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創業項目(400萬“融資”實為借款?教育創業者和投資人何以互嗆4年),36創業加盟網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考:投資創業項目(400萬“融資”實為借款?教育創業者和投資人何以互嗆4年)。
最近接到一個教育創業者和投資人之間的糾紛,雙方都自認掌握著真理,是糾紛中的弱者。
2015年前后,電商、O2O企業興起,市場需要大量美工和客服等電商人才。在這樣的背景下,這位創業者成立了線上電商培訓課程平臺。
2015年,創業者與一家初創風投基金投資方簽署借款附帶投資協議,規定利息為10%(若有相關違約則要求為15%)。在借款期限18個月內可選擇將債務轉為對創業公司的出資,若無意轉增資,則創業公司償還本金及利息。
隨后國內資本遇冷,大批互聯網平臺倒閉、并購,創業者融資遇阻。投資人認為,創業者拿錢后并未用心經營業務,相關財報數據也未出具,甚至一度失聯,于2019年對創業者提起仲裁。在裁決文書中,投資方對未將借款轉為增資給出說法,系“申請人管理混亂、業務規模萎縮,并不符合將借款轉為增資款的條件”。最終裁定創業公司需償還本金及利息600多萬。
創業者則表示仲裁通知并未收到,裁決程序不合法,且對投資人向仲裁庭提交的證據即催討函發送的時間提出質疑。同時聲稱,此前可轉債形式的融資協議規定的雙方權利義務并不對等。
法律人士表示,借款附帶投資協議存在一些不公平條款,相應增加了債務人負擔,但協議已經簽訂,仍然有效。
在證據和材料并不完備的情況下,我們暫無法給出公允的判斷,但這并不妨礙投資人及法律人士給出相應的建議,減少類似糾紛的發生。
律師:借款附帶投資協議存不公平條款,但仍有效
芥末堆了解到,上述創業者和投資方簽署的是借款合同附帶投資協議。上海中申律師事務所對該合同進行分析發現,無論是借款還是投資協議都存在個中風險,如借款協議中提到:
合同約定借款方認購創業公司增資后,有權在其董事會中委派一名董事,并享有優先投資權、優先清算權等權利。但依據公司法規定,新股優先認購權及剩余利益分配請求權應與股東的實際出資比例相掛靠。
此外,也有條款嚴格限制了債務人公司包括公司資本變更及人員變動。合同約定“除非雙方另有約定,未經借款方事先書面同意,創業公司不會減少注冊資本,也不會變更實際控制人。”但實際上這兩方面均因屬于公司內部事務,且相應變動也并不必然導致公司清償債務能力下降,從而債權人提出相應的限制于法無據。上述兩條都相應增加了債務人負擔。
在增資協議中,也存在投資方限制原公司股東及員工的股權流通、原股東股權轉讓以及目標公司的利潤分配,根據相關法規,或存在不正當地擴大其權利,加重目標公司的責任等問題。
除合同上的不對等,創業者稱,投資人也未盡到投后的義務,等到項目失利后,對方甚至出言威脅還款。但多項指控遭到投資人的駁斥。
投資人認為,創業者拿錢后并未用心經營業務,相關財報數據也未出具,甚至一度失聯,同時存在更換法人、減少注冊資本逃避出資還款責任的嫌疑。
創業者同樣反唇相譏。雙方都強調,自己掌握著可靠的證據,是站在真理的一方投資創業項目,是糾紛中的弱者。但各自用的句子是“一定要讓他怎樣……”或者“如果對方再怎樣,我就……”。
創業者承認當初為拿到投資款,同時出于信任,未對條款有過仔細研究。但上海中申律師事務所同時認為,上述合同協議已簽訂生效,創業者有履行協議的義務,盡管部分條款看起來有失公平。
目前,投資方認為仲裁庭、公安機關等的處理已非常清楚,而創業者則表示已向法院申請撤銷仲裁裁決。在只掌握部分證據材料的情況下,我們暫無法還原糾紛的全貌,但為了減少行業投資人們和創業者們陷入類似糾紛,芥末堆聯系了幾位資深行業人士,請他們給出相關建議。
選擇不當、無限連帶責任、惡意操作等均會埋下隱患
一家知名風投機構的合伙人告訴芥末堆,當投資人對項目還需觀察,或者需要避免一些繁瑣的程序、增加額外的成本,會采用 Convertible note/debt(可轉債)的形式投資。
其通常用在創業公司明確估值或價格進行股權融資(定價股權融資)之前,或者在兩輪定價股權融資之間進行的過渡性融資方式,下輪融資時自動或在特定時間將債務轉為公司股份(以較低的折扣價),期限通常為1-2年。
上述合伙人表示,無論是美元還是人民幣基金,大部分都是周期性資金,兩者在投資思維上有所差異。美元基金更在意其中一些項目更高利益的回報,對其他項目虧損的容忍程度相對偏大;人民幣基金對項目失敗的容忍度相對較低。
“會考慮怎么在公司情況不好的情況下,盡可能把本拿回來,因為(創業公司)在國內上市的回報是有限的”。上述合伙人向芥末堆表示道。
所以,為盡量減少風險,可轉債在人民幣基金里會更常見一些。“我放錢進去,一般來說我自己是認為你花半年時間就知道公司行不行,然后一年以后就要做決策,大概率判斷投資是會虧本還是盈利。”
但對創業者來說,簽可轉債協議帶有一定風險,“正常情況下你把錢花了以后,是拿不出錢來還的”,所以大部分創業者簽約時經常以股權的上限承擔連帶責任。
不過,創業者愿意接受可轉債的投資方式,說明其當時議價能力較弱,有創業者會為了獲取資金而讓渡一些權利。有投資人提醒,有的投資方甚至會讓創業者簽無限連帶責任,“以前資本環境沒那么差的時候,創始人并不在乎這些,都覺得我肯定能做成,可能就不在乎一些細節”,這使得創業者陷入傾家蕩產的危險境地,
