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證券公司(又有券商上市了!"打工皇帝"加盟,更有顧問為中信證券原董事長),36創業加盟網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考:加盟證券公司(又有券商上市了!"打工皇帝"加盟,更有顧問為中信證券原董事長)。
中國基金報記者 王元也
A股今日迎來第39家上市券商。
7月31日,國聯證券成功登錄上交所,成為A股第39家上市券商,也成為繼中銀證券、中泰證券之后,今年第3家登錄A股的券商。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國聯證券A股上市,A+H券商陣營再次迎來擴容,國聯證券也成為第13家A+H上市券商。
國聯證券登陸上交所
7月31日,國聯證券成功登錄上交所,成為A股第39家上市券商,同時也是繼華泰證券、東吳證券、南京證券之后,第4家江蘇本土上市券商。
回顧來看,國聯證券回A之路整整歷經近4年。
早在2020年9月,國聯證券宣布A股上 市計劃,同年12月22日,證監會受理國聯證券A股IPO申請。2020年10月,因H股增發申請中止A股發行審查,直至2020年12月向證監會提交恢復A股發行審查申請。今年5月8日,中國證監會發審委會議審核結果顯示,國聯證券首發獲得通過。
不過,從重啟IPO到成功過會,國聯證券僅花了半年左右的時間,也算是非常快速了。
今日開盤,國聯證券股價瞬間被封漲停板,達到上市首日漲幅限制,截止今日上午收盤,公司股價報收6.12元/股,漲幅高達44%。值得注意的是,截止上午收盤,國聯證券公司市值達到了145.5億元,在上市券商中排名較為靠后。
募資20.22億元
區域化趨勢明顯
7月29日晚間,國聯證券發布首次公開發行A股股票上市公告書,此次發行主承銷商為南京證券,華英證券為聯席主承銷商。
從發行情況來看,此次國聯證券IPO共發行股份4.76億股新股,無老股轉讓。此次發行共募得資金20.22億元,發行后總股本為23.78億股。
從前十大股東來看,本次發行前,國聯集團直接持有國聯證券28.59%的股權,并通過其控制的企業國聯信托、國聯電力、民生投資、一棉紡織及華光股份間接控制國聯證券43.76%的股權,合計控制國聯證券72.35%的股權,為國聯證券的控股股東。發行后,國聯集團直接或間接持有國聯證券股權比例達57.87%,控股股東地位未變。
公開資料顯示,國聯證券創立于1992年11月,前身為無錫市證券公司,2008年5月通過改制更名為國聯證券,注冊資本19.024億元,實際控制人為無錫市國資委。2020年及2020年,公司在證監會公布的證券公司分類評價結果中獲評A級。
從國聯證券披露的數據來看,其業務主要集中在江蘇,區域化趨勢較為明顯。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87家營業部,有60家位于江蘇省,其中38家位于無錫,占比超過40%。
據公司招股說明書披露,此次IPO募資扣除發行費用后主要投向包括優化營業網點布局,實現對全國主要中心城市的全覆蓋,同時在重點拓展區域進一步加密營業網點,提高經紀業務市場占有率水平;通過補充資本加快推動融資融券、股票質押式回購等資本中介業務發展等七個方面。
國聯證券表示,未來,公司將向現代綜合金融服務提供商轉型,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優質中大型券商。
“打工皇帝”葛小波去年加盟
值得注意的是,國聯證券核心高管團隊從業背景也較受關注,其中多位高管曾在中信證券任職。
最著名的當為有“打工皇帝”之稱的葛小波。
2020年4月,前中信證券執委會委員、財務負責人,兼任公司首席風險官的葛小波離職,同年6月加盟國聯證券擔任總裁兼財務負責人。目前,葛小波擔任國聯證券執行董事、總裁兼財務負責人,同時兼任華英證券董事、中海基金董事。
公開資料顯示,葛小波1997年加入中信證券,是中國首批保薦代理人,履歷過硬,中信證券2020年年報顯示,葛小波當年領取稅前報酬總額為1566.87萬元,在中信證券居于首位,成為業內羨慕的“打工皇帝”。
