知何時才“又”能回到江南的家中呢?一個“又”字,融情于景,實在是詩人滿心難以排遣的無限鄉愁的真實寫照。
4、“明月何時照我還”是全詩的主旨所在,它以直抒胸臆的形式為全詩定下了憂郁、傷感的感情基調,明白無誤地告訴人們,詩人對復出還政并無如愿以償的喜悅,更無急不可待的熱切。
5、“春風又綠江南岸”,骨子里說的是對皇恩的感激,是對新法實施前景的樂觀描繪,是詩人內心的還朝施政喜悅的移情于景,詩的感情基調是歡快的,樂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