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如煙海的漢語詞匯中,“翛然”一詞或許并不像“瀟灑”“悠然”那樣為人熟知,但它卻有著獨特而豐富的內涵。當人們看到“翛然”,難免會心生疑惑:翛然是什么意思呢?這個看似古雅的詞匯,其實蘊含著一種超脫、自在的狀態。在古代詩詞和文獻里,“翛然”頻繁出現,用來描繪人物心境、自然景象等。接下來,讓我們深入探究“翛然”的含義,領略其在不同語境中所散發出的獨特魅力。
1、翛然,讀音是xiāorán,漢語詞語,意思是無拘無束的樣子,超脫的樣子。
2、出處:
(1)《莊子·大宗師》:“翛然而往,翛然而來而已矣。”成玄英疏:“翛然,無系貌也。”
(2)前蜀·韋莊《贈峨嵋李處士》詩:“如今世亂獨翛然,天外鴻飛招不得。”
(3)唐·王維《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借問袁安舍,翛然尚閉關。”
(4)唐·劉禹錫《酬樂天晚夏閑居欲相訪先以詩見貽》詩:“池榭堪臨泛,翛然散郁陶。”
(5)宋·王安石《覺海方丈》詩:“往來城府住山林,諸法翛然但一音。”
(6)宋·晁補之《即事一首次韻祝朝奉十一丈》:“翛然一室內,黃卷開佳話。”
(7)明·歸有光《南云翁生壙志》:“翁為人有風致,可謂翛然于生死之際,則予之所謂命者,又不足為翁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