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草香草火鍋加盟(香草香草火鍋總部解體:欠多方錢款 創始人成"老賴"),36創業加盟網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考:香草香草火鍋加盟(香草香草火鍋總部解體:欠多方錢款 創始人成"老賴")。
香草門店
新京報訊(記者 張曉榮)最近有消息稱,香草香草云南原生態火鍋總公司已解體,直營店全部關閉,目前僅剩加盟店。新京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香草香草資金鏈斷裂,在多起借貸、合同糾紛訴訟中敗訴卻未執行,公司和創始人郝麗莉等均已成失信被執行人(“老賴”),其拖欠北京供應商和加盟商各1000萬元左右,在北京僅剩10家門店,且其中多家已改名為滇釜火鍋,加盟商表示這是暫時抱團取暖的方式。
香草香草在北京名氣一度可與海底撈比肩,還曾是“新三板火鍋第一股”。根據多位知情人士的說法,2013年之后,香草香草已有走下坡路的前兆,其推出金花郎餐廳項目虧損2000多萬元是一大誘因。此外,公司掛牌新三板之后,發展方向有所調整,被指“誤入資本歧途”。
北京僅剩10家加盟店,總部解體失聯
新京報記者在大眾點評上看到,“香草香草”目前在北京有10家門店,5家門店名稱仍為“香草香草云南原生態火鍋”,另外5家顯示為“滇釜火鍋原香草香草”,疑似更名。上述門店中,惠新東街店顯示已暫停營業,新京報記者撥打其電話未能接通,大眾點評上,2020年2月就有網友評論稱該店已停業。
蒲黃榆店 新老門頭
多位香草香草加盟商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已聯系不上公司的實際控制人。4月12日,門店已改名為滇釜火鍋的加盟商王楓(化名)透露,一直聯系不上香草香草公司方面,目前各家門店獨立運營,公司原來的會員系統也已無法使用,只能保證在自家門店辦理的儲值卡能持續消費;而遺留的儲值卡給門店造成了一定的困擾,一些消費者很難接受,有的直接投訴至工商部門甚至報警。多家門店員工也提供了類似說法。此外,4月14日,新京報記者從店員處了解到,香草香草總部在今年2月解體。
香草香草品牌的原運營方為香草香草(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其前身為北京世紀滇風餐飲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1月,于2020年3月掛牌新三板。然而,僅過了一年多,2020年5月香草香草便申請摘牌,并于2020年4月27日終止掛牌。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中,香草香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仍處于存續狀態。4月12日,新京報記者撥打該公司工商資料中的電話,號碼顯示不存在;撥通香草香草終止掛牌公告中的聯系人孫麗的電話時,對方稱“打錯了”。此外,2020年4月13日,香草香草公司因登記住所或經營場所無法聯系,被原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海淀分局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經營異常名錄
拖欠各方錢款,官司纏身頻敗訴
新京報記者通過天眼查發現,香草香草公司官司纏身,僅2020年以來涉及的法律訴訟便超過50起,包括特許經營、股權轉讓、勞動爭議、債務、租金拖欠等多個方面。這些訴訟中,香草香草幾乎全部敗訴,而且未執行法院判決,因此該公司、實際控制人郝麗莉及其丈夫張旭楓等,多次被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老賴”)香草香草火鍋加盟,股權也先后被凍結、出質。
