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甲滅絕了嗎,穿山甲滅絕了嗎?,36創業加盟網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考:穿山甲滅絕了嗎,穿山甲滅絕了嗎?。
最近,一則消息在網上引起熱議,消息稱中華穿山甲在中國大陸地區已“功能性滅絕”。
中華穿山甲的現狀如何?究竟是否“功能性滅絕”?藍藍天工作室采訪了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物種存活委員會穿山甲專家組成員、華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吳詩寶等專家,為您答疑解惑。
成年中華穿山甲和幼仔。(資料照片)
不能因為一個物種不常見就判定其功能性滅絕
“功能性滅絕”到底是什么意思?判定標準是什么?
吳詩寶告訴藍藍天工作室記者,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物種存活委員會,是國際上公認的權威的全球受威脅物種評估機構,被評估物種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受威脅物種紅色名錄”對外公布。我國生態環境部和中國科學院發布“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這兩個名錄里都沒有設立“功能性滅絕”這個等級,主要是學術界對“功能性滅絕”有不同理解,具體評估標準界定難,在評估物種保護和受威脅狀況時缺乏實際可操作性。
專家指出,滅絕是指某物種最后一個個體也死亡了,地球上沒有這個物種了。一般而言,功能性滅絕是指物種在自然界中還存在,但數量極少、密度極低,數量已低于最小可存活種群大小或低于以前豐度的1%,以致生態功能喪失、繁殖功能喪失或依賴該物種的其他物種滅絕。
“判斷一個物種是不是功能性滅絕,不僅要看數量是否極度下降,還要看它的生態功能、繁殖功能是不是喪失,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吳詩寶表示,“不能因為一個物種不常見就判定其功能性滅絕,不常見可能是物種數量真的少了,也可能是因為調查方法不正確、調查強度不夠或物種本身難以被發現。”
吳詩寶表示,這一消息發布后引起了很大爭議和強烈質疑,輿論幾乎一邊倒地認為中華穿山甲沒有功能性滅絕。主要原因是近幾年中華穿山甲在南方一些省份多次被發現。“據統計,近5年來,在廣東、海南、廣西、安徽、福建、浙江、江西、湖南、云南,共有44頭穿山甲在野外被發現,其中體重小于2公斤、年齡小于1歲的幼崽9頭,表明中華穿山甲種群繁殖能力依然存在,沒有喪失。如果積極保護,種群是可以逐漸恢復的,因此普遍認為中華穿山甲應該還沒有到‘功能性滅絕’的程度。”
中華穿山甲種群數量下降90%左右,被評估為“極度瀕危”
不過,吳詩寶告訴藍藍天工作室記者,目前我國究竟有多少中華穿山甲,幾乎沒有人能說清楚。一是因為這個物種的分布范圍很廣,覆蓋全國17個省(區);二是穿山甲活動隱蔽,主要在夜間,很難被發現;三是目前中國乃至全球還沒有較為成熟且具有實際可操作性的種群數量調查和估計方法。
專家通常采用“洞口系數法”即根據“洞穴密度”來估計種群數量,洞穴多意味著種群數量多。或在野外布設紅外自動觸發照相機,根據相機拍攝到的穿山甲頻次來估計種群數量。但這些方法一般只能得出相對種群數量信息,并不能得出絕對數量信息。所以,要真實客觀地查清中華穿山甲數量是一個較大的工程,有一定難度。
根據上世紀90年代末開展的第一次全國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11個有中華穿山甲分布的省區(廣東、廣西、云南、福建、貴州、江西、浙江、四川、湖北、湖南、河南),種群數量約6萬余頭。
吳詩寶認為,雖然中華穿山甲是否功能性滅絕存在爭議,但我國穿山甲種群數量已極度下降幾乎是不爭的事實。曾經是資源大省的廣西、湖南、云南,上世紀末分別只有990頭、5000頭和1700頭穿山甲。2014年,中華穿山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物種存活委員會穿山甲專家組評估為“極度瀕危”動物,并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受脅物種紅色名錄”,委員會認為中華穿山甲種群數量已經下降了90%左右。在2015年原環境保護部和中國科學院聯合發布的《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中,穿山甲同樣被評估為“極度瀕危”等級。
活動隱蔽的中華穿山甲。(資料照片)
國家林草局已啟動穿山甲專項調查,將制定有效保護策略
專家表示,中華穿山甲已經被列為極度瀕危動物,意味著該物種面臨較高滅絕風險。當前迫切需要多做一些實實在在的保護工作,弄清楚什么地方還有中華穿山甲種群殘存、數量有多少、盡快建立保護地進行重點保護。
吳詩寶介紹,目前中華穿山甲的棲息地一部分在保護區范圍內,也有一部分在保護區外。隨著國家對生態文明建設和自然保護區建設的重視,將會有更多穿山甲棲息地劃入保護區范圍內。不過,有多少棲息地落在保護區內、適宜棲息地分布范圍在哪里、有沒有斑塊化等問題,目前還不清楚。國家林草局已于2018年啟動了穿山甲專項調查工作,以有針對性地制定中華穿山甲有效保護策略。
中華穿山甲的野外生存威脅主要有兩種:一是偷獵壓力,受潛在的市場需求和相應的利益驅使,部分人的偷獵意愿還沒有消除,而穿山甲本身幾乎沒有防御能力,很容易被捕捉。二是棲息地破壞和曾經的過度捕捉導致一些區域穿山甲種群數量急劇下降,密度降低,種群結構破壞,再加上穿山甲繁殖力弱,通常每年僅1胎1仔,因此可能需要相當長的時間種群才能得以恢復。
那么如何打擊偷獵,保護穿山甲?吳詩寶表示,近幾年我國執法部門對穿山甲案件查處力度不斷加大,偷獵現象已明顯減少。國家林草局每年都開展打擊破壞野生動植物資源違法犯罪專項行動,2018年林草局督辦的湖南穿山甲案件,共有100多人被判刑。加大執法力度、加強宣傳教育、加強野外巡護管理,是制止偷獵穿山甲行為的有效措施,決不能放松。
吳詩寶提醒說,公眾要認識到獵捕、販賣、經營、利用及消費非法來源的穿山甲等國家保護動物及其制品是違法的,要自覺杜絕以上行為。發現受傷或需救助的穿山甲等野生保護動物,要及時向野生動物管理部門報告,交給有救護能力的機構進行救助,不得自行處置。此外,不得隨意放生野生動物,避免無意中引入外來物種,對當地生態系統造成破壞,危害本土物種生存。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總結:以上內容就是穿山甲滅絕了嗎,穿山甲滅絕了嗎?詳細介紹,如果您對創業項目感興趣,可以咨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給您項目的反饋信息。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