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鴿的飼養與訓練,信鴿的飼養與訓練書籍,36創業加盟網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考:信鴿的飼養與訓練,信鴿的飼養與訓練書籍。
現今的信鴿主要是用于競翔比賽,所以,對信鴿的訓練是十分重要的一環。信鴿的品種再好,飼養管理得再好,不進行很好的訓練,也是不可能在競翔比賽中成功的。有人認為,只要品種好,平時不訓練,在競賽時也能取得好成績。這種認識是不科學的。道理很簡單,就如一位長跑運動員,如若長期不參加訓練,而要在比賽中取得優異的成績,那是絕對不可能的。只有堅持訓練,甚至艱苦的強制訓練,才能在比賽場上獲勝。這才是符合科學道理的。訓練是復雜而艱苦的一項工作,沒有決心也是很難堅持下去的。這里介紹一些一般的訓練方法,供參考。
(1)基礎訓練
包括親和訓練、歸巢(識巢)訓練、開棚訓練和熟悉信號訓練。
①親和訓練。親和訓練,就是從幼鴿開始到競翔比賽之前,讓信鴿與飼養者“親和”、“友好”,培養“感情”,提高鴿子的服從性。方法是在飼喂時不要喂飽,利用鴿子的求食欲,培養“親和”,建立“感情”,直到它在你身邊走來走去摸它也不跑,才算“親和”訓練成功。
②歸巢訓練。當小鴿熟悉了自己舍內與舍外的環境后,要進行歸巢訓練。方法是將幼鴿攜到離鴿舍不遠的地方反復放飛,而且要多方向放飛,逐步加遠距離。
③開棚訓練。開棚訓練,每天至少一次,每次1小時以上(對關棚飼養者而言)。由于你天天在那個時間開棚,鴿子也就形成了條件反射,當你一打開棚門,它們就會爭先恐后地往外飛,直上云霄,久而久之,就成了習慣。
④熟悉信號訓練。可以自己規定些信號讓鴿子識別,天長日久就會記住你的信號。按照你規定的信號,訓練它很好地服從,使它能按照你的意圖行事就達到了目的。
(2)放翔訓練
①四周訓練。開始要在識巢訓練的基礎上,從3公里、5公里、10公里、20公里、50公里逐站訓放,放了一個方向,再放另一個方向,四周都要放。放時先單只放,后集體放,再單只放,而后再按照鴿會規定的比賽路線定向放。訓放時,最好是風雨無阻,鍛煉鴿子在惡劣氣候條件下也敢于歸巢。
②夜宿訓練。有的鴿子沒有在外過夜的經驗,特別是幼鴿。訓練的方法是,選合適的天氣,將鴿子帶到遠離鴿舍的野外,趁天黑在草地或莊稼地里輕輕地將籠門打開,讓鴿子自己走出,而后再輕輕地將籠取走(不要驚飛它們),離開此地,讓鴿子在野外過夜。這樣訓練它幾次,可以培養以后遠程放翔在外過夜的適應能力。
(3)放翔的時間和年齡
5個月以內的按四周訓練的方法訓練,5、6個月以上的,可以在四周訓放的基礎上,增加到80公里、100公里、200公里、400公里,這要根據鴿子的體質來定,最多也不宜超過500公里。訓練時間也不宜超過3個月。1~2歲的可以增加到800~1000公里。2~3歲的,即可參賽遠程和超遠程放翔。
(4)防“天敵”訓練
鴿子的“天敵”既有天上的,也有地上的。天上的有鷹、鷂、隼等猛禽。地上的有狐貍、野貓、黃鼠狼、蛇、鼠等。這里只講天上飛的“敵人”——鷹隼之類的猛禽。這些猛禽屬隼形目,全世界有300多種。在我國也有50多種。這里簡要介紹對鴿子威脅最大的猛禽。
①鳶(俗稱“老鷹”、“餓老雕”等)。這是一種大型猛禽,嘴像鋼鉤,爪長而尖利,眼光敏銳,飛行速度很快,是捕捉鳥獸的能手。
