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本投資(技術之一,善達資管 萬元小本投資),36創業加盟網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考:小本投資(技術之一,善達資管 萬元小本投資)。
善達資管萬元小本投資沒想到這個帖子這兩天這么火,謝謝大家點贊。
我一開始寫的時候,只是想通俗易懂的表述這些年自己看到的一些投資圈亂象,并沒有想到會有很多人看。現在自己看看,由于通俗,難免會有很多地方表述不嚴謹,說得不對的地方,也希望大家包容。
我沒有任何落井下石,胡亂揣摩王校長和萬達現狀的意思,也不是故意去引導輿論和八卦。事實上我一直很喜歡王校長,王校長對我來說其實算是業內大佬,無論他成功失敗,都不是我這個等級可以隨意點評的。也希望王校長可以早點解決眼前這點小問題,未來再有好的產品和戰隊,我也會一如既往支持的。
我說的創投一級市場的擊鼓傳花,并沒有指責王校長的意思,而是我認識的整個行業就是這個樣子,大家都想著把東西塞進上市公司,讓二級市場的韭菜去接盤,反而企業本身的盈利模式和現金流成了很不重要的東西,這就叫本末倒置。
說真的,作為一個從業者,是真的希望這個行業能夠回歸正軌,已經有太多的上市企業、股民、創業者、機構投資者在這場擊鼓傳花的游戲中受到傷害。
看著那么多上市公司一路狂跌的股價、上市公司報表中天量的商譽、被并購企業在對賭完成后屎一樣的業績、大股東那些還不出的股票質押融資、股民虧損的金錢、被各種回購承諾逼成老賴的創業者,我覺得這個行業所有的人都應該去反思,自己是不是求仁得仁,該去吞下這樣的苦果。
投資的本質,是大家共同去創造企業的未來。各方在企業發展中去承擔風險,本也無可厚非。只是我們不該一開始就去把別人都當韭菜,總想著下一輪套現離場。把創業玩成了抬升估值,擊鼓傳花的游戲。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跟炒球鞋那幫人又有什么區別。
我相信廣大的創業者,最初走上創業道路的時候,都是想過要做馬云馬化騰,真正為社會創造有價值的企業的;我也相信廣大的投資者,也想過要開發出明星項目,用資本陪伴著創業者一起成長,助力創業者創辦偉大企業的;廣大的上市公司老板,也肯定想過做大做強上市公司,與陪伴自己的中小股民一起致富的。
只是我們從什么時候開始,都變得只想著套現離場,抬高估值,天天變著法子去想怎么做局,怎么去割下一輪的韭菜了呢?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不再關心商業模式,不再關心企業管理,關心的只是那個XX是怎么做到X年XX倍退出的,那個套路我們能不能復制一下?
那些曾經叱咤風云的XX系資金們,那些精妙絕倫的并購案例,那些X布斯們,窮盡智慧,將一二級市場的套利玩法做到極致,這些年又有多少能善終離場的。
真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這真的是至理名言。
————————————————————
作為一個投資行業的從業人員,想借王思聰這個事情談談這些年的投資亂象,因為這種案例實在是太多了。
我看到很多公眾號和文章說,王思聰從5億賺到50億,是一個投資天才。這句話背后,其實是一個很大的偷換概念。很多人不明白,估值50億和賺到50億不是一個意思。
我敢打賭,從現金流角度來說,王思聰創設的很多明星公司,從來沒有真正賺到過錢。
舉個通俗的例子:
我從家里拿了1000萬成立了一個公司,我找到基金A拿1000萬來增資我的企業,投后估值1億(股權比例:我90%,基金A10%)。然后我就說我的股權值9000萬,我是一個投資天才,1000萬變成了9000萬。然后我就拿著這2000萬不斷導流做廣告,繼續把攤子鋪大。
過了半年,我和基金A又找到了基金B拿1億來增資,投后估值5億(股權比例變成:我72%,基金A8%,基金B20%),這個時候我就說我的股權值3.6億,我真是個投資天才,不到一年1000萬變3.6億了。基金A號稱1000萬變4000萬,然后到處做PPT去募資騙管理費了。
然后一年后我和基金A、B又去找到了基金C。。。
理論上只要不斷找到下家融資,這個游戲就可以無限玩下去。
那么問題來了,基金A、B、C憑什么把錢增資給我的公司?這里有兩種可能:
1.我的企業處于風口,大家都很認可我企業的發展前景,我用我強大的人格魅力和企業前景打動了他們。這種情況下,大家一起賭一把,愿賭服輸,贏了一起會所嫩模,輸了一起工地干活,不存在誰欠誰。
2.我跟基金A、B、C全都簽署了對賭協議,我約定公司5年內上市或者被并購退出,如果不能退出,我就按照他們的出資額加年化8%的收益回購他們的份額。基金A、B、C認可我的(或者我爸的)回購能力,所以放心把錢增資給了我。本質上,這是一筆筆打著股權增資旗號的融資借款。
我們敬愛的王校長(這個我是參考的新浪財經的報道),顯然屬于第二種情況。王思聰、樂視賈躍亭、ofo等,本質上玩的都是這樣一個游戲。
他們真的賺到錢了嗎?他們的企業真的值這么多錢嗎?
