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扁斫輪,這一出自《莊子》的故事蘊含著深刻的道理。輪扁砍削車輪時,技藝嫻熟,動作精準,他深知其中的訣竅難以言傳。這一故事啟示我們,很多技能和知識并非僅僅通過書本和言語就能完全掌握,實踐和經驗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當今社會,無論是學術研究、職業技能,還是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我們親身體驗、不斷摸索。就像輪扁一樣,在反復實踐中領悟真諦,才能真正掌握一門技藝或知識的精髓,這便是輪扁斫輪帶給我們的重要啟示。
1、齊桓公在廳堂上讀書,一個叫扁的車輪工匠在廳堂下面制作車輪。這個工匠放下斧鑿等工具,走到廳堂上面,向桓公問道:“請問君王,您讀的是什么書呀”?
2、桓公說:“是圣人的書”。
3、工匠又問道:“圣人還活著嗎”?
4、桓公說:“已經死了”。
5、工匠說:“如此說來,您所讀的不過是古人的糟粕罷了”。
6、桓公說:“我在這里讀書,你這個做車輪的工匠,怎么可以隨便議論呢,你若是能說出道理來,還可以恕你無罪;要是說不出道理來,就要處死你” 。
7、工匠說:“從我的職業角度來觀察這個問題。制作車輪,慢慢地干,雖然輕松,全車輪做得不堅固;干得太快了,不僅很辛苦,車輪還不合卯;不快不慢,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做。這里面的技巧,口里說不出來,只能從我制作輪的動作中看出來。我不能將我的技術明白地告訴我的兒子,我的兒子也不能繼承我。所以,我雖然已經70歲了,還在制作車輪。古代人和他們那種無法用語言說出來的道理一同死去了,所以您讀的東西只是古人留下來的糟粕啊”!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