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英語培訓學校(如何開辦自己的英語培訓班?),36創業加盟網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考:加盟英語培訓學校(如何開辦自己的英語培訓班?)。
先弄懂這些吧!
1.教育行業之所以稱之為行業,取決于兩塊,一塊是教學,一塊是商業;不懂教學,不懂運營者,慎入!兩樣取一樣,另外的都可以有辦法解決,當然,除非你只做投資!這個行業有一句行話,僅供參考!“外看賞心,內看傷心”。虧錢的大把,都是在硬擠出點笑容而已!雖然是朝陽行業,但還是慎之又慎吧!
2.三個構成教育機構的關鍵詞:教學體系、產品體系、營銷包裝;教學體系是一套解決方案,屬于對老師和學生層面的內容,重點在教學效果的呈現;產品體系是這套解決方案的說辭,屬于對銷售和家長層面,為什么要買單?買多少課時?買完這次課以后,為什么要繼續續費;營銷包裝是市場推廣的一套語言,從客戶認知出發,用客戶聽得懂的話來闡述和表達機構的產品,從而誘發客戶進一步了解的欲望。三者不是一樣的內容,但是同根同源!一家機構的原始雛形,應該是從這三個方面出發的,然后再一步步的去補人。當然,也可以選擇加盟,加盟過后在落地的過程中完成本地化!總之,大部分教育產品都是有地域性的,畢竟水土不同!
3.今天談談教育機構開班的問題,需要普及一個概念“損班率”,即:班級未滿員就開始上課。當然,這也沒有問題,重點是要找到開班臨界點,幾個人開班,不虧損,幾個人開班有利潤。這里面需要結合總體成本、課時單價、班級人數等數據去推演!控制損班率是保證機構有利潤的一個重要手段,要不然就會進入:老板不賺錢,員工賺錢的境地。
4.機構在做薪酬標準和考核體系的時候,要注意幾個問題:1.無責任底薪要杜絕;2.吃大鍋飯要杜絕;3.目標分解不徹底要杜絕;4.只考核結果不考核過程要杜絕;考核體系的目的是:監管+保底+激勵,不是以扣錢作為目的,要以激勵作為目的。
建議的操作方式是:基本工資(一般設置為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績效(500-1000左右,用來管控每月目標達成和具體表現的,按比例發放)+提成(設置最低要求,完成越多,點數越高)。
5.最近有不少一部落會員問到機構考核體系的問題,這里統一分享幾點:1.工資設置遵循:基本工資+績效+提成的原則,績效跟每月考核相關;2.考核標準落實到具體目標數量上,定崗定人定量;3.績效分配比例一般80%考核具體指標完成情況,20%考核過程和日常表現;4.人員配比遵循“多外勤,少內勤”(即:市場、銷售等有產出的崗位優先配人,教學和服務崗位視具體情況而定,其余沒有產出的崗位,能完成既有工作就OK。)
6.教育機構如何挑選小禮品?
1.實用,可保存為第一原則;多考慮用戶使用場景;
2.吸引眼球,價格實惠;
3.可定制logo,方便攜帶;
4.可印制跟機構產品相關的知識性手冊(比如:留學行業常用的全球名校地圖冊);
5.多去當地的禮品城看看,會有收獲的;
7.關于教育機構的贏利問題,沒大家想的那么容易,行話叫做“外看賞心,內看傷心”!PS:1.流水、耗課、結轉、成本、利潤,這是幾個關鍵項;2.里面又細分,耗課率、課單價、耗課周期,一般周期越長,風險越大;3.結轉不是簡單的課程結轉和當下的耗課結轉,需要考慮整體的周期,才能夠布局好手上的現金流;4.很多人會認為現金流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結轉金額,也就是要保證教學質量和耗課率;5.理想機構的狀態是:支出等于結轉,就持平;支出大于結轉,有虧損的風險;支出小于結轉,有利潤空間。6.仔細去領悟一下吧,詳細的公式比這個復雜多了,教育機構是線性運營。
8.還有多少人以為是這樣的?學費收上來就可以用,本身是沒有問題,但在教育行業來講,切莫這樣操作!教育機構的財務結算大致分為:流水、結轉、成本、利潤;學費即流水,結轉即耗課收入,成本用于日常各項開銷,利潤為結轉減去成本后的實際收入!注意:是結轉減去成本,不是流水減成本。如果支出的是流水,那么試問:學生不耗課,你是不是要退錢?如果要退,拿什么退?
9.關于機構怎么做線上的問題,今天說點正經的:1.一年之內的初創企業,把精力放線下;2.如果有投入,就建個官網,注冊個微信公眾號日常維護就OK,算是整體的品牌配套;3.什么時候建網站,有個小訣竅,在百度搜索企業的品牌名,如“有資派”,看最底部的相關搜索,如果有你們機構,就要開始做網站;4.在某個區域,就一兩家店的,做好SEO就可以了,沒必要投競價;5.在搜索引擎這塊,除了競價效果來的快以外,其他推廣都是品牌配套,別指望有啥大產出;6.需要做產出的話,好好的琢磨透朋友圈營銷,實用、簡單、有效、低成本,高產出!7.有其他補充的,可以留言。
10.互聯網營銷的五點套路:第一,獲取用戶;第二,提高用戶的活躍度;第三,提高留存率;第四,獲取收入;第五,用戶自傳播,也就是常講的病毒式營銷、裂變式營銷、口碑式營銷。獲客、提頻、留存、拉新、裂變,做好五步,互聯網獲客自然就OK了!
