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
咨詢
大暑,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備受人們關注。很多人都好奇大暑節氣的含義是什么意思。大暑處在夏季,它代表著炎熱至極。“暑”本就有炎熱之意,而“大暑”更強調酷熱程度達到頂峰。此時,太陽到達黃經120°,氣溫往往居高不下,雷暴、臺風等天氣也較為頻繁。在古代,人們依據節氣安排農事,大暑時農作物生長迅速,需悉心照料。如今,了解大暑節氣的含義,不僅能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還能更好地適應這個時節的氣候特點,做好防暑等各項準備。
1、大暑,二十四節氣之一,夏季最后一個節氣。斗指丙;太陽黃經為120°;公歷7月22—24日交節。“暑”是炎熱的意思,大暑,指炎熱之極。大暑相對小暑,更加炎熱,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最炎熱的節氣,“濕熱交蒸”在此時到達頂點。大暑氣候特征:高溫酷熱,雷暴、臺風頻繁。
2、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段。大暑時節陽光猛烈、高溫潮濕多雨,雖不免有濕熱難熬之苦,卻十分有利于農作物成長,農作物在此期間成長最快。
3、自古以來,民間有大暑三伏天飲涼茶(伏茶)的習俗;伏茶顧名思義,是三伏天飲的茶,這種中草藥煮成的茶水有清涼祛暑的作用。此外,還有燒伏香、曬伏姜等習俗。“大暑”是一年中天氣最熱、濕氣最重的時節,此時節養生保健的重點是“防暑”和“祛濕”。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