②鷂(又稱“雀鷹”、“赤腹鷹”)。這是鷹類中的中型猛禽,比老鷹稍小,嘴、爪鉤形,強勁有力。上體青灰色或青黑色,***淡灰色,尾羽較長,有十分明顯的深褐色橫斑或有幾條細橫帶,常像賊一樣地瞅著獵物,姿態很兇猛。
③隼。隼是鷹類中的小型猛禽,比鴿子稍大一些,背褐色或赤褐色,頭尾青灰色,尾端有黑帶。紅隼即是紅鷹,形似溫善,實則兇猛。它在捕向獵物(小鳥類)時的剎那間,時速可達360公里。用這樣的速度襲擊獵物,一般的鳥類都經受不起,鴿子也同樣。
鷹隼這些猛禽,除了飛翔極其迅速外,還能長時間地在高空滑翔或懸在空中一動不動地搜索獵物,視力極敏銳,能在1000~2000米的高空看到地面上的獵物(鳥和鼠類)。所以,在訓放信鴿時,要謹防這些猛禽的突然襲擊。
鷹隼在饑餓難忍時特別兇猛,所以,特別是在久雨初晴的早晨更要注意。最好的辦法是在訓放時遠離猛禽經常出沒的地域。如果發現猛禽,別急于開籠,如已開籠可發出集群高飛的信號,萬萬不可以有單只在這種情況下飛翔,單只最利于鷹隼的襲擊,而鴿群會讓它眼花繚亂,終因捕捉不到目標而罷休;在這種時候家飛的信鴿也要推遲開棚的時間,或發出信號,或搖動食罐,招喚鴿群進棚。在短距離訓放時,飛行路線盡量避開山區,實在避不開時,開籠時間要晚一些,也就是等到鷹隼找到別的獵物填飽荒腹后,比較安全。
(5)提高歸巢速度的方法
①寡居法。對非育雛的雌雄鴿分棚飼養,訓放也不讓它們“夫妻”見面,直到參賽前幾個小時,才讓它們合棚十幾分鐘,至多半小時。這時“夫妻”相見感情格外地好,親熱、接吻、踩蛋,準備“生兒育女”了。就在這時送賽,歸巢速度就會快。
②思偶法。讓過著舒適安逸和安靜愉快生活的夫妻鴿子參加單個競賽,另一只留舍,“夫妻”不見面,它們就會思念配偶。鴿子思偶心切,放翔它會急于歸巢的。至于放雄,還是放雌,由鴿主自定。不過,比利時賽鴿名家喬治·華普利就采取鰥居法,只放翔雌鴿,獲得了成功。
③占巢法。對已確定的參賽鴿,要在前10天左右,采取激發它們占巢心切的方法。趁黑夜看不清的時機,將另外的鴿子偷偷地放到已確定的參賽鴿的鴿舍巢房內,天亮“主人”發現有“不速之客”占據它的巢房,會拼命地逐趕。這樣連做幾次,它就產生了一種恐懼感,恐怕別鴿搶占它的巢房。所以,時時不敢遠離。在這樣的心情下,送去參賽,它會拼命地往家飛。
④餓食法。只適用于平時的訓練和當天能歸巢的參賽鴿。放時不喂食,使其餓腹,因急于飲食,它會加快行程回家“吃飯”的。對500公里以上的賽程不可以采取此法。
第一 要選擇眼睛清澄、透明、靈活的鴿子。
第二 訓練鴿子愛戀自己的巢舍,認識巢舍附近的周圍環境,使鴿子不易離開自己的巢舍和熟悉自己巢舍的所在地。
第三 訓練鴿子定時吃食,是它能聽號令進食,并且須在自己的巢中吃食。
第四 由近而遠地試放鴿子。第一次放鴿時,可先縛扎他的翅膀,把它放在鴿舍的屋頂上,讓它認識自己的巢舍位置和特征,以免他迷路。鴿的記憶力很強,以后便不會認錯地方。
鴿子一般都是早上才進食。先你要專門給它做個“窩”,將它關在里面,其它時候都不要喂它,到了早上把它喂得飽飽的,這樣過幾個星期后(記住一定是要堅持幾個星期,還有其它時候不要喂)。然后把它的活動地方變大,與原來進食的地方遠些,這樣你再像開始一樣只是早上喂它,但這次不要喂得太飽了,少量即可,這樣它如果餓了就會到處亂飛,你看它實在是很餓了,再喂它點(不要喂太多)。就這樣過一個星期就可以放它出去了,它只要是餓了就一定會自己回來的!