而一旦基金所投的諸多項目不如意,背后的出資人又遇到經濟形勢不好,或者因其他變故想回籠資金時,就會對普通合伙人形成壓力,最終傳導至創業者身上。上述合伙人表示,2015年剛好是VC行業“算泡沫比較嚴重的時候,而我們募得錢都是分季度、半年或者一年來,一旦你的項目做不好,就很容易出現各種奇怪的狀況。”
壓力會使得創業者面臨著賣股份還錢,被申請凍結公司銀行賬戶等危險,有的投資者甚至會去干擾創業者的經營。
但也有創投機構的合伙人向芥末堆表示,“對類似投資不是以還款為目的的,除非在這個過程中,創始人做了什么對不起我們的事情,比如他有一些惡意的操作,沒有真的盡力去做他的下輪融資,然后導致公司失敗,這種情況我們可能要去追溯他的責任。但如果創始人也是很認真的,再融資業務做得也不錯,因為資本環境或其他不可抗力因素,它就是融不到了,公司可能就是要掛掉了,我們也就只能認了”。
選好基金及分辨真誠創業者,要做不少細致活
有投資人建議,盡管創業者在簽可轉債時存在議價空間小的問題投資創業項目,但也可以為保護自己的利益,相應做些爭取。
“很多VC只是把到時候我轉還是不轉看做一種權利,你也可以去約定,沒有發生特別情況下,比如說我業績達到什么樣的條件那你就必須轉”,上述投資人表示,將債轉股視為最重要的路徑,使之變成對方的義務。
若不能轉股,只能還債的話,“一定要約定清楚還債的方式和時間,要做好這方面的一些預期,比如說分期付或者是延遲多久以什么形式去付”。
同時在選擇可靠基金時,可以選擇做了三期以上投資的基金。“你去募第三期基金的時候,你的第1期基金就基本上快到清算的時候,基本上LP會判斷說你的項目好不好,不好的話,我就不投了,很多基金就會掛掉”。同時很多基金風格不一樣,“大概6年以上的基金,相對來說就會比較靠譜,如果是新基金,就需要了解投你的人以前是在哪個基金,他的口碑怎么樣”。
當然,并非所有的項目都適合去融資,“你應該想的邏輯是我怎么能夠自負盈虧,我能夠把它當成一個生意能夠做下去,而不是目標去做一個上市公司了”,一旦走上融資這條路,“對創始人來說就要承擔很大的風險”,對于小基金來說,尤其是資本市場活躍期,很多人會抱著廣撒網的心態,希望投出個獨角獸,但事實上,“VC行業只有5%的基金是正向回報”。
除此之外,從投資者角度上說,其選擇和跟進項目也至關重要。糾紛中的投資人認為,自己被投融資顧問的好朋友牽線搭橋后,又聽到創業者提到有互聯網巨頭的技術人員加盟,此后卻并未兌現,且在合作中也一度聯系不到創業者,但該說法遭到創業者的否認。
“投資人在項目的判斷上必須自己要做好充分的盡調,對于創始人的誠信、業務上的經驗,對此次創業的態度(是否真心在創業,還是說他只是為了撈一票錢?),并跟創始人深入聊業務。在合作過程中也要保持溝通的頻次和深度,比如說每個月聊一次,每次溝通要在業務運營等各個方面上聊到一定深度,甚至可以跟他團隊里的核心其他骨干聊,聊的人多了,你大概就能判斷他是不是真的在做事”,一位耕耘創投機構多年的合伙人表示。
“我們以前很早期有投過一個項目,它里面有兩個合伙人,其中一個合伙人覺得另一個伙伴其實沒有盡全力,然后我跟他聊的時候,我就跟他說,那你就想辦法了,就證明他沒有盡全力,然后他并不愿意盡全力的話,他就是要離開,然后就想辦法每天去考評,每天記考勤,你什么來的什么時候走的?記上一星期,這是實際情況嗎?你就擺在這,然后去談明白”。
很多時候投資人會在意,創始人是否投入百分百的時間和精力來經營他投的項目。“他不能做著很多事情,我投的只是他做的N多事情當中的一個,這種情形我是不能接受的”,一位投資人談到,“創業的失敗率很高,你要判斷他能不能拒絕其他誘惑,愿意把自己的時間精力資金放到這個事情上,這本身就是一種承諾,如果他本身就有很多條退路,其實挑戰還是挺大的”。
而一些所謂的糾紛,通常是在早期投資方和創業者兩方都稀里糊涂的過去,一開始就沒有理清楚,沒做好約定,雙方有各自的想法,同時沒做好各自的工作,接著信任就會出現問題。當然故意欺騙那就是另外一番性質。
“對于投資人來說,我覺得可能最關鍵的事情其實不是在協議上的約定,我們會認為說真正最重要的事情是你和創始人在更深層次上,對于做這件事情的認可度、信任,以及對于業務的深入理解與溝通”,上述合伙人說,“而且你肯定是要持續的去做深度的投后服務,你才能真正了解這些事情的,天上也沒有那么容易掉的餡餅,不是你投個項目啥也不干,你就能賺錢的。另外,不管投資人還是企業還是兩口子,坦誠的、深入有效的、持續溝通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作者:大衛
芥末堆 記者
教育還有什么門道,悄悄告訴我吧
ID:wujianjie1991
總結:以上內容就是投資創業項目(400萬“融資”實為借款?教育創業者和投資人何以互嗆4年)詳細介紹,如果您對創業項目感興趣,可以咨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給您項目的反饋信息。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