老賴
北京多位供應商和加盟商也反映自己被“坑”,均與香草香草有債務糾紛。與香草合作多年的供應商李華(化名)透露,給香草香草供貨多年,結款一直很困難,目前對方還拖欠自己100多萬元貨款,他已起訴至法院維權。據他了解,香草香草方面欠供應商的總貨款為1000萬元左右。
北京加盟商王楓表示,他在2020年加盟香草香草品牌,香草香草公司基本全方位負責。但由于大眾點評、團購等線上消費均通過系統流入公司,等不到年報,公司又遲遲不肯結算流水,門店持續虧損,加盟商覺得有些不正常,就想著“不等了,自己干”。
2020年中期,王楓將門店接過來自己管理,到了2020年年初,香草香草停止為門店供貨,王楓和其他加盟商需要自己找供應商維持門店的正常供貨和運營。截至目前,香草香草仍未支付王楓和其他加盟商的那部分線上收入,北京地區欠加盟商貨款大約為1000萬元。不過對于自身涉及數額,上述加盟商均未透露,稱已通過法律方式維權。
直營轉加盟,還曾借貸周轉資金
香草香草火鍋也曾經歷過一段輝煌。供應商李華表示,2009年香草香草在人大西門開了第一家火鍋店,憑借真材實料口味獨特的餐品、熱情的服務和云南特色吸引顧客,生意火爆得經常排隊;2010年、2011年,分別開了呼家樓、蒲黃榆兩家門店;2013年,投建中央廚房,進入快速發展期。他說:“2012年、2013年是香草香草最輝煌的時期,當時在北京的名氣跟海底撈都有一拼。”
然而,光環并未持續太久。根據李華的說法,2012年,香草香草請來杭州廚藝大師推出新品牌金花郎尚品餐廳,主打家常菜。短時間內,金花郎拓展了多家門店,但很快這一項目就被叫停。“聽說是虧了2000多萬元,從此之后香草就一直虧損。”李華說叫停應該是公司方面的戰略。新京報記者通過網絡搜索看到,網友對金花郎尚品餐廳的評價,時間集中于2012年。
金花郎 門店
有供應商、加盟商表示,2013年之后,香草香草就開始走下坡路。新京報記者梳理公開轉讓說明書等公開資料發現,2013年,香草香草新開9家門店,門店總數為14家,均為直營店,且已經擴展至北京之外的三河、上海2城。2014年,加盟成為香草香草擴張的主要方式,2014年底共有門店31家,其中直營店17家,僅新增3家,加盟店則新開了14家。
而到了2020年、2020年,香草香草已不再開設直營店,且先后將至少9家直營店轉為加盟店。截至2020年11月19日,香草香草共有門店40家,其中3家直營店轉為加盟,直營店減至14家,加盟店26家;2020年上半年,香草香草又將6家直營店轉讓給加盟商。
同時,香草香草這幾年的業績也難稱理想。2013年至2020年,其營收分別為5403.25萬元、1.33億元、1.3億元,凈利潤則分別為-620.48萬元、-123.73萬元、1503.30萬元,2020年申請掛牌新三板當年才扭虧為盈。而2020年上半年,公司營收5686.27萬元,同比下降17.14%香草香草火鍋加盟,凈利潤為808.85萬元,同比增長18.90%。值得注意的是,香草香草掛牌新三板后,營收卻在明顯下降。
對此,有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餐飲行業比較傳統,一般而言,通過直營模式發展起來的餐飲老板都不愿意放開加盟,不愿意分利給別人,除非資金方面出現了問題,養不起直營店就只能開放加盟自救。”
香草香草在2020年半年報中解釋稱,在餐飲管理業務領域,公司戰略調整為招商加盟為主,拓展加盟門店,同時,將資金占用較大的直營門店轉為加盟門店,以減輕資金占用。
另外,新京報記者通過裁判文書網發現,香草香草掛牌新三板之前,就曾以“投資入股”的名義向多位員工募集資金;香草香草還曾向他人借款,作為急需周轉資金。
判決書 向員工募集資金 已處理
判決書 借款周轉 已處理
餐飲品牌連鎖顧問王冬明表示,餐飲企業增加利潤基本從提升營業額、降低成本兩方面考慮,對于香草香草火鍋而言,多開設加盟店能通過收取加盟費、原材料銷售和服務等提升營業額,而關閉直營店則是為了及時止損。在他看來,這種方式在短期一兩年內能為公司帶來利潤,但如果沒有探索出新模式或推出新品牌,原有品牌紅利期過去之后,企業便難以為繼。
