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教育(從中行原油寶事件看投資者教育),36創業加盟網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考:投資教育(從中行原油寶事件看投資者教育)。
2020年4月20日,WTI原油5月期貨合約CME官方結算價收報-37.63美元/桶,歷史上首次收于負值,在此時選擇交割的中國銀行原油寶撞上負值的槍口,引發多頭穿倉,部分客戶不僅本金賠光還要向銀行補齊高額賠款,并收到了中行的追債短信,不還債的話還要上信用失信名單,引起投資者與金融界的嘩然。
最近幾年顛覆傳統投資概念的事件越來越多,歐洲多國出現存款負利率,存款沒有利息還要付保管費;其中丹麥更出現貸款負利率,向銀行借100 萬元買房,不但不用付利息,一年后你只需還99.5萬元就可以了;而紐約原油期貨價格出現負數更讓人意外。
賣東西給買方還要貼錢,看似不可思議,其實類似的情況日常生活也可能會發生。你認為有價值的東西白送人家都不要,還要付一筆搬運費請別人來搬走。商品期貨價格=現貨價格+持有成本-便利收益,在合約到期日交割持有成本可忽略不計,便利收益是持有存貨會便于企業的生產或服務的連續性,在正常的情況下金額不大投資教育,而近期持有存貨的便利收益卻因為原油庫存已滿,實物交割無處存放而大大提高,超過已經處于歷史低點的現貨價格,再加上投機客的介入投資教育,導致4月20日期貨收盤價格成為負數,創造歷史記錄!
中國銀行把原油寶當做理財產品賣給沒有足夠期貨知識的一般大眾,主要是在銀行買原油寶的門檻較低,沒有要求必須是有投資實力與風險意識的合格投資者,也不像期貨公司的客戶需經過相關知識測試才可開戶,在疫情導致油價走低時吸引銀行客戶抄底。而一般大眾把原油寶視同與在市場行之有年的紙黃金一樣的“紙原油”,認為最壞的情況下可以設定20%或50%停損出場。
不管是銀行與客戶都未考慮到交割日特有的逼倉風險,也沒有注意到紐約商品交易所已經在幾天前允許交易價格達到負數的規定,才造成這次的悲劇。以往在投資人風險認知書中,“投資人了解在最壞的情況下,投入本金有可能完全損失的風險”,經過此次事件以后恐怕也要改寫了!
本文暫不討論中行原油寶事件的責任歸屬,而是由此事件引發的投資者教育問題。根據監管單位對投資者教育的相關文件及規劃,投資者教育的兩大重點,一是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對不同風險屬性的投資者配置適合其風險承受能力的產品;二是對銷售的金融產品,進行產品的風險提示。
監管單位還按照銀行、證券、期貨等行業類別,創業版、科創版與股指期貨等市場類別,分別設立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指引與風險揭示書必備條款,并設定合格投資者的門檻。
然而中行石油寶事件仍顯示,目前的投資者教育不管是對投資人的固有觀念與產品銷售機構對風險的認識,都有不足的地方。尤其是疫情期間的線上交易,只要在線上勾選幾個選項就來判定客戶的風險屬性,沒有詳細了解客戶的個人背景與既有的投資知識就推薦產品,過于簡單粗暴。
投資者教育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內容。
1.投資決策流程教育
投資決策流程就是對投資產品和服務做出選擇的行為或過程,它是整個投資者教育體系的基礎。
首先要根據家庭生命周期設定各階段的理財目標,配合目前家庭財務情況與現金流,設定可運用資金的金額、可運用的期限,以及整筆投資或基金定投等投資方式。
同時要對影響金融市場的宏觀經濟因素有一個基礎的了解,對各項投資工具的報酬與風險特性有一定的認識,為投資前的準備打下基礎。
2.資產配置教育
資產配置教育即指導投資者對個人資產進行科學且適合自己情況的配置。基本原理是將資產分配在不同風險但相關性較低的投資工具上來分散風險。
如考慮流動性需求配置保本且變現性高的貨幣基金,考慮收益性需求配置債券型基金,考慮長期增長性需求配置股票型基金。貨幣、債權、股票的投資組合配置的比例與投資人的年齡、資金額大小、可接受本金損失的風險有關。
也可以將一部分資產配置海外或QDII的產品。資產配置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根據家庭生命周期與風險承受能力的變化做適時的調整。
3.投資者權益保護教育
權益保護教育即號召投資者,為改變其投資決策的社會和市場環境,主動參與保護自身權益。這不僅是市場化的要求,也是公平原則在投資者教育領域中的體現。投資者權益保護是營造一個公正的政治、經濟、法律環境,在此環境下,每個投資者在受到欺詐或不公平待遇時都能得到充分的法律救助。
投資者需要了解證券、金融、保險相關法規來保護自己的權益。針對投資者進行的風險教育、風險提示以及為投資者維權提供的有關服務,已經成為各國開展投資者教育的重要內容。
投資者教育屬于準公共財產品,具有較強的基礎性與公益性,在發達國家多由監管單位或非營利性機構負責。
如美國財政部設有金融教育辦公室與金融基礎知識教育委員會作為總指導,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與證券交易所在其網站上提供了大量的投資者基本知識與投資者權益保護指南,并在各地舉辦投資者見面會與投資者直接溝通。美國消費者協會與投資人協會也會開設免費課程或咨詢,此外也將基本金融知識教育納入到中小學的教育中。
英國由金融服務局指導投資者教育,將其提升到國家戰略發展高度,提供財力支持,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日本由證券業協會與東京交易所開展投資者教育,不定期舉辦研討會與免費培訓班,并對初中以上的學生進行經濟、證券市場和基本資產管理知識等方面的教育。
中國在2006年開始就陸續頒布對各市場或產品的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制度,證監會、證交所、證券業協會與投資者保護基金會也積極推動投資者教育手冊與網站宣傳,但最后的落實還是要放在銷售金融產品的財富管理機構上。
將投資者教育的責任交給產品銷售部門,很難完全避免利益沖突。財富機構如果過度追求自身規模與效益,放松了潛在銷售對象和銷售產品適當性匹配的原則與風險警示,是對于投資者的不負責任。
目前財富管理機構主要在一對一的咨詢中教育投資者,如發達國家一樣將投資者教育扎根在初中以上的學校教育中,讓投資者有一定的基礎知識來降低投資者與財富機構間的信息不對稱,同時加強財富管理從業者的職業道德監管,是往后投資者教育發展的方向。
總結:以上內容就是投資教育(從中行原油寶事件看投資者教育)詳細介紹,如果您對創業項目感興趣,可以咨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給您項目的反饋信息。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