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縣小吃是如何成功做到全國6萬加盟連鎖店的經驗之談,36創業加盟網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考:沙縣小吃是如何成功做到全國6萬加盟連鎖店的經驗之談。
沙縣小吃是如何成功做到全國6萬加盟連鎖店的經驗之談,沙縣小吃、黃燜雞米飯、蘭州拉面以及麻辣燙成為最火熱的四大“國民小吃”。
其中,源遠流長的沙縣小吃在全國門店數量超過6萬家,一度成為規模最大的餐飲小吃,然而,如今在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下,卻是各顧各的,靠低廉價格艱難求生?
1.來自小縣城的“平民奇跡”
1990年,沙縣開始進行舊城改造,多數人加入“標會”(指當地流行的一種民間融資,一個人叫標融資,幾個或十幾個人參與借錢)融資,或蓋房子、做生意,或賭博。
但到第二年,不少標會因為資金鏈斷裂而紛紛倒閉,很多沙縣人紛紛外出躲債。
到了外地之后,沙縣人為了將沙縣小吃發揚光大,便掛起“沙縣小吃”牌子,讓其離開路邊攤。
沙縣人民開起門店,擺上桌椅,掛上招牌,再輔以不錯的味道和親民的價格,在中國大大小小的街道上開枝散葉。
到了1997年,沙縣政府成立了沙縣小吃業發展領導小組,緊接著,沙縣小吃同業公會、沙縣小吃發展服務中心等機構也先后成立。
這三個機構分工協作,主要負責建立健全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激勵機制,推進沙縣小吃業發展。
自2006年開始,沙縣便積極推進小吃經營標準化工作,在各地培育沙縣小吃標準店、示范店。
沙縣政府開始加強管理,2008年成立沙縣小吃集團,納入連鎖經營,助推沙縣小吃轉型升級。
2016年,沙縣小吃從業人員已超過6萬,營業額超過60億,經營純收入超8億。一個20多萬人的小縣城,靠小吃在全國出了名。
2.沙縣小吃為什么能大獲成功?
沙縣小吃能獲得如此成功,除了政府支持,還有以下原因:
1)價格低廉
90年代,沙縣小吃的口號是:“一元進店,兩元吃飽,五元吃好”,后來物價飛漲,兩塊錢連袋泡面都買不起了,改成“一元進店,四元吃飽,八元吃好”,的確,如果要下館子,很難找到比沙縣小吃更便宜的店了。
2)符合人群期望
沙縣小吃的目標群體是主要是農民工,學生,低收入階層,他們吃飯,往往優先考慮價格,沙縣小吃低廉的價位能夠符合他們的期望。
別看一碗拌面才幾塊錢,是小本生意,要是積少成多,一天賣個幾百碗,也能掙很多錢。據調查,沙縣小吃的利潤可以占到營業額的50%甚至更高。
3)成本小,制作簡單
沙縣一尺店面都不大,一般三四十平米,開在人流量大的地方,比如學校附近、工廠門口,沒有很花哨的裝飾,非常樸素。一來可以降低成本,二來不會和目標顧客產生距離感,如果裝修的很高大上,一些顧客會誤以為花銷很高,甚至望而卻步。
其次是方法比較簡單,拌面、混沌、蒸餃、鴨腿、茶葉蛋……都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食物,不是什么高精尖的東西,就算沒讀過書,培訓一段時間,基本上就可以掌握,沙縣政府曾多次組織相關培訓。
第三是經營比較簡單,店鋪不大,夫妻二人就可以勝任,都不用雇人;生意忙不過來,從老家再拉幾個親戚入伙。累是累,但管的人不多,干幾個月,基本上就能熟悉整個流程。
3.遭遇消費升級,困難重重
目前沙縣小吃面臨消費升級的沖擊,在追求品質的大環境下原有的模式越來越行不通。
1)價格不再親民