此外,除香草香草火鍋外,香草公司還有“魔頭石鍋”“miss辣麻辣燙”“多來咪餃子”等餐飲連鎖品牌,但發展似乎并不順利,幾乎檢索不到相關信息。
掛牌新三板,被指“誤入資本歧途”
當年香草香草積極掛牌新三板顯然沒有解決資金難題。新京報記者梳理香草香草公告發現,掛牌新三板期間,香草香草僅在2020年披露過2020年年度報告、2020年半年報2份財務數據,也是其僅有的2份公開財務數據,從側面凸顯出公司管理和財務問題。此后,公告披露的均為人事變動、遭證監會處罰、申請終止掛牌等消息。
其中,2020年5月2日,由于未在規定時間內披露年報,香草香草公告稱,公司股票即日起暫停轉讓,此后申請終止掛牌。當時有香草香草內部人士透露,終止掛牌的目的是集中力量謀求在A股上市。
李華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后期的香草香草聘請了懂資本市場的陳磊,發展方向也有所改變,趨向于通過資本的方式賺錢,但新三板掛牌效果不理想,又花了很多錢在上面,“誤入了資本歧途”。
王冬明分析稱,餐飲企業上市比較困難,很多餐企在本身實力不足時掛牌新三板,是想之后轉板登陸A股市場。但他也認為,掛牌新三板就像是一場冒險,在為A股鋪路的同時,往往也會“搬起石頭砸自己腳”,因為“掛牌就意味著財務、稅收等各方面要透明,之前可能規避的稅收等問題也被擺到臺前,抵御風險能力低的餐企很容易出問題”。
改名“滇釜”,加盟商抱團求生
對于繼續經營的門店來說,香草香草公司遺留的問題短期內仍難以解決,擺在面前的還有另一個問題——如何活下去。
大眾點評上,霄云路店、蒲黃榆店、清河店、車公莊店、麒麟新天地店5家門店已改名為“滇釜火鍋”,回龍觀店店員也稱,自家門店已經改成滇釜火鍋,但在大眾點評尚未修改。新京報記者從多位知情人士處了解到,上述門店集體改名“滇釜火鍋”并非香草香草公司所為,而是加盟商自發抱團求生的方式。
滇釜火鍋的運營方為北京滇釜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由2020年成立的北京優利加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在2020年9月變更而成,注冊資本150萬元,法定代表人為徐強。該公司共有5位股東,4位為自然人,另外的企業法人股東為北京醉清風餐飲有限公司,北京醉清風餐飲有限公司正在為香草香草即滇釜火鍋回龍觀店招聘員工,這也證實了上述員工稱回龍觀店已改名的說法。
4月12日,王楓對新京報記者解釋了改名原因,香草香草的品牌已被公司抵押,盡管加盟授權尚未到期,但之后繼續使用風險極大。此外,單家門店的存活率比較低,幾家門店現在是抱團取暖,用了“滇釜火鍋”這個名字,“先活下來再說”。
王楓也坦言,現在經營面臨很多問題,例如門店的運營和菜品創新,“門店在試圖改變,我們原來不是做餐飲的人,獨立運作研發能力很弱”。其次,目前這種抱團是臨時性的,是各家獨立運營,和總公司運營還是有區別,況且各個老板都有自己的想法,很難統一。對于“滇釜”商標的問題,王楓稱正在注冊中。
滇釜火鍋另一加盟商則表示,菜品還是以原來的為主,但是自己門店會做一些改進和創新,但對于門店的未來發展,該負責人稱沒有特別清晰的規劃,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對于這種加盟商抱團取暖的做法,王冬明認為,主要看能不能盈利,當時香草香草能發展起來,跟趕上“好時期”有很大關系,如今火鍋市場競爭激烈,滇釜能否活下來還要觀望。
新京報記者 張曉榮
總結:以上內容就是香草香草火鍋加盟(香草香草火鍋總部解體:欠多方錢款 創始人成"老賴")詳細介紹,如果您對創業項目感興趣,可以咨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給您項目的反饋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