人鴿親和訓練
要養成鴿子對主人親近、‘‘聽話’’(服從)、無戒心等習性。
方法是:以食物作誘餌使鴿子主動跟隨和接近培訓人員。喂食時把飼料由遠撒到近,使鴿子逐漸習慣于“爭先恐后”地到培訓人員身邊‘‘爭食”,并且邊喂食、邊發出親切招換聲音和邊用手輕輕撫摸鴿子身體。經過一段時期后,可以訓練鴿子從培訓人員手中取食飼料。
在訓練中,還要養成鴿子在不喂食的時候也樂于聽到召喚就接近培訓人員。 等到只要聽到培訓人員召喚,不管喂食或不喂食,鴿子馬上飛到培訓人員身邊、肩上或手上,人鴿親和訓練就算成功,以后只要保持下去就可以了。
快速入棚訓練,一般應從以下幾方面抓起。
一、喂食、喂水必須在棚內進行。時間要有規律。給食時給鴿一個喂食信號。如超聲波音笛、吹口哨、敲食盆、放音樂等。使鴿聽到了信號急于去搶食,搶得慢了就會挨餓。給食量要盡可 能準確。不宜喂得太飽。頂層平臺鴿舍,有的鴿友愛在平臺上撒食喂鴿,這個習慣不好,易形成賽鴿飛歸后在平臺上尋食而不進棚。
二、鴿子平時要關養,不要全天開棚讓鴿子隨時出入鴿棚。即使是不放飛的季節也要關棚飼養。只有早、晚一次家飛訓練時,才讓鴿子出舍飛翔。
三、家飛訓練完成后,使鴿子不在外逗留而直接入棚的訓練和舉措。
1、家飛要空腹進行。
2、家飛歸來后及時給食、給水、給保健砂。
3、棚中鴿子密度不宜太大。要有多余的棲架或巢箱,讓每羽鴿子在棚中都有固定的休息位置。幼鴿在棚中找不到位置而受老鴿欺負。往往飛出棚后在外逗留或過夜,久而久之會養成遲遲不入棚的壞習慣。一旦成了習慣,扭轉起來就很費勁。
4、強制性家飛的鴿友,一定要把握好“度”。千萬不可野蠻、過度的強制,會造成部分鴿子疲憊過度。到處亂落,長時間在棚外逗留,這些鴿易養成散漫、松垮的壞習慣,競翔歸來后往往也遲遲不入棚。
5、鴿主與鴿子在平時搞好親和關系,不可用粗暴手段懲罰鴿子。當鴿子飛歸后迅速發出給食信號,讓鴿子盡快入棚飲水、進食。
6、選手鴿出賽前盡量要配上對,不要雌雄一塊裝籠去出賽。要注意放雌不放雄,放雄留雌在巢。這樣,能發揮鴿子留戀配偶的作用,促使其回歸后快速進棚。
7、信鴿參賽歸來后,可在入口內放些鴿子平時最愛吃的食物,如花生米、麻子等,誘其迅速入棚。
8、對個別飛速快而經常出現飛回后不進棚的散漫鴿。在出賽前可采取應急措施。如:孵蛋法、爭巢法等,促使其歸來后盡快入棚。 關鍵在于平時多練基本功,不能臨陣磨槍。這些看起來容易,堅持下去就很難。平時讓鴿子養成松松垮垮的散漫習慣,遇到情況再埋怨鴿子不爭氣已經晚矣!要想弄好鴿子,除了種系好、飼養好外,還得有三心:耐心、信心、恒心
“訓練”,是將鴿子歸巢的***,強化為歸巢的能力。
“訓練”,就是反復的教會鴿子一些事情,讓它們熟能生巧,達到比賽的要求。
決定速度的外在因素為:定向能力。離群單飛。
決定速度的內在因素為:體能健康。氣候適應。心理調節。
除了氣候適應力,這與天生的血統有一定的關連之外,其他的均可由人為方式加以強化。
飼主對外在因素方面,加以訓練,是可以達到一定的效果。再對內在因素做全程的調養,必能將賽鴿的真正水平,完全發揮出來。
外在因素的訓練方式:
1、不落地訓練
這在五佰至七佰公里以內的賽事尤為重要。不知各位鴿友是否有這種經驗、家飛亂停打野的,想趨趕是難以執行的。訓放在外過夜習慣的,每次比賽都隔夜才歸巢。這就是鴿子養成的一種壞習慣!
