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運動加盟(兒童運動館火了,教孩子蹦蹦跳跳是一門好生意嗎?),36創業加盟網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考:兒童運動加盟(兒童運動館火了,教孩子蹦蹦跳跳是一門好生意嗎?)。
文/ 何己派 編輯/ 譚璐
下午6點,場館人聲鼎沸。
5位滿頭大汗的小朋友站成一列,排隊等待完成“貓掛”動作。起跑、跳躍、雙手掛住軟墊,欄桿旁的家長發出歡呼。場館另一側,7、8歲模樣的孩子們同樣渾身是汗,坐在紅色跑道上,抬頭聽教練講解正確的身體發力部位。
近兩年,兒童運動館火了。不以競技性的專項運動為主,這些場館強調用運動提升孩子的身體素質,實現綜合能力的鍛煉發展。家長、跨界人士、投資者,感興趣的人漸漸多起來。“兒童體適能”、“認知運動”、“性格教育”,主打各種概念的玩家們拉開新型運動項目序幕。
從娃娃抓起
搶到最后一個體能班的上課名額,林丹飛松了一口氣。孩子兩歲多時,她給報了一個平衡車培訓班,沒上多久,孩子哭鬧不肯去,從此之后抗拒所有課外班。“年齡太小了不適合學平衡車,項目還要比賽。”
在朋友的推薦下,她帶孩子試了兩堂體能訓練,沒想到小朋友第一次主動要求繼續上課。沒有猶豫,林丹飛買了100節課,花費2萬元左右。“小孩子正是精力旺盛的時候,而且他太黏我了。來這挺好的,讓他開心地玩,同時又能規范地鍛煉。”
另一位家長王夢道出自己的無奈,“家里一直是老人幫帶孩子,老一輩照看得太仔細,孩子不愛動。路過運動館看到里面活潑開朗的孩子真心羨慕,我就希望他變得陽剛一點。”孩子上完一段時間課后,老一輩向王夢抱怨“像個小猴子不如以前好帶了”,但她覺得,這才是小男孩該有的樣子。
既要投資健康,也要考慮升學。孩子即將上小學的李珂告訴《21CBR》,運動館的體能課涉及的折返跑、擲鉛球等運動,有不少覆蓋了小學的體能測試項目。除了體能課,孩子還在同步學習游泳。
80、90后家長們,越來越注重對下一代身體素質和綜合能力的培養。在睿藝發布的《2020中國家庭素質教育消費報告》中,89.34%的受訪家長有為孩子選報體育培訓項目的意愿,超八成家長選擇在0-7歲給孩子報體育課程。
觀念正在悄悄變化,培養才藝不像過去那么流行,打好運動基礎成為新共識。
寶動科技創始人辛明,畢業于首都體育學院,目前運營一家兒童運動館。他邊點開英文文獻邊向《21CBR》介紹,在國外,0-6歲練的是基本運動技能,沒有比賽,6-9歲練的依然是基本運動模式,加上小范圍比賽,但一定以練得開心為主。10歲之前,兒童處于敏感期,過早的兒童體育專項化存在受傷風險。“訓練、競爭、贏,這都是后面的事情,一些兒童體育培訓機構把這個階段前移了。并且用成人的方式教孩子,孩子們不會喜歡。”
“國外做兒童足球訓練,有句話很經典:如果你有12個孩子,請準備12個球,你得讓每個孩子都能體會到運動的樂趣。”辛明說。
專項運動不宜過早、毫無體能基礎地練,張琰對此深有感觸。創辦赫石少兒體能館之前,張琰做了7年的全職媽媽,也是一名心理咨詢師。女兒象象從6歲開始學習花樣滑冰,每周三次大強度訓練,一年后,象象的膝蓋出現疼痛,讓張琰非常擔心。
張琰拜訪了專門機構,一位專家讓象象做個起跳動作,給出的評價讓她心驚,“孩子連正確的蹲姿都不會,更別說跳和落地緩沖了。如果這樣練下去,受傷只是時間問題。”
張琰表示,按目前國際專家的普遍觀點,孩子10歲之前應該三種以上運動同時進行,項目越綜合,身體得到的刺激越全面。“很多小運動員從小只練單一項目,特別早就能出成績,外人看著覺得有天賦,其實只是他練習時間比別人長。等到他十幾歲發育期真的準備出成績的時候,運動損傷就開始困擾,很可惜。”在她看來,家長給孩子們選擇運動項目,需要尊重身體心理發育的規律,不能急功近利。
誰在跑步入場
很難想象,這門看起來只是教孩子蹦蹦跳跳的項目,成了好生意。
談及創業初衷,多位“跨界”創業者向《21CBR》表示,自己作為家長,最開始是從孩子的需求出發尋找適合的培訓機構,最終卻發現這是一片“藍海”。
