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餐飲品牌(“新消費”巨浪下,如何做強輕餐飲?3個方面必不可少),36創業加盟網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考:輕餐飲品牌(“新消費”巨浪下,如何做強輕餐飲?3個方面必不可少)。
近年來,輕餐飲的發展勢如破竹,已占據國內餐飲大半壁江山。其中,又以連鎖輕餐飲的發展至為矚目,在小吃、茶飲等細分類別里紛紛誕生多個標桿品牌,發展勢頭與規模遠超傳統正餐。
在如此強勁的發展勢頭下,輕餐飲要想做大做強卻也并非易事,其中有3個方面必不可少。同時輕餐飲品牌,面臨95后、00后逐步成長為餐飲消費主力,如何擁抱“網生一代”的新消費需求,也成為這些連鎖輕餐飲們必須思考清楚的課題。
130萬份冰淇淋、120萬份漢堡炸雞、120萬杯奶茶咖啡、50萬份零食水果、30萬份面包甜品……日前,美團聯合肯德基、DQ、德克士、必勝客、漢堡王、華萊士、滬上阿姨、永和大王、百果園、味多美等124個連鎖輕餐飲品牌共同舉辦的“大牌美食狂歡節”公布了活動成績單。
8月中下旬開始的這場活動,短短時間內線上消費總額達到1.53億元,單日最高訂單量突破142萬單,涵蓋了全國948個城市超過60000家門店。可以說,不僅反映出我國時下輕餐飲的火爆程度,也是美團在“輕餐飲”消費浪潮下的一次順勢而為。
更重要的是,這次“大牌美食狂歡節”的戰績也充分顯現出,美團已經成為線下門店擁抱線上新消費趨勢的主要渠道之一。平臺、品牌與用戶之間的聯結通過這次活動變得更加緊密,餐飲品牌通過線上平臺活動拉動線下引流到店,不僅與95后、00后等新一代消費者形成了更好的連接,帶動線下門店二次消費的可能性,并且,也成為這些餐飲品牌擁抱“新消費”浪潮的一次嘗試。
△上圖為美團“大牌美食狂歡節”十大熱銷品牌以及熱銷品類銷量榜
1
輕餐飲為何這么火?
輕餐飲是區別于正餐,以“小吃小喝”為代表的非正式餐飲,其特征為:菜品標準化、經營連鎖化、全天營業、門店分布密集、日常消費頻次高等。近年來輕餐飲在我國高速擴張。據美團點評數據顯示,輕餐飲流水占比餐飲行業61%,達2.6萬億;中國連鎖輕餐飲門店增長率是餐飲大盤實際增長率的3倍。輕餐飲已成為餐飲業賽道最大、增長最快的餐飲業態。
輕餐飲為何這么火?主要有以下原因:
1
需求多元催生輕餐飲
隨著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消費者進餐的需求已實現從吃飽到吃好的全線升級。對于吃得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定義,無論是喜愛新鮮味道、追求時尚有設計感,還是重視個性化的服務、講究節奏快而有品質,甚至希望通過健康節制的飲食讓身體更好…….需求的多元化,使得各種型態的輕餐飲應運而生。餐飲形態往往反映了人們生活形態的改變,輕餐飲的發展正是人們在價格優勢下,追求更有品質感的生活的重要體現。
2
90后成為餐飲消費主力
據相關調查顯示,我國消費者外出就餐的頻次逐年增加,而90后等網生代年輕群體更是個中主力。他們的口味偏好,直接左右著我國餐飲業的發展方向。
美團點評通過大數據分析,從飲食習慣方面為90后人群進行畫像。大致可分為以下六類人群:
從以上分析可知,90后消費人群所追求的個性、顏值、高效、健康、網紅屬性等等因素,正是輕餐飲所具備的優勢與特質,難怪輕餐飲大行其道。
2
輕餐飲要做大做強,三個方面必不可少
需求改變與品質導向,促使我國輕餐飲發展迅猛,但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輕餐飲目前最大的痛點是:雖然門店數量繁多,跑出的品牌卻不多,知名輕餐飲品牌的數量與輕餐飲賽道規模嚴重不匹配。而在品牌的知名度、美譽度與影響力上,本土輕餐飲也是遠遜于正餐。
輕餐飲要做強做大,除了要面對所有餐飲所要面對的品質把控、差異化定位、深耕市場等問題,還必須在供應鏈、營運、品牌三個方面上做文章。美團點評戰略客戶發展部總經理陳瑞杰認為:中國餐飲業和北美相比,以前在這三方面都相對落后,但在過去幾年,中國餐飲的供應鏈實現快速地發展,同時不少品牌這兩年開始注重營運和品牌,并借助數字平臺實現火速成長。
為什么這三個方面如此重要呢?