所以有條件的鴿舍,可以從小培養一種習慣、就是除了雙翅打開飛翔之外,雙腳所立之處,必定是降落臺。平時不在籠外喂食、洗澡、不讓鴿子有自由活動、玩耍的機會。這樣也能加快入舍的時間,是一種必需注意的基本訓練。
2、入籠訓練:
入小籠時與鴿群相處,是一種應激,末能熟練,難達穩定的情緒,比賽容易失常。尤其是鴿車小籠內的吃食與飲水訓練,更是重要。有些賽事,是一定會有此安排!有些則為不可測因素、例如上海06年秋賽,因天侯壓籠三天!
訓練方式:外訓前,在家強迫入個人放飛籠內過夜,第二天早上在舍前放出。次數二至三次。賽前三十天(能有與鴿車相同的小籠更好),作籠內飲食訓練二至三次。
3、開竅訓練:
重在十公里內的訓放,3、5、8、10、10、10、10、10、10公里,扇形、單群放,或二至三群放。外訓的基礎教育作的好,就像馬步坐的好,是一樣的重要。所以不要急著追距離,由簡而難,讓鴿子的信心建立好,不輕易打擊鴿子的自信心,幾次近距離的訓放是為了打開它們歸巢的***,并且對訓放不會產生懼怕的心理,才是訓放的基本要件。
4、里數訓練:
可每次倍增,10、20、40、80、160,以500賽為例,放到250公里即可(50%)。并且要特別注意個別表現不佳的鴿子,必需觀察是否有患病!并調養后再由短距重新訓放,以求恢復鴿子的信心與體能狀態之后,才能再遠放。
5、離群單飛訓練:
在訓放到一半的賽距時,回頭單放50至70公里的單飛訓練五次以上,也可以一天兩次、二十次也是常見的訓放次數。并選擇歸巢必經之路的同一地點訓放。使鴿子在比賽歸巢接近自已的巢舍時,不會跟著鴿群走冤枉路,而能脫群單飛,迅速歸巢。訓放的時間,以接近賽事歸巢的高分速時間點,為最佳選擇。
6、隨放鴿車訓放訓練:
鴿車內各家的鴿子都有,每家帶的細菌不同,甚至有病鴿,再加上應激、就成了傳染疾病的根源。所以次數不要多,一至二次即可。只要讓鴿子體驗一下隨車的經驗即可。
以上是訓練的方法與幅度。并一定在天氣良好時,才可訓放。賽鴿不只是鴿子在比賽,同時也是飼主養功、訓功的比賽。雨中訓放、是不會造就鴿子成為能在雨中飛翔的啊。要珍惜手中的愛將,飼主是最高統帥,能有進退,才能事半功倍。
一、賽前訓放.第一次30公里訓放必須在比賽的賽線上五次,60公里三次,80公里兩次,100公里兩次,120公里兩次。每日早訓放,淘汰體質弱的賽鴿。兩天后放150公里兩次。休息兩天放240公里一次。三天后放300公里比賽。在三天后放80公里一次。兩天后500公里比賽。歸巢后休息兩天。
二 、賽前調理。在做役苗體內蟲的基礎上,賽前15天球蟲二天。電解質一天。肝精一天。呼吸道二天。賽前9天毛滴蟲二天。電解質一天。肝精二天。清水一天。呼吸道三天。比賽后加電解質。
三、賽前補充各種營養(以食物如花生、蜂蜜)。調配給予含碳水化合物成分比例較高的飼料并含礦物質和紅土要定時定量。
四.高峰期鴿子的狀態
1.打開嘴看喉嚨呈粉紅色,呼吸均勻,暢通無唾液。
