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多元化的社會中,“娘炮”一詞時常出現在大眾視野。“娘炮”通常用來形容男性行為、舉止、神態等方面呈現出傳統觀念中偏向女性化的特征。它并非是一個中性描述,往往帶有一定負面色彩。隨著時代發展,對男性形象有了更多元的認知,但“娘炮”概念仍引發諸多討論,背后涉及性別刻板印象、審美標準等多方面問題。下面我們來深入探討其內涵。
1、娘炮屬形容詞,意思是指在某些方面女性化的男性,帶有貶義性色彩。2017年中國婦女報發布性別歧視類禁用詞,娘炮一詞包括在列。
2、有關于“娘炮”現象的爭論,折射出一個很重要的話題,那就是性別角色刻板印象仍然在影響著我們。
3、性別角色刻板印象(gender-rolestereotype)是指人們對男性或女性的固有印象,有研究表明,在大多數文化中,勇敢、果斷、理性、冒險、自信、有擔當等一般都被歸于男性特征,而溫柔、細心、依賴等則很容易被歸于女性特征。社會以此為準則要求每個人,每個個體也會以此為準則衡量他己,這樣就會形成共有的性別角色特征。這些特征在社會化的過程中,通過家庭、學校、友伴、社會等渠道強化和傳遞。
4、在對性別氣質的傳統認知中,一般是所謂的男性氣質具有優勢,受到褒獎。具有男性氣質的女人往往被認為是英氣豪爽,但如果男人像女人,就是劣勢了。有個現象就是,當男性因為對方的外表而攻擊其娘炮時,女性往往會反擊說內在性格、行為舉止等如何如何才叫娘炮。這里展現出了一個特點,男性更傾向于從外貌形象方面入手,而女性在內在性格方面的刻板印象更重。
5、男女的確存在著先天生理上的性別差異,但更多的是后天刻板印象養成的惡性循環。在外貌上,男性與女性的第二性征、第一性征都客觀存在著巨大的差異。但化妝、穿衣、打扮等這些行為本身并沒有性別屬性。而言行舉止、性格愛好則完全屬于性別刻板印象行列。學會區分哪些是客觀存在的生理差異,哪些屬于社會附加的刻板印象是很重要的。
6、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有些人將客觀存在的生理差異(外在)當做刻板印象,把刻板印象(內在)當做先天性別差異是完全相反了。假如娘炮、男人婆、女漢子都只根據外貌評判的話,那自然沒有問題,但用男性化和女性化會更溫和一些。當然,也請同樣只限于外貌。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