讓葛小波從工作了22年的中信證券離職,并放棄千萬薪酬,國聯證券到底有多大的魅力?根據《華夏時報》報道,葛小波此番入職國聯證券,并非為了錢,更可能是為報答老領導的知遇之恩。而其所指的老領導,是中信證券原董事長王東明,王東明 2020年從中信證券退休后,被聘為國聯證券顧問。
在葛小波入職國聯證券8個月后,國聯證券重啟IPO申請,于當年12月提交恢復A股發行審查申請。
此外加盟證券公司,國聯證券現任董秘王捷、現任副總裁尹紅衛、李欽,首席信息官汪錦嶺均曾在中信證券任職。
多位中信系核心高管的加盟究竟能為國聯證券帶來怎樣的變化,時間會給我們答案。
經紀和投行業務撐起半壁江山
從收入來看,2020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6.19億元,實現凈利潤5.21億元,同比2020年度均實現增長。
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收4.95億元,同比下滑14.21%,實現凈利潤2.29億元,同比下滑幅度達22.37%。
從業務結構來看,公司已形成了財富管理、投資銀行、資產管理、研究與機構銷售、固定收益、股權衍生品與私募股權投資等七大業務體系。具體來看,經紀業務和投行業務幾乎撐起了國聯證券的半壁江山。其中,傳統經紀業務近三年來在公司營收中的占比逐漸下降。
2020-2020年,公司經紀業務分別實現收入5.45億元、3.98億元和4.76億元,在公司整體營收中的比重分別為43.18%、40.26%和29.4%。可以看出,經紀業務收入從公司的近半壁江山已經逐漸縮小份額,公司對經紀業務的依賴性也在下降。
國聯證券也表示,未來公司的經紀業務將從傭金收費模式向資產賬戶收費的模式不斷邁進,加快培養具備全球視野和專業資產配置能力的客戶經理團隊,為客戶提供專業的綜合財富管理服務。
今年3月4日,國聯證券收到了證監會的無異議函加盟證券公司,成為首批獲得公募基金投顧業務試點資格的7家券商之一,同時獲批的券商還包括中金公司等頭部券商。而這也為公司加快向財富管理轉型提供了良好的契機。
投行業務儼然成了公司第二大營收來源。2020-2020年,公司投行業務分別實現收入2.37億元、2.53億元和3.04億元,在公司整體營收中的比重分別為18.78%、25.59%和18.79%。
在今年各大政策禮包之下,券商投行業務迎來發展良機。據Choice數據統計,今年1~7月,國聯證券旗下華英證券實現承銷保薦收入近0.8億元,同比大幅增長。另外,今年來公司已經完成了科思股份等2單IPO項目,IPO承銷保薦數量創出多年以來的新高。
成為第13家A+H券商
2020年7月6日,國聯證券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國聯證券在A股的順利上市,其也成為第13家A+H券商。其余12家分別為中信證券、海通證券、國泰君安、廣發證券、華泰證券、中國銀河、招商證券、光大證券、東方證券、中原證券、中信建投證券、申萬宏源證券。
2011年10月6日,中信證券在港交所成功上市,此后的8年時間里,10家券商順利登陸港股市場。具體來看,2020年是券商登陸港股最多的一年,共有4家成功在港上市,分別是東方證券、光大證券、招商證券、中信建投證券, 2020年次之,共有廣發證券和華泰證券2家如愿在港上市。
北京證監局官網日前披露,中金公司已完成全部上市輔導工作,將正式遞交招股說明書并在上海證券交易所A股主板上市, A+H股上市券商將再添一員。
此外,今年以來,已經有中銀證券、中泰證券、國聯證券三家券商成功上市,后續更多券商還在路上。證監會4月30日消息顯示,萬聯證券、財達證券申請登陸上交所申請處于已反饋狀態。
“
中國基金報:報道基金關注的一切
Chinafundnews
總結:以上內容就是加盟證券公司(又有券商上市了!"打工皇帝"加盟,更有顧問為中信證券原董事長)詳細介紹,如果您對創業項目感興趣,可以咨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給您項目的反饋信息。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