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
咨詢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句古老的諺語,蘊含著深刻的人生智慧。它傳達的是,如果一個人沒有對長遠未來進行謀劃和思考,那么近期很可能會遭遇各種困擾和麻煩。在現實生活中,這一理念有著廣泛的體現。無論是個人的職業(yè)發(fā)展、財務規(guī)劃,還是企業(yè)的戰(zhàn)略布局,缺乏長遠的眼光和規(guī)劃,就容易在眼前的事務中陷入被動。我們有必要深入探究這句諺語背后的含義,以更好地運用其中的智慧,為我們的生活和事業(yè)發(fā)展提供有益的指導。
1、指的是沒有長遠的打算,那么近期的事情就會多有憂慮,可理解為,人一直沒有長遠的考慮,那憂患一定近在眼前。
2、出處: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一個假設關系的復句,可以這樣解釋:人如果不考慮長遠,那么憂患一定會在近期出現。其意是要人目光遠大,考慮長遠。其實這是個賓語前置句,可以這樣改:“人無慮遠,必有憂近”。
3、這是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衛(wèi)靈公》: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正義》引解:慮之不遠,其憂即至,故曰近憂。
4、《荀子·大略》云:先事慮事,先患慮患。先事慮事謂之接,接則事猶成。先患慮患謂之豫,豫則禍不生。事至而后慮者謂之困,困則禍不可御。而人宜遠慮歷為儒家所重。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yè)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