除非他們可以在基金ABC之后,再找到基金EDFG····然后把這個游戲永遠玩下去,不然只有兩種情況下,他們這個偉大的估值游戲才能真正兌現:
1.企業真的賺錢了,獲得了巨大的正向現金流,得到了真正的價值。
2.企業找到了最終的接盤俠,讓我和基金A、B、C在高估值的基礎上得到了退出,方法就比如說IPO上市、裝入上市公司、賣給孫宏斌等。說白了就是找到最后的接盤俠。
如果上面兩條路都走不通,那么就在找不到接盤俠,企業資金消耗殆盡后,這個游戲就會轟然倒地。創始人成了老賴或者下周回國,基金A、B、C后面的出資人血本無歸。
過去幾年,中國的創投圈基本就是這么個玩法。
這個事情唯一的意外是這樣的:王思聰他爸居然沒有回購能力。
————————————————————
我不是想八卦王思聰和萬達,我還是很喜歡王校長的,也很佩服所有的創業者。我只是想借王校長這個事情,談談自己對過去幾年資本市場的一些看法。
拋開王校長的身份不談,單說他的這些投資模式為什么出問題,本質問題是現在韭菜越來越少了,二級市場越來越不喜歡光講故事沒業績的公司(互聯網、新經濟、成長股等等等),導致一二級市場之間的套利空間越來越小。
前些年,中國創投市場的怪圈,最核心的原因是因為中國擁有全世界最好的韭菜,所有投資邏輯都是圍繞在二級市場退出。在2016年以前,中國A股市場對于所謂科創型、新經濟、互聯網企業的估值實在是太高了,百倍市夢率滿大街都是小本投資,什么狗屎包裝個高大上的概念都能往上市公司里裝,大家都在干忽悠式的重組并購,股價還愣是能蹭蹭蹭往上漲。所有人都想從這個高估值的市場中套利,所以那幾年來,大家都在搞什么并購基金、借殼上市、重大資產重組、中概股回歸,扯了半天其實就是利用中國二級市場韭菜的高估值套利。
二級市場在所有基金和創業者的嘴里叫做“退出通道”。所謂“退出通道”,翻譯成人話就是接盤俠的意思。
在這樣的背景下,你創業的公司本身能否盈利,有沒有可行的盈利模式,是一件很不重要的事情,真正重要的只有三件事情:
1.這家公司是否能講一個巨大的故事,把估值給講大;
2.有沒有退出通道(上市公司背書),能夠讓所有的投資者在最后變現離場;
3.有沒有回購能力,作為不能退出時的應急方案。
王思聰這類創業者很可能是各大投資基金最喜歡的類型,他的身上有三大優勢:
1.自帶退出通道。企業如果上不了市,大不了賣給萬達自己嘛。萬達背后這么多的上市企業,不就是最好的退出通道嗎?把熊貓TV賣給萬達影視小本投資,還不是順理成章嗎?
2.自帶回購能力。還有什么比首富兒子更強的回購能力保障嗎?
3.自帶流量。容易創造明星項目,容易尋找下一輪機構投資者,這樣一來我的估值也能水漲船高,說不定我還能蹭王思聰的流量,讓我的投資基金多發幾期,賺更多的管理費。
在機構投資者看來,投資王思聰,進可以高估值上市退出,退可以讓王思聰(他爸)回購份額賺取固定收益,過程中還可以賺一波免費流量,簡直是穩賺不賠的生意。
以我對同行的了解,我大概能猜出他們都是這么想的。
其實這個事情倒是給投資者上了一課,企業價值的本質就是企業未來現金流折現后的總和,這也是投資的本質。而我們似乎花了太多精力在估值、退出通道、回購能力這些邊角上,早已經本末倒置了。
現在還有幾個投資人敢說,自己是真的看好這個公司的未來現金流,而不是想做個估值游戲,讓二級市場的韭菜去接盤?
當所有人都想去割別人韭菜的時候,往往自己就成了韭菜。
在這個過程中,賺到錢的是這幾類人:
1.在15年以前創業,并且在15、16年那波牛市中賣給上市公司套利退出的。創業者和風投基金拿錢離場,留給上市公司一大堆的商譽;
2.在15、16年的高點,果斷賣掉上市公司,或者在二級市場瘋狂減持離場的上市公司大股東;
3.參與中概股私有化回歸,并且在市場高位成功借殼上市A股的;
4.在15、16年那會果斷投機一把離場的小散戶。
倒霉的是這幾類人:
1.看到別人吃肉,15年以后入場創業,企圖簡單復制上述套路,燒錢做大估值,裝入上市企業進行一二級市場套路,創業致富神話的;
2.上市公司大股東,在高點上,做股票質押融資,然后拿著股票質押融資得來的錢,進行一級市場投資,企圖把自己控制的上市企業當作退出通道套利的;
3.看到別人吃肉,東拼西湊花大價錢買了一個上市公司的殼,拿手上當套利的寶貝的;
4.簽了一大堆對賭回購協議去做海外中概股私有化,到現在也上不了市,砸在手里被資金成本拖到死的;
5.看到別的散戶15、16年那會賺錢,企圖去二級市場炒股搏一把的散戶。
賺錢的人已經離場,喝著紅酒摟著嫩模。倒霉的人守著一堆的商譽、下跌的股票、一大堆的金融機構借款,等待著下一個牛市的到來。
總結:以上內容就是小本投資(技術之一,善達資管 萬元小本投資)詳細介紹,如果您對創業項目感興趣,可以咨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給您項目的反饋信息。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