2.雙耳羽毛光滑,覆蓋很好,但雙耳中羽毛要豎立,眼睛內,色澤鮮艷.發亮.收縮抖動快。
3.上手后.體重感覺向上浮,比平時要輕,但又不失重量,身體微微有些抖動,有緊迫感。腳爪呈現粉紅色,溫度比平時高。注:出賽前一天洗澡(水溫20―30度),有助于油脂的新陳代謝。
4.賽鴿腹部肌肉已開始由紫黑轉淡紅,皮屑開始脫落,整個肌肉轉飽滿狀。
5.腹部皮屑已大部脫去,皮膚轉為淺紅色,透過皮膚可見象牙色龍骨,肌肉已近8分飽滿。
6.皮屑已全部脫去,皮膚已變得薄而透明,皮下可見毛細血管隱現,皮膚表面可見小芝麻粒大小之紅色斑點顯現。鴿養至此,以入高峰。
7.皮膚薄若***之屁股,彈指便破。肌肉轉為玫瑰紅色;不到倒毛季節,9分之鴿腹部可見倒毛后剛萌出的血管、細毛;因掉毛,腹部肌肉面積各向翅膀一側擴展約0.5cm,我稱為擴胸。
8.以雙指輕壓皮膚,高手能感覺到皮膚發粘,賽鴿溫度升高,近0.5℃左右;肌肉暴漲,龍骨若小路輕陷于肌肉之中;持鴿之初,感覺賽鴿略重于常時,持握一會兒即感此鴿又輕于常時;細看巔峰之鴿耳毛怒張,雌鴿鼻潤且澤,雄鴿鼻白而眼環卻顯肉紅色。至此,賽鴿已入巔峰 字串9
幼鴿的訓放計劃:供你參考!
從9月1日開始,
1、 首次訓放一定要選擇無風的晴天,訓放5公里,自己早上6點抓鴿子裝籠,基本上6點半左右就可以到達放飛地點了,到放飛地休息5分鐘后開籠。
2、 第2天、 第3天、第4天分別在家的四周進行5公里訓放。
3、 第5天, 賽線方向5公里訓放。(賽線就是鴿子比賽歸巢的路線)
4、 第6天, 賽線方向10公里訓放。
5、 第7天, 賽線方向20公里訓放。
6、 第8天, 賽線方向50公里訓放。
7、 第9天, 休息。
8、 第10天,跟著鴿會的鴿車進行50公里訓放。
9、 第11天,休息。
10、第12天,跟著鴿會的鴿車進行80公里訓放。
11、第13天,休息。
12、第14天,跟著鴿會的鴿車進行100公里訓放。
13、第15天、第16天休息。
14、第17天,跟著鴿會的鴿車進行120公里訓放。
15、第18天,休息。
16、第19天,跟著鴿會的鴿車進行150公里訓放。
17、第20天,第21天休息。
18、第22天,跟著鴿會的鴿車進行200公里訓放。
19、第23天,第24天、第25天休息。
20、第26天,自己賽線方向訓放50公里。
21、之后就可以參加鴿會的300公里比賽了。
1、 首次訓放一定要選擇無風的晴天,訓放5公里,自己早上6點抓鴿子裝籠,基本上6點半左右就可以到達放飛地點了,到放飛地休息5分鐘后開籠。
2、 第2天, 賽線方向10公里訓放。(賽線就是鴿子比賽歸巢的路線)
3、 第3天, 賽線方向20公里訓放。
4、 第4天, 賽線方向50公里訓放。
5、 第5天, 休息。
6、 第6天, 賽線方向50公里訓放。
7、 第7天, 跟著鴿會的鴿車進行50公里訓放。
8、 第8天, 休息。
9、 第9天, 跟著鴿會的鴿車進行80公里訓放。
