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捷外賣(一年開了一千多家店,純外賣品牌的打怪升級之路 | 味捷餐飲),36創業加盟網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考:味捷外賣(一年開了一千多家店,純外賣品牌的打怪升級之路 | 味捷餐飲)。
陳建榮反思,外賣市場的調研還是要足夠細致,要保持理性對未來做出判斷,不能預期太高。這次反思,也讓陳建榮在之后的外賣紅利期期間保持清醒,讓味捷按照自己的節奏發展。
風來了
2012年開始的移動互聯網風潮,帶動了外賣APP的蜂擁出現。
外賣風口來得迅速而猛烈。百度外賣、美團外賣等背靠巨頭的玩家攜巨資進入。行業創業公司迅速涌現,餓了么成立五年獲得8輪融資,2016年4月完成一輪12.5億美元的融資后,其估值超過46億美元。美團也在2016年1月完成33億美元的E輪融資,估值超過180億美元。
神仙打架,凡人吃肉。這個定律在中國互聯網大戰中頻繁上演。競爭帶來的大幅度補貼,推動了外賣訂單的激增,也讓外賣行業迎來了紅利期。
陳建榮開始頻繁接待外賣平臺的高管。

2012年,餓了么殺入杭州市場,味捷也視為重點合作的對象。當時的餓了么杭州負責人在剛開始談判時,要求用“先付費、再上線”的模式,但這樣的模式并沒有得到陳建榮的認可。
當時味捷在杭州活得不錯,陳建榮手握主動權。
后來餓了么創始人張旭豪親自來談,以“先進駐,后付費”的方式才把味捷集團談妥了。之后,美團外賣崛起,聯合創始人王慧文親自來味捷進行調研,談合作。
2014、2015年的外賣平臺燒錢大戰中,味捷和大多數店鋪一樣,趁著紅利,賺取了來自線上的第一桶金。

味捷集團辦公室
在第三方配送平臺達達進入市場的時候,也花了大量的錢補貼市場。配送一單外賣的配送費最低只要一塊錢。
味捷原本搭建了自己的外賣團隊,在陳建榮看來,自己的外賣團隊配送的區域比較固定,因此效率更高。但是這個團隊需要比較嚴格的管理。
在味捷后期主要靠加盟店擴張的時候,加盟店往往很難管理自己的配送團隊。第三方配送平臺的興起,正好解決了這個問題。
乘著東風,2016年下半年到2017年下半年,一年的時間里味捷開了一千多家門店。到目前為止,門店已經超過兩千家。

味捷集團餐飲矩陣
紅利期也涌現出了大批的純外賣品牌。在紅利期結束后,大批品牌因為收入減少而哀鴻。
但陳建榮卻并沒有對此感到意外。他一開始就明白,燒錢大戰時期,收入是不合理的,不能把它當成常態,“一個外賣店鋪,一年賺個二三十萬很好了,之前一年五六十萬的收入是運氣好。”
沒有打響品牌和采購集中資源、降低成本的外賣店,開始出現倒閉潮。在陳建榮看來,這再正常不過。看似簡單的商業模型并不是那么輕易就可以做成。陳建榮告訴鋅財經,2017年,杭州新注冊餐飲商戶是4.6萬家,而這一年關店有4.5萬家。
他概括了后紅利時代餐飲品牌難玩的原因:
1.沒有精細化的運營理解;
2.沒有品牌意識和行業規范;
3.沒有產品定位的思考理解;
4.沒有清晰的商業模型,在外賣和堂食之間舉棋不定;
5.沒有有效的營銷手段;
6.沒有規模化集采的成本優勢。
陳建榮觀察到兩個行業趨勢,其一,像西貝這樣原本主打堂食的品牌,現在也越來越重視外賣。未來品牌店外賣將進一步擠掉小外賣店。
另外,陳建榮也發現,線上流量的增長變緩了,前兩年,外賣行業的增長速度超過100%,但今年開始沒那么快了。同時,線下的流量會回歸,阿里巴巴、京東等巨頭都在線下布局。
回歸線下,也是陳建榮2019年正在做的事。近期,味捷集團和陳八兩面館聯手在杭州開出了幾年第一家線下實體面館。

味捷集團和陳八兩合作的線下實體面館何文田
但現在做堂食生意,不同于十年前的傳統方式,將又是一條新的路,已經探索出來的模式不一定適用。在競爭已經很激烈的領域,陳建榮和團隊,又要像剛創業那樣,滿城地跑一趟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總結:以上內容就是味捷外賣(一年開了一千多家店,純外賣品牌的打怪升級之路 | 味捷餐飲)詳細介紹,如果您對創業項目感興趣,可以咨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給您項目的反饋信息。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