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交流與文化探討中,“下里巴人”和“陽春白雪”這兩個詞并不少見,但你真的清楚它們各自的含義嗎?這兩個頗具文化底蘊的詞匯,在文學、藝術等領域頻繁出現,有著獨特的指代。“下里巴人”和“陽春白雪”最初源自古代的歌曲名,后來衍生出了豐富的文化內涵。深入了解它們的意思,不僅能提升我們的文化素養,還能在表達時更加精準恰當。接下來,就讓我們一同揭開這兩個詞背后的神秘面紗。
1、陽春白雪:陽春、白雪:是戰國時代楚國的藝術性較高,難度較大的歌曲。后來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學藝術。陽春白雪出處:《陽春白雪》是漢族古琴十大名曲之一,中國著名十大古曲之一。表現的是冬去春來,大地復蘇,萬物欣欣向榮的初春美景。旋律清新流暢,節奏輕松明快。琵琶大曲的代表作,其特點是綜合應用琵琶文曲、武曲的表現手法和演奏風格。指戰國時代楚國的一種高雅樂,常跟“下里巴人”對舉。
2、下里巴人:比喻通俗的文學藝術;陽春白雪為其反面,喻高雅藝術。下里巴人出處:宋玉是戰國后期楚國的一位有主見的文官,從不隨聲附和別人的主張。楚王聽別人說了他一些壞話,就把宋玉找來問道:“你是不是有些地方做得不對啊?為什么有許多人都對你不滿意呢?”宋玉答道:“先讓我說件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