10、第10天,跟著鴿會的鴿車進行100公里訓放。
11、第11天,休息。
12、第12天,跟著鴿會的鴿車進行120公里訓放。
13、第13天,休息。
14、第14天,跟著鴿會的鴿車進行150公里訓放。
15、第15天,休息。
16、第16天,跟著鴿會的鴿車進行200公里訓放。
17、第17天,第18天休息。
18、第19天,自己賽線方向訓放50公里。
19、之后就可以參加鴿會***的300公里比賽了。
快速歸巢歸納為下列幾個方法:
(A)配對法:此方法亦即在比賽前三周,將所有的選手鴿給予配對,而這種配對方法并不是讓所有的公鴿、母鴿朝朝暮暮地廝守在一起,而是配對之后的鴿子,在第一關選手鴿要送出比賽前40分鐘或25分鐘,把它所配的公鴿或母鴿放進巢箱,讓它們彼此親熱,如癡如醉地棲止在石膏皿上之后,再把選手鴿捉出來裝籠,送出參加比賽,比賽當天,它們每一只情侶都在巢箱內等待選手鴿歸來,一直到五關賽完為止。
(B)自由式:所為的自由式管理方法就是采放任政策,就是公母不分,自由戀愛,任其自由擇偶,毫不加以限制,比賽期間,一切聽其自然,清凈無為。
(C)刺激法:所謂刺激法,就是以一種手段來刺激鴿子使之在比賽時,以高度飛完全程,縮短時間反舍。最常用的方法是以他的愛侶來刺激它,參加比賽前三關總是成績平平,不起色,筆者曾用一只母鴿和一只公鴿配對,在第五關前四天,送作堆,果然第五關飛出好成績。
(D)占巢式:鴿子平常就占有他停棲的地盤,交鴿當天,鴿友們盡量想辦法,利用別的鴿子來槍它的地盤,交鴿前,讓它看到別的鴿子在它的地盤上,就這樣,它會氣的吹胡子、瞪眼睛,比賽是它就會拼命的想快點飛回奪地盤。但鴿友們必須注意一點,不可讓比賽鴿受到傷害,此方法用公鴿占公鴿的地盤會飛出好成績來。比賽前一天,隨便捉一只陌生的雄鴿放進比賽鴿雄鴿的巢箱內,先是這只選手鴿會追趕陌生鴿,最后兩只打架,等到打的很激烈的時候,再把陌生鴿捉開,如此周而覆返運用幾次,到了要送出比賽當天,再把陌生鴿放入,等打到難解難分的時候,立即把比賽鴿裝籠送出參加比賽。
以上四種是最平常也是最有效的方式,當然功效如何,見仁見智,每一個方式都可以嘗試,不必固執拘泥于某一個方式,假若鴿友們對木一個方式有獨到的心得不防多試,則成功的機率終是比較大的。
一、競翔技巧:
1、敞光法——將鴿舍光照時間控制在從早上7點到16點,16點時以后拉下窗簾擋住陽光。減少日照,可以延緩幼鴿羽毛蛻換的時間,使在賽季時主翼能習盡量保持完整。
2、白光法——每天20小時的光照,每天如此,到6月底時體毛基本換好,光照時間越長換毛的速度越快。
3、雌雄分開競翔法——先放母鴿,確定飛遠后再放公鴿。以便公鴿歸巢后能看到母鴿在巢中等它。
4、鰥夫法——此法只比賽雄鴿,雄鴿與雌鴿完全分開,在比賽前30天才與老雌相配,讓它們下蛋,過一段安穩日子,但到比賽前7天,將蛋、巢盆`和雌鴿一齊移走。只有在交前半小時及比賽后1-2小時和雌鴿短暫相處。
