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鼎立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極具影響力的時期概念。它指的是在東漢末年,經過長期的戰亂與紛爭,魏、蜀、吳三個政權相互對峙、鼎足而立的政治格局。公元220年,曹丕稱帝建立魏國;221年,劉備在蜀地稱帝建立蜀漢;229年,孫權稱帝建立吳國。至此,三國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這一時期,三個政權在政治、軍事、經濟等方面各自發展又相互制衡,在中華歷史長河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無數英雄豪杰在此期間演繹出了一段段精彩絕倫的故事。
1、曹魏、蜀漢、東吳三國分立。
2、三國(220年-280年)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歷史時期,分為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赤壁之戰時,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奠定了三國鼎立的雛型。
3、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定都洛陽,國號“魏”,史稱曹魏,三國歷史正式開始。次年劉備稱帝,定都成都,史稱蜀漢。222年劉備在夷陵之戰失敗,孫權獲得荊州大部。
4、223年劉備去世,諸葛亮輔佐劉備之子劉禪與孫權重新聯盟。229年孫權稱帝,定都建鄴,國號“吳”,史稱東吳,至此三國正式成立。
5、此后的數十年內,蜀漢諸葛亮、姜維多次率軍北伐曹魏,但始終未能改變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實權漸漸被司馬懿掌控。
6、263年,曹魏的司馬昭發動魏滅蜀之戰,蜀漢滅亡。兩年后司馬昭病死,其子司馬炎廢魏元帝自立,建國號為“晉”,史稱西晉。公元280年,西晉滅東吳,統一中國,至此三國時期結束,進入晉朝時期。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