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以其獨特的魅力穿越千年,仍在我們的文化長河中熠熠生輝。清代詩人袁枚的《苔》便是其中一首動人之作。它短小精悍,卻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短短二十字,生動描繪了苔蘚這一微小植物在陽光難以照到的地方,依然綻放出屬于自己的青春光彩。對于許多人來說,理解這首詩的全文含義,不僅能體會到詩人細膩的情感,更能從中汲取鼓舞人心的力量,下面就讓我們一同深入解讀《苔》。
1、古詩《苔》全文解釋:春天和煦的陽光照不到的背陰處,生命照常在萌動,苔蘚仍舊長出綠意來。苔花雖如米粒般微小,依然像那高貴的牡丹一樣熱烈綻放。
2、《苔》
袁枚〔清代〕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3、賞析:
苔蘚自是低級植物,多寄生于陰暗潮濕之處,可它也有自己的生命本能和生活意向,并不會因為環境惡劣而喪失生發的勇氣,詩人能看到這一點并歌而頌之,很有眼光!
“白日不到處”是如此一個不宜生命成長的地方,可是苔蘚卻長出綠意來,展現出自己的青春,而這青春從何而來?「恰自來」,嗯,并不從何處來,而是生命力旺盛的苔蘚自己創造出來的!它就是憑著堅強的活力,突破環境的重重窒礙,煥發青春的光采。
苔也會開花的,當然,怪可憐的,花如米粒般細小,但難道小的就不是花嗎?只要能夠開放,結出種子,繁衍后代,便是生命的勝利。所以,“也學牡丹開”,既是謙虛,也是驕傲!對的,苔花如此細小低微,自不能跟國色天香的牡丹相比,可是牡丹是受人玩賞而受悉心栽培的,而苔花卻是靠自己生命的力量自強,爭得和花一樣開放的權利——這世道并非僅為少數天才和英雄而存在的。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