11.關于機構加盟這件事情,我一直是不太贊同的,如果實在要加盟,建議只找那些輸出課程體系的。沒必要花那么高的代價,最后只是拿到課程體系。大部分機構在加盟支持上,除了課程體系和一些文本性的資料,其他的落地運營支持基本上很少!試問:如果沒有落地運營支持,拿著一套課程體系有什么用呢?PS:加盟是教育機構的另一種商業模式,而且大部分機構愿意在加盟推廣上下血本,都不愿意在實體店的招生上投入太多營銷費用,所以,想加盟的金主可要考慮清楚!一著不慎,步步皆輸是很有可能的!
12.關于教育機構如何做地推的問題,再發一遍吧!依舊有不少朋友在問。PS:問初創機構怎么招生的,一般都會告訴你“做好方圓三公里地推”。手上沒貨的時候,渠道合作就是零;產品沒驗證過的話,品牌宣傳也是零。初創機構少去碰電梯廣告和戶外廣告,燒錢,短時間內根本看不到產出,那個事情是大品牌機構玩的,以品牌露出為最終目的,初創機構應該是每一分錢都要有產出。
13.關于機構選址,分享幾點看法:1.先確定業務、機構定位,再去考慮選址的問題(早教、少兒、K12?社區店、商超店?);2.然后再去定位目標人群(家長年齡、學生年齡);3.再是購買力(產品定價、家庭收入);4.根據如上分析出來的數據,去看位置,重點關注方圓三公里的配套(小區房子數、入住率、周邊配套、大型商超、周邊學校);5.最后才是定具體位置(好不好找,有沒有主干道,是否好停車等)。
14.機構做社區活動,需要注意幾個點:1.動員物業協助宣傳,在業主群或者群發短信;2.活動形式避免單純的擺點,可以做匯報演出或者是讀書會等能夠吸引家長和孩子圍觀的活動;3.需要做好流程的設計,簽到、發卡,憑卡進入再進行活動環節;4.可以設計流量產品,現場銷售低價產品,誘發二次上門;5.做好社區受眾分析,確保有的放矢。
15.昨天分享的圖,今天講講我的觀點。1.教育機構是線性運營,無論機構大小,都要關注資源到服務的四個要點;2.服務型機構靠口碑資源存活,但由于其不確定性因素多,所以導致機構很難做大;3.市場型機構會努力的拓寬資源口,再不斷的去優化上門、簽約、服務,以確保最大化產出;4.無論是哪類機構,都脫離不了優化服務的前提,同時,也不可忽視資源的力量,沒有資源,服務再優質也難存活!5.口碑資源不穩定,也有限,同時,伴隨著外界機構不斷的在進行廣告鋪設,在一定程度上,機構的口碑資源會越來越少,逐步陷入生存難的境地;
16.一位優秀的課程顧問,大抵要把握住如下3個認知:
對自我成長的認知:即深刻的了解自己的性格、特長、職業規劃等;
對整個教育行業的認知:面對客戶的時候,能夠給客戶量身定制出學習方案,這需要結合整個教育行業來看待;
對公司和產品的認知:機構產品的由來、理念、解決什么問題,能有什么效果等
17.近期有不少一部落會員問初創教育機構怎么開始招生,如下思路或許可以幫到大家。1.首先確定產品(包括:產品設計、營銷包裝);2.其次開始市場行為(線上、線下,優先從線下開始);3.再是邀約客戶上門(配合銷售工具);4.現場談單咨詢(配合產品手冊);5.簽訂合同、安排上課、教學反饋。
18.經常性的會有朋友問:機構怎么招不來生?怎么做不大?而且,一旦招生不好,反射性的都會認為是市場的問題!我也是醉了!教育機構的運營,是線性運營,千萬要記住。每一種現象會對應一個原因,找到癥結所在加盟英語培訓學校,一步步的去解決!如果只是想當然的去做判斷和處理,最后給企業帶來的會是“更高的市場投入、更高的人力投入、更低的簽約產出”。
19.地推這個事情,也是個技術活,或者說所有的市場行為都是技術活!首先要明確一個點:銷售額獲取的本源是什么?本源是一個電話號碼,有效的電話號碼。有效號碼從哪里來?從一堆潛在客戶號碼中來。所以,原則上中小機構的所有市場行為都應該是以獲取名單作為出發點。然后再去分析,潛在客戶在什么地方,學校門口Or社區Or商超?同時分析這一部分客戶的年齡,對什么感興趣?如果家長跟孩子同時在現場,優先提起孩子的興趣。也就是可以配合一些小禮品+單頁+信息登記表進行地推,信息登記表上的內容越簡單越好,畢竟我們不是查戶口的。最高明的營銷方式,應該是不斷的針對目標客戶的喜好,打磨出來一套適合他們的營銷方式,隨后,到流量中去,突出特色,吸引咨詢。強推和單純的派單在現如今將越來越難產生效益,畢竟我們現在面對的是85后和90后家長。所以,先回到客戶身上去,再去給出對策;不是一味的按著自己的方式去做事情。
總結:以上內容就是加盟英語培訓學校(如何開辦自己的英語培訓班?)詳細介紹,如果您對創業項目感興趣,可以咨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給您項目的反饋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