1
強大的供應鏈是基礎
輕餐飲的一個重要指標是產品標準化,運轉迅速,這要求必須有強大的供應鏈作為支撐。市場上一些形成規模、發展態勢良好的輕餐飲品牌,其供應鏈都做得比較完善。
比如擁有17600家連鎖店、年售7億塊雞排的正新雞排,就靠完備的供應鏈體系實現迅速擴張。正新雞排擁有自己的物流公司,依托7大中央庫,建立了50多個遍布全國的前置倉配中心,致力于優化集團內外餐飲配送。
同時,正新還擁有自建供應鏈平臺,為旗下各品牌加盟店及其他門店提供采購、配送等供應鏈服務,使得物流、冷藏等供應鏈環節得以優化,以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作用。而擁有強大的供應鏈,也為正新的品牌化與連鎖化打下堅實的基礎。
2
品牌化、連鎖化是必經之路
輕餐飲市場需求大、消費頻率高、產品易標準化、模式易復制,具備做成品牌的基因和潛力,品牌化也是其發展的最大機會 。只有做出了品牌,才能打造最深的護城河。
而想進一步傲視群雄、領跑行業,則必須走上連鎖化之路。全球TOP10最有價值餐飲品牌均為連鎖品牌,前五名分別為星巴克、麥當勞、肯德基、賽百味、達美樂比薩。對比美國,中國的餐飲品牌的連鎖化程度明顯落后。數據顯示,美國的餐飲連鎖比例是50%,而中國只有10%;中國有近九成的餐飲百強企業尚未達到1000家門店,而美國百強企業的平均門店數量高達3172家,其中有90%的企業已超過1000家門店。
中國的餐飲連鎖化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但也正是機會,可以預估,未來10年,將是品牌化、連鎖化的天下。
3
運營有道,擅于運用線上平臺是致勝法寶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線上線下一體化已成趨勢,餐飲行業已成為其中的受惠者。利用好線上平臺與流量輕餐飲品牌,結合自身品牌與線下門店的優勢,洞察市場需求、觸達年輕客群、強化數據能力和營銷服務能力,將成為品牌制勝的法寶。
很多做得有聲有色的輕餐飲品牌,都已經對線上平臺著墨較多,通過與平臺的深入合作,取得相當不錯的效果。
例如烘焙品牌味多美不久前與美團點評達成戰略合作。雙方通過“聯名推薦”“聯名會員卡”“品牌館”等多項產品及平臺能力的輸出,助力味多美全國380家門店建立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品牌展示及在線營銷陣地,在升級用戶消費體驗的同時,也刺激產品銷量的直線上升。
而茶飲品牌桂源鋪則通過美團點評,與著名飲料品牌7喜達成跨界合作,以“樂調派下午茶”為主題,不僅重磅推出三款7喜“特調”飲品,還在上海人民廣場打造7喜&桂源鋪跨界主題快閃店。 此舉既增強了7喜在下午茶場景的可辨識度,還進一步幫助7喜拓展下午茶商戶渠道,為拓展了品牌X商戶的跨界營銷新玩法。
3
擁抱新消費,鏈接用戶與品牌
對于傳統餐飲大牌來說,確實到了需要變革的時候。當95后、00后日漸崛起成為餐飲消費的主力,如何擁抱“網生一代”的他們,是必須思考的課題。
前段時間,行業里有一場關于“新消費”的討論。阿芙精油、河貍家創始人雕爺認為,“新消費”滔天巨浪背后,是新媒體、新渠道、新產品三個大浪的疊加。雕爺感慨,“每一種消費品,看來都值得重新做一遍了。”
餐飲品牌們自然也不例外,必須考慮清楚,“新消費”趨勢之下,自己的新媒體、新渠道、新產品分別是什么?怎么更好地擁抱美團、大眾點評、抖音、微信小程序等新媒體新渠道,把自己的新產品打向95后、00后新族群?
在美團點評戰略客戶發展部總經理陳瑞杰看來,美團可以給餐飲品牌們提供從品牌認知、到消費體驗、再到購后留存的全鏈路幫助。
某種程度上,美團是用戶與餐飲品牌之間的“超級連接器”——美團作為一個牢牢占據了“吃”的心智的超級平臺,一頭連接起用戶的消費需求,一頭連接起餐飲品牌與線下門店,無縫銜接起線上手機消費與線下門店消費場景,滿足用戶更好消費體驗的同事,也使得品牌可以更好地贏得用戶。
例如,美團的“品牌館”和“連鎖認證”,可以讓“網生一代”更全面的在手機端了解到品牌信息,識別正規門店;類似“大牌美食狂歡節”等大促營銷活動,可以滿足消費者便宜實惠、高性價比的消費需求,也可以幫助品牌們拉新引流、制造爆款,用戶也享受到了實惠;“聯名推薦”則是結合了大數據推薦,把餐飲品牌里最受消費者的經典產品、最值得向消費者介紹的時令新品,以更大更美觀的樣式呈現在手機端;“聯名會員卡”功能,則讓品牌多了一個線上觸點,除了門店辦卡,也可以通過手機端的門店頁面積累會員申請,而用戶也因此可以全場景獲得會員權益、享受會員身份及特權等。
本次“大牌美食狂歡節”期間,前十大熱銷品牌中,肯德基、德克士、必勝客、漢堡王、滬上阿姨、永和大王、味多美均推出了幫助品牌推薦經典產品或當季新品的“聯名推薦”優選產品,而“聯名推薦”訂單量增長達340%。同時,聯名會員卡會員數、“提前點,到店吃”的預點餐訂單量、消費者自助結賬快捷支付的的買單訂單量也分別增長了28%、35%和20%。
結語
輕餐飲代表著我國餐飲業發展的蓬勃生命力,是最具創新與無限可能的一脈,隨著年輕一代消費者崛起成為消費主力,餐飲數字化變革將進一步加速,傳統的營銷方式已遠遠不能滿足其發展的需求, 而當下先進的運營方式比如利用美團等互聯網平臺,將成為助力品牌數字化升級、擁抱新消費大步前行的利器。
總結:以上內容就是輕餐飲品牌(“新消費”巨浪下,如何做強輕餐飲?3個方面必不可少)詳細介紹,如果您對創業項目感興趣,可以咨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給您項目的反饋信息。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