沙縣小吃這幾年價格不斷走高,在二線城市一碗炒面、炒飯價格基本在12-13元左右。
味道沒改善,價格卻上漲,引來不少顧客的抱怨。
也正是因為這樣,沙縣小吃作為民工之友,原本占據優勢的價格因素現在也已經蕩然無存。
2)服務不規范,衛生狀況堪憂
衛生差,拉肚子等詞匯近年來似乎成為了沙縣小吃環境條件的代言詞。
作為“連鎖加盟店”,沙縣小吃的衛生環境分數遠低于快餐小吃類的其他餐館。
3)口味單調缺乏標準化,分散經營
沙縣小吃成名早,經過這些年的發展,特色菜品不增不減,市面上什么火爆賣什么,菜品亂七八糟花樣很多,湯就5-6種,7-8種,連面帶飯。對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沒有吸引力。
關鍵是幾乎所有的沙縣小吃都是這樣,管理水平與標準化管理、連鎖化運營、中央廚房支持等現代化連鎖經營理念相距太遠。
很多沙縣小吃門店開始嘗試轉型,新增菜品,環境變好等等措施。但同時也看到,大部分的沙縣老店依然保持原樣。
4)夫妻檔,店與店之間各自為政
雖然表面上沙縣小吃是在集團管理下授權“商標”,付費加盟,連鎖經營,但事實上基本只允許沙縣本地人和外地親戚經營。
維護品牌聲譽,靠的是老鄉和親友相互監督。店與店之間彼此獨立,甚至很多都沒到工商局報備。
據工商局統計,在北京1500家沙縣小吃門店中,只有不到800家是正式注冊的 。這是一盤沙子,即使有沙縣小吃集團的存在,但這只是一個空殼公司。
本想做成特許經營的模式,按照商業計劃書嚴格操作,有嚴格的質量、服務品質管控,計劃3年整合6千家門店,5年實現年營收500億元, 并謀求打包上市。
可5年過去了,沙縣小吃集團旗下的連鎖店僅有二十幾家左右,相比龐大的沙縣小吃店顯得微不足道。
沙縣小吃城
4.反思:快餐品牌為何難以做大
我國歷來享有“飲食王國”的美稱 ,各類新小吃、快餐層出不窮。
只是近年來所出現的就有雞蛋灌餅、土家燒餅等,可它們幾乎無一例外的都是在紅火過一陣后歸于沉寂,要么維持著一個較小的經營規模,要么干脆從市場上完全消失 。
究其原因在哪?
1)缺乏優秀的經營者
傳統觀念上,社會看輕餐飲行業。認為那只是雕蟲小技,不足掛齒,從事餐飲業、小吃經營的人社會地位不高。
在如此觀念影響下,我們看到從事小吃經營的許多是下崗人員、進城務工農民等。
由于沒有優秀企業家的進入,導致經營中的各類短視行為、缺乏借鑒基礎上的長遠規劃的事情經常發現。
這也就是為什么,沙縣小吃集團力推整合店面,規模標準化經營,卻遇到巨大無比的阻力。
2)普遍缺乏金融資源的支持
這類小吃的企業(一般都是作坊式小企業),經常被認為經營不穩定、風險大,銀行根本不愿意貸款。
因為大都面臨資金匱乏的問題,這類小企業在經營中急功近利,看中眼前的現金流,不愿冒風險改變、擴張也很好理解,但巨大市場潛力被浪費了。
反觀麥當勞,早在2005年位列全球500強企業第314名,美國50強企業第16名,銷售額近 200億美元。
但我們還是樂觀的相信,商業模式成熟之后,必然不會再出現像沙縣小吃、雞蛋灌餅這樣的悲劇商業案例,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像“西少爺肉夾饃”、“西貝”、“九毛九”走上規模化連鎖經營的道路。
總結:以上內容就是沙縣小吃是如何成功做到全國6萬加盟連鎖店的經驗之談詳細介紹,如果您對創業項目感興趣,可以咨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給您項目的反饋信息。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