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錢的行業(中國未來的賺錢行業有哪些?),36創業加盟網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考:賺錢的行業(中國未來的賺錢行業有哪些?)。
1.了解社會、適應社會
今天來聽課的人,我看你們都很年輕。在你們年輕的這個階段,有一個任務就是要了解和適應社會。
我經常跟年輕人講讀書有一個危險,就是一口氣讀到博士,從高中、本科到研究生再到博士,一口氣讀下來,是不好的。等你博士畢業,基本上也在30歲附近了,你在書本和校園里一呆就呆了30年,想想看,你對社會還能有多少認識?你的視野已經局限在你所攻讀的專業領域了,等你畢業時都不知道自己適不適合干這行。這是很可怕的。
讀書要讀讀停停、停停讀讀,我自己是無意中這樣讀過來的。本科畢業后我去工作了兩年,工作兩年后我覺得不滿意,然后就去考了南京大學的研究生,研究生畢業后去深圳工作了幾年,然后去芝加哥留學了解了解美國,最后又到人民大學讀了博士,最終了卻了自己的學歷心愿。
讀讀停停、停停讀讀的過程,使我兩邊不耽誤,一邊是增長知識、解決學歷,一邊是了解社會、了解職業。根據對社會對職業的了解,來調整和補充自己的學習。
當然,我這個觀點,是針對文科說的。如果你學的是理工科,那就另說,比如學醫的、搞科研的,你需要碩博連讀,需要持續呆在實驗室不受外界干擾,否則你很難在本專業里有突破和發展。
另外,我也希望大家大學畢業后不要選擇留校工作,因為留校工作往往也就意味著你一輩子都要待在校園里,一生都走不出校門,那你還怎么去了解這個社會、了解其他職業?
所以,職場的第一個十年,哪怕你沒升官、沒發財甚至好像什么都沒做成,但只要你明白了原來社會就是這么回事兒,知道了該怎么在這里面混,發現了原來還有這樣的行業能讓你在里面干,那你這個十年就不算白過,你做了你應該做的事,我覺得這也是年輕人第一個十年應該完成的剛性任務。
2.認識自己、調整自己、修理自己、磨煉自己
認識自己、調整自己、修理自己、磨煉自己,這幾個字的道理大家都懂,但要真正做到,卻需要用一生的時間。我已經是一個50幾歲的人了,現在還經常修理自己,因為我經常能發現自己的毛病,而且有些毛病很頑固,修理了十年都沒修理過來。
我有個非常好的企業家朋友,云南人,成就很大也非常有境界,他抽煙抽的厲害。有一次我說,你抽那么多煙干嗎?戒了它吧。他不說話,我說你戒不了吧!他說我就沒想戒,我想開了,想抽就抽吧,人生就這么活吧。他說,想戒怎么會戒不了?一個男人,如果連煙都戒不了,還能干成啥事?這句話給我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連煙都戒不掉,連游戲都戒不掉,連熬夜都戒不掉,連懶散都戒不掉,就這么一些很簡單的事都做不到,那還談什么追求成功?
