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氣溫卻如同調皮的孩子,總是乍寒乍暖。在這樣多變的時節,“春捂”顯得尤為重要。春捂并非毫無道理,此時冬季剛過,人體的陽氣逐漸升發,體表血管舒張,抗病能力卻較弱。如果過早減去衣物,一旦遭遇氣溫驟降,寒邪極易入侵人體,引發感冒、咳嗽等各類疾病。所以,遵循春捂原則,根據天氣變化合理增減衣物,能讓身體更好地適應季節轉換,為整個春季的健康打下堅實基礎。大家一定要重視起來,切莫因一時大意而損害健康。
1、老人保護好關鍵部位。老年人特別是65歲以上的老年人更應注意“春捂”。因為這部分人群多數有基礎疾病的存在,致機體抵抗能力下降,對外界氣溫的敏感性降低,不能及時做出反應,進而導致疾病產生,所以老年人群一定要注意“春捂秋凍”,適時增加衣物。尤其有些老年人群代謝率低下,即使是在三伏天,仍著棉衣、蓋棉被,還覺手足寒涼,這類人群更不可早脫棉衣。如果有慢性腦供血不足、腦卒中等腦部疾病的老人,平時就有頭重、頭暈、行走不穩的情況,應注意頭部保暖,避免冷風直接吹向頭部,引起血管收縮加重病情。對于有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老人,應注意前胸后背的保暖,防止誘發舊病。對于有糖尿病足和糖尿病下肢神經病變以及痛風病患者要保證足部溫暖。如果中醫辨證屬虛寒性體質人群,可適當進食溫補性食物,如大棗、桂圓、韭菜、牛羊肉等。
2、小兒適時判斷及時增減。對于學齡前兒童,可以按“春捂秋凍”和“要想小兒安,三分饑和寒”的原則來做,但由于小兒正處于生長發育時期,機體代謝旺盛,應根據小兒適時情況做出判斷。例如,常常感知一下小兒的手腳溫度、鼻尖溫度和用手摸摸小兒背部是否溫暖、有無出汗。如果背后出汗,說明小兒穿多了,或者小兒正在運動,要減少衣服穿著;如手腳冰冷,則說明小兒穿少了。總之,小兒以偏涼好養,過熱易導致小兒的抵抗力下降。但對于體質偏弱易感冒的兒童,或總是反復上呼吸道感染、進而誘發復發性哮喘的兒童,要注意受寒后抵抗力下降誘發舊病。對于該類兒童,不應過早脫冬裝。此外,春天是兒童流行性疾病高發季節,所以更要注意避風寒。
3、女性尤其注意下半身保暖。現在很多女孩子喜歡穿露臍裝、低腰褲,這樣容易使小腹部、腰骶部著涼,導致血行不暢、手足冰冷、面部長斑等。女性生殖系統是最怕冷的,所以下半身著涼容易導致痛經、性欲淡薄、宮寒不孕、白帶增多、盆腔炎癥、腰骶酸痛等病癥。有些女性非常怕冷,但又愛美,所以要兼顧好,春天不要過早脫衣展示身材,保護好自己的腰骶部、膝部、小腹部。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