新老玩家們,賦予兒童運動館五花八門的概念及模式。
2010年進入中國市場的小小運動館,1976年創立于美國,主要面向4個月-12歲兒童,提供親子班、學前班、學齡班、空手道、舞蹈和球類運動課程。它的一大特色是將音樂與運動結合,使用大量原創音樂。小小運動館中國方面向《21CBR》介紹,“音樂會貫穿熱身環節、站點轉換、游戲等。通過音樂和音樂中的指令,鍛煉孩子對于身體的控制、反應能力、聽取指令的能力、協調性等等。”
辛明創辦的“忍者俠認知運動館”,與美國耶魯大學醫學院合作研發,強調提高兒童的運動和認知能力,課程融合了身體功能訓練、認知訓練與戲劇場景。
比如,課上小朋友們會扮演各種角色,當老師發出“小熊要爬過獨木橋”的指示,孩子需要鉆過前面的障礙物。又或者,老師會給孩子一個通關密碼,他們需要跑完所有障礙回來后復述。年齡越大,密碼難度越高兒童運動加盟,6歲以上孩子需要記8個以上隨機數字,為了增加難度還會加入數字顏色,鍛煉孩子的專注力和工作記憶能力。
“孩子沉浸在情景里,感覺不到自己是在訓練,而以為是在做游戲。”辛明透露,由于孩子喜歡,有住得遠的家長甚至愿意每周往返128公里送孩子來上課。
在健身行業待了21年的鄭文斌,選擇把兒童運動館開進健身房,開創“傳統健身+兒童運動”的模式。
“有國外調查表明,有健身觀念的父母讓孩子參加運動的比例兒童運動加盟,比沒有健身觀念的父母高47%。想運動的父母需要陪孩子怎么辦?考慮到危險問題,過去健身房是不允許14歲以下兒童進入的。我們想,不如在健身房單獨辟出一個獨立區域,開店中店。”鄭文斌說。
目前他所創辦的兔加熊兒童運動館,采用直營和加盟模式開店,店中店的選址包括健身房、瑜伽館、美容院、游泳館等,獨立店則開在社區、商場等地,兩年多時間布局近百家門店。
熱鬧的兒童運動館背后,政策也釋放出積極信號。2012年,教育部出臺《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將體育、健康放在幼兒發展的首要位置,且要求“幼兒每天的戶外活動時間一般不少于兩小時,其中體育活動時間不少于1小時”。
2020年的《國務院關于印發全民健身計劃(2020—2020年)的通知》,更首次提出開展幼兒體育,將幼兒體育納入基本公共體育服務的范疇。
嗅覺靈敏的資本前來敲門。
2020年初,復星集團宣布收購小小運動館(中國),成為復星第一個投資控股的教育品牌。背靠復星的生態圈及戰略資源,小小運動館在中國的擴張或將提速。按其向《21CBR》透露的發展規劃,2020年底門店將達到200家。目前,小小運動館擁有線下中心門店近130家,活躍會員3萬多名,門店形象剛剛完成2.0升級。
對素質教育尤其關注的好未來,當然不會錯過布局機會,赫石少兒體能館已獲好未來兩輪融資,投資金額未公開。
而做過4年多投資人的辛明,則在2020年“忍者俠認知運動館”項目啟動之初,拿到數百萬的種子輪融資。
中國體育產業信息網預估,至2020年,我國體育培訓產業的市場規模將超過2000億元。同時,有調研機構作保守估算,到2025年中國兒童運動教育的市場容量約為1350億。
不好做的生意
回顧6年創業史,張琰感嘆,“走了很多彎路,說起來都是淚”。最開始,赫石團隊想做的,是面向年齡大些的小運動員實踐科學運動。但在實踐中發現,如果將低齡、非專業運動需求的兒童拒之門外,市場太局限,受眾面太窄。
擴大了受眾面,其他問題又來了。專業的訓練體系與上千平米的場館,讓赫石吸了不少家長粉,北京前8家門店全憑運轉不錯的現金流開出,但張琰認為,過去階段的赫石是“虛胖”。一方面,跨越3-12歲年齡的長線招生,易出現某些年齡段不飽和、教練分配難的問題,另一方面,長課時包的售賣,無形中增加了服務和口碑維護的成本。
同樣覺得兒童運動館不容易做好的,還有鄭文斌。在他看來,是否具備專業經驗是關鍵。兔加熊的起步階段,團隊以做成人健身房的邏輯運營兒童運動館,一段時間后發現根本行不通,因為“兒童運動和成人健身是兩個概念,經營思路完全不同”。