5、寡居法——除繁殖季節,信鴿都分開、分棚飼養,放雄鴿時將雌鴿棚關閉,放雌鴿時將雄鴿棚關閉。(為避免雌鴿不停下蛋、孵蛋,白白消耗體力。)
6、家訓法——早、晚讓鴿子連續飛一小時,重在風雨無阻。
7、路訓法——*近距離多放可以消除賽鴿多余脂肪,熟悉周圍環境。(30公里)
*單鴿放飛可以增加鴿子獨力歸巢的本領。
*中距距離定向多放,以求快速歸巢,有條件盡量度多放。 (一星期放至小一次)(100-200公里)
8、早起群飛法---每天清晨天蒙蒙亮時,就將它們趕上天。由于天色較暗,鴿子飛行很低,翅膀扇動的頻率很高,速度很快。(這樣不僅鴿子速度提高,而且增強體質還對天色較暗時平衡鴿子心態非常有利。
9、猛禽追逐法---在平時任何時間, 只要發現天空中有各種猛禽,如鷹、隼、鷂等,我將群鴿趕上天,這樣做一方面提高信鴿翅膀扇動頻率,另一方面又鍛煉信鴿在這些猛禽面前的心態和如何擺脫、躲避追逐。
10、突然起飛法---在鴿子搶食時突然讓它們起飛,(應當有固定信號)方法的優點是:*只要是在棚外進食時,有起飛的準備。*鴿子在棚外進食的頻率比在棚內進食快。*突然起飛對鴿子的氣囊成熟有利。
11、強化訓練法----保持每天一趟距離在80-200公里。可以說有些殘酷,但多數鴿子越飛越快,鴿子確切實瘦了,但很精神,握在手里很有勁,活力十足。
12、抱蛋法---算準比賽日期,讓賽鴿下蛋孵到17-18天幼鴿要破殼時,或遞漿時,送鴿參賽,它會以最快的速度歸巢。(特別是雌鴿)
13、夾蛋放飛法---雌鴿生蛋一般在下午或傍晚時候,早上放飛后要生蛋的雌鴿為了趕回家下蛋,會拼命加速飛當鴿舍。(500公里以下短程比賽)
14、先食后飲法----* 先讓鴿子搶食,等鴿子吃飽后再讓鴿子飲水,可防止下痢等癥。*在比賽上籠前讓鴿子喝飽水,它會讓您有異想不到的效果。
15、洞房花燭法---在出賽前一周將已對的雌雄分離,讓其過幾天寡居生活。賽前1、2天團聚,這時雌雄彼此親蜜超常,形影不離。此時讓其中一羽參賽其歸巢必速。
16、爭奪巢箱法----參賽前幾分鐘,故意將雄鴿B放入準備出賽的A鴿巢箱、必然發生打斗,二、三分鐘后讓正打斗的A鴿裝籠參賽。A鴿必然時刻擔心巢窠被B鴿占領而耿耿于懷,此該情緒激動,歸巢心切,歸速定快無疑。
二、幾種不宜參賽鴿
1、生病不參賽
2、倒邊條不參賽
3、失戀不參賽
4、年齡小不參賽
5、孕蛋期拆對不參賽
6、親鴿喪子不參賽
7、精神不振羽毛蓬松不參賽
8、賽后眼色變淺不參賽
9、雄鴿趕蛋不參賽
10、雌鴿二蛋延時不參賽
總結:以上內容就是信鴿的飼養與訓練,信鴿的飼養與訓練書籍詳細介紹,如果您對創業項目感興趣,可以咨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給您項目的反饋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