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脫貧攻堅一線見聞 | 農民致富“主心骨”,36創業加盟網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考:決戰脫貧攻堅一線見聞 | 農民致富“主心骨”。
“看著村民的生活一天天變好,村里的樓房也越建越多,我為當初的決定感到自豪,那文村也必將成為我生命中無法抹去的記憶。”彭燕是廣西南寧市市場監管局派駐邕寧區那樓鎮那文村第一書記,在城市出生長大的她,從對農村生活的“無感”到村民眼中的致富“主心骨”,彭燕用實際行動將村民渴望的幸福生活一一變成了現實。
入村擔任第一書記
“我是2020年3月到那文村當第一書記的,到這個月有兩年多了。”在那文村村委會旁的農貿市場里,彭燕一邊幫村民整理晾干的辣椒,一邊接受《中國消費者報》記者的采訪,熟練的動作讓村民不住地夸贊“小彭書記干活可麻利了,比我們農村孩子還能干……”
南寧市邕寧區那樓鎮那文村地處偏遠,基礎條件差,交通不便,村民主要以外出務工、種植糖料蔗及水稻為主要收入來源。2020年,南寧市市場監管局黨組研究決定,派彭燕到那文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以前也去過農村摘草莓、摘荔枝,都是玩的性質,跟擔任第一書記情況完全不同。”彭燕說,當時內心還有些小糾結,擔心干不出成績,辜負了組織的信任,影響村里脫貧工作,“其實呢,當時也有點擔心長時間駐村的辛苦。”說起當時的心情,彭燕笑了起來。
在一種復雜的心情中,彭燕背起簡單的行囊來到了那文村。“村干部和村民都來迎接我,看著他們期盼的眼神和質樸的模樣,我突然間意識到第一書記不僅是一個職務,還寄托著一個村子的希望,我必須要為他們做些什么。”
說干就干。彭燕召集村兩委干部召開座談會,一起尋找影響村民脫貧的“病灶”和“病因”。
經過一番了解,彭燕發現,那文村42名黨員年紀均偏大,致富帶頭作用不夠明顯,村干部中會電腦的就一人。為此,她從抓黨建入手,并將兩名年輕人發展為村委會干部,為村委會注入新鮮血液,以發揮他們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強,能干事,想干事,敢干事的作用。
村干部的年輕化,效果十分明顯,村委會的辦事效率、工作積極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土豬養殖一直是那文村的傳統特色產業,彭燕計劃將其打造成品牌,當她提出自己的想法后,很快取得了村干部的一致同意。
隨后,在后盾單位的幫助下,在彭燕駐村的當年,就為那文村土豬產品申請了“那山那水”注冊商標。如今,那文村的土豬品牌已經在南寧打響,在南寧市區開設多家專營店,讓村民嘗到了實實在在的甜頭。
組建合作社發展特色產業
在土豬項目上取得成功后,村民對彭燕更是“言聽計從”,這無疑給了彭燕要在那文村“大干一番”的信心。
2020年,彭燕結合那文村的實際,指導村里組建常明合作社,開始發展火龍果種植和童子雞養殖產業。通過推行“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代養模式,目前,合作社的火龍果達到561畝、年出欄童子雞200萬羽。合作社有固定工人28人,季節性臨時聘用人員50多人,每年增加農戶收入80多萬元。2020年,村集體經濟收入也達到8萬多元。
如今農民致富,常明合作社開發的常明生態休閑農業示范園項目被認定為縣級農業示范園(區),常明合作社也被邕寧區政府授予“邕寧區第一批重點農業龍頭企業”稱號。
那文村村民黃增泰說:“彭書記剛來時,家中只有一層平房,4個孩子讀書,每年都為一家的生計發愁。現在,家里建起了童子雞養殖場,妻子又在常明合作社常年務工,家中收入一年比一年好,房子也從一層變三層,這都要感謝彭書記。”
為了在脫貧攻堅的路上走得更好更快,彭燕還不滿足于此。目前,她又和村干部開始謀劃改建麒麟合作社,用于童子雞養殖,并向上級政府爭取160萬元資金扶持。麒麟合作社規劃建設1800平方米,預計年出欄童子雞4.5萬羽,按照合作社和村里商議,每年童子雞養殖扶持資金的8%,納入村集體經濟,這對未來村集體經濟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為此,那文村村支書黃佳播對彭燕贊不絕口:“小彭書記到底是城里來的,腦子活、有想法,做起事來雷厲風行,毫不含糊。”《中國消費者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彭燕的腦子活可不僅體現在整體產業的謀劃上。受年初疫情影響,那文村上萬斤的淮山滯銷。彭燕干脆將展銷會開到了后盾單位的大院里,動員南寧市市場監管局干部職工和部分行業協會來購買,最終幫農戶將淮山等滯銷農產品銷售出去,給村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以愛之名傳播溫暖
2020年5月,那文村村民黃雪凍被車禍奪去生命農民致富,其丈夫又因病早逝,4個孩子成為孤兒。大兒子雖已成年,但因身患殘疾,生活無法自理,其他3名孩子還在讀書,原本貧窮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彭燕獲悉情況后,第一時間上門慰問,并發動鄉親好友和后盾單位捐款16萬多元,同時幫助申請低保金,捐助款也交由專人幫助管理。
除了悉心照顧幾個孤兒,2020年冬天,她在走訪中發現,村里幾位孤寡老人和貧困戶,過冬的棉衣棉被較為單薄,她再次馬上發動身邊的朋友、愛心企業捐款捐物,及時給孤寡老人和貧困家庭送上了棉被、棉衣及米油等生活物資,讓他們過上了一個暖洋洋的冬天。
黃昌祥癱瘓在家無法勞作,彭燕便與村干部及其幫扶干部幫助其配偶申請了公益性崗位及低保金,鼓勵黃昌祥家養殖雞、鴨等,通過以獎代補政策增加收入,緩解他一家的生活困難。“彭書記是我的大恩人啊。”說起彭燕對他的幫助,黃昌祥禁不住流下了感激的淚水。
據《中國消費者報》記者了解,僅2020年,彭燕就幫助78戶貧困戶申請到產業獎補資金34.58萬元;2020年幫助125戶貧困戶申請到產業獎補資金42.5萬元,大大增加了貧困戶的收入。
如今,經過彭燕和歷屆第一書記的共同努力,那文村現存貧困戶只剩2戶,貧困發生率降至0.19%。2020年,整村脫貧已經毫無懸念。
中國消費者報新媒體編輯部出品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中國消費網
作者/何正君 韋璟 顧艷偉
編輯/孫燕穎
監制/何永鵬 田珍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總結:以上內容就是決戰脫貧攻堅一線見聞 | 農民致富“主心骨”詳細介紹,如果您對創業項目感興趣,可以咨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給您項目的反饋信息。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