新行當,人人都是探路者,經驗得靠自己摸索。2020年,吸納好未來的運營思路,赫石開啟組織架構調整,運作模式轉向“大中臺小前臺”,招生力量集中放在3、4歲年齡段兒童,客群則進一步下沉。
弄明白“專業人干專業事”的道理,兔加熊也拐過彎來,在教育課程的研發及與健身房的融合邏輯上下功夫。集合兒童運動、兒童心理學、營養學等多領域專家,團隊研發了一套兒童健康成長課程體系Wellness Kids,主打強化身體素質和團隊合作精神。此外,在官網上線親子運動課程,進一步宣傳推廣。
就全行業乃至全國而言,專業師資的緊缺,遠超想象。全國幼兒體育專家指導委員會主任胡建國,曾給出“三個95%”的驚人數字,即全國幼兒園約有25萬所,其中95%的幼兒園沒有專職體育教師,95%的體育教師是非專業出身,95%的體育教師為女性。幼兒體育教師不僅數量少,還“陽剛不足”。
在小小運動館,教師數量約1000多人,招聘靠總部和中心協同完成,有一套從初步面試、總部淘汰制培訓、實習安排到正式上崗的標準化流程。專業培訓會覆蓋兒童身心發展、授課理論和實戰、安全、教學理念等多維度,全球400多家中心同步更新。
考慮到國內體能人才的儲備幾乎為零,為了師資供給的穩定高質,赫石選擇招聘體育院校畢業生而后自己培養,專注校招不做社招。教練從開始培訓到正式上崗,有極其嚴格的選拔聘培訓標準,錄取率在20%左右。
安全是家長們普遍關心的問題。針對運動過程的安全,小小運動館有一套根據美國體操協會標準制定的專業保護手法。此外,會教孩子如何跳躍、如何正確摔倒等自我保護動作,參加0-3歲親子班的兒童家長,也需要學習父母相應的保護手法。
在安全監管層面,多位創業者表示,孩子活動的場地安放了無死角的監控攝像頭,甚至規定教練與學員的互動僅限公共區域,不能離開監控范圍。
被改變與被堅信的
“很多小朋友是獨生子女,抗壓能力比較差。”趙楚峰在兒童運動館做了兩年體能教練,他記得,班上一個小學員剛來上課的時候8歲,什么事都要做第一,因為班上比賽跑步沒有得第一哭了一下午,完全無法承受失敗的打擊。一年以后,小學員心態改變,比完賽已能笑著回應下次繼續努力。
“這才是運動精神。我相信他報有這種想法,對未來的學習和生活都會產生正向的影響。”趙楚峰說。
在赫石,因運動發生改變的學員案例有很多。張琰記得,有個靦腆的小女孩剛來時4歲,上完體能訓練課后接著學赫石的跑酷課程,進步飛速,整個人變得更自信,在校的成績也有所提升。“通過運動改變很多孩子的人生軌跡,這是讓我們最自豪的一件事情。”
辛明告訴《21CBR》,若按1周1次課的頻率和強度,18周就能明顯看到以運動提升孩子認知水平的效果。
兒童運動館的從業者們堅信行業擁有廣闊的發展空間,但與此同時,還有太多問題沒有解決。拋開師資良莠不齊、場地設備稀缺、課程體系同質化且不完善的問題,國家層面針對幼兒體育的政策不明顯,幼兒體育開展缺乏相關制度、標準。
而且,塔尖的用戶群永遠只是一小撮,怎么讓更多家庭接受并認可?
一位帶孩子上過體驗課的家長,觀點很有代表性。他覺得,上課的體驗不錯,但一年1萬以上的起步價讓他打起退堂鼓,還得考慮報多個課外班的時間協調安排。此外,運動量過大,孩子第二天出現嘔吐、渾身酸痛的不適應狀況。
趙楚峰坦言,在和家長的交流中,最常聽到的說法是“我們小時候都那么過來的,怎么現在小孩不行?”
To B也許是條“曲線救國”的路子。辛明透露,已有私立學校對寶動科技獨家擁有的耶魯認知測評環節的合作表達出興趣。今年開始,兔加熊嘗試將課程輸出給幼兒園機構的加盟方式。
“兒童運動真正成為行業也就這兩年的事情,之前雖有人做,但零零散散。整體來看,現在還是初級階段。”鄭文斌向《21CBR》總結說。
總結:以上內容就是兒童運動加盟(兒童運動館火了,教孩子蹦蹦跳跳是一門好生意嗎?)詳細介紹,如果您對創業項目感興趣,可以咨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給您項目的反饋信息。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