但事實上,這些小事,確實很不容易做到。認識自己、調整自己和修理自己是非常難的事,比了解社會都難。如果你在調整自己、管理自己方面不當真,放任自己,那你就少扯談什么人生追求和成功了。喜歡打游戲你就打吧,愿意喝王者農藥就喝吧,總是懶散就由著自己的性子懶散去吧,玩一輩子玩到死拉倒。如果你真的是這么選擇了,倒是可以,你想明白你的人生就是要這樣,那沒什么好說的。
所以,我希望大家在探討成功前,首先要想一想該如何管理自己。李嘉誠說,很多人的人生失敗,本質上是自我管理上的失敗造成的。養成自我管理的習慣,是職場第一個十年的重要任務。
3.補課、補證、補學歷
第一,你要補課,補你的知識。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個感覺,發現自己大學學的知識在工作中基本沒用,一方面可能是你沒有從事與本專業相關的工作,另一方面是大學教學的知識跟實踐脫節太遠,所以工作后的第一個十年,需要補課,一定要把自己在職場能用的著的一系列專業、行業知識補上去。
第二,要補證。你想從事的職業都需要哪些證書,做律師要考司法考試,做會計師要考CPA,想從事基金業就要考基金從業資格,想做投行就要考保薦代表人,職場的前幾年要把工作所需的證書補上。
第三,補學歷。如果你的行業入門學歷門檻很高,非要985碩士以上學歷,那你就要考985碩士,甚至要考博士,當然學習的過程中也不要忘了你所需要的職業技能。
4.建立良好的工作生活形態
最后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就是工作十年左右時間,35歲之前,你要盡量解決基本生活問題,要有位子(職務)、票子(收入)、房子、車子,建立工作、婚姻和家庭生活的基本形態。職場的第一個十年,在經濟收入上,你最好要實現收支上的大體平衡,不要過度負債,否則債務和供房的壓力,會讓你變得急功近利,急于成功,心態和精神都可能變得扭曲。
總之,了解社會,修理自己,補課補證,位子票子,這4個方面的問題,是職場的第一個十年、大約35歲之前必須解決的。
人的一生有3次機會
最近的一次在2019年
我先講一個人,他叫周金濤,中信建投的首席經濟學家,他在2015年12月份做過一場演講,2016年3月又在上海清算所重新講了12月那場演講的PPT,后來整理成了一篇著名的文章,叫做“人生就是一場康波”。
這篇文章的觀點后來紅遍了整個資本市場,為什么?因為他的觀點和預言,特別明確、鋒利,而且都被后來發生的事實驗證了,讓人很震撼。
所謂康波,是前蘇聯經濟學家康德拉季耶夫在1925年提出的一個世界經濟運動長周期規律,經濟學上稱為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康波理論認為: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體系是以45-60年作為一個周期而循環波動的,隨著生產和科技的演進,經濟趨勢通常會在45-60年的時間內發生一次由興到衰的轉變。具體的理論在這里我們就不展開了,大家只要知道這是一個非常經典的宏觀經濟理論或者說一個分析方法就行了。
周金濤作為經濟學家,對康波周期很有領悟和心得,他把這個理論應用在分析世界經濟和中國經濟當中。在2015年12月的那次演講中,他說我們處在這樣的一個60年康波周期當中:1982-1990年是回升期;1991-2004年為繁榮期;2004-2015年是衰退期;2015年之后就進入到了本次康波的蕭條期,這個階段將會持續到2025年,也就是說未來十年,我們注定將在蕭條中度過。在這個蕭條期,房地產會轉跌、互聯網+的熱潮會退去、全球資產價格全面回落。一個個都應驗了。
2015年底,周金濤的原話,他說未來的4年里,2016年將是最好的年景,2018年到2019年將是康波周期的萬劫不復之年,是六十年中最差的。現在就是2019年了,我們接下來面臨的挑戰可想而知。他說:“一個康波周期是60年,而每隔20年卻會出現一個波動性的轉折點,所以從我們工作開始算起,人的一生只有三次機會,只要抓住其中一次機會,至少可以成為中產,如果一次機會也沒抓住,那么變富無望,終生貧窮。”
他說最近的3次機會是:
第一次機會是2008年,如果你在那時候買股票、買地產,現在肯定很富裕。
第二次是2019年,就是今年,因為今年會是歷史上最低的低點,今年下半年所有的資產都有可能觸底反彈。我們現在看到了春節過后股票也開始暴漲了,這也是一個明顯的跡象。
第三次是在2030年附近。
根據周金濤的觀點,在座的各位,三次機會中你們還能趕上兩次,2019年和2030年附近。我希望你們都能抓住這個機會。
今年春節后,股市開始活躍,大家又蠢蠢欲動,做起了發財夢,想抓住2019年的這次機會。很多人都希望我講講怎么看今年的股市。雖然這個點上我不方便說這個話題,但既然你們來了,我還是要告訴你們,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否則冒然入市,結果很可能就是“親人兩行淚”。
告訴你們個事實,如果你不是職業做證券的人,不是從事投資職業的人,你想通過炒股票賺錢,贏的概率很難超過20%,輸的概率80%以上,不管行情好壞,你炒股票大概率是虧錢的,要不然怎么叫你“韭菜”?統計規律逃不出二八定律,炒股票,20%的人可能掙錢,80%的人要虧錢。你會是那20%嗎?你指望一個80%概率要虧錢的事來讓你發財致富嗎?
大家別忘了周金濤是證券公司的首席經濟學家,他的服務對象,是機構投資者、職業投資者。你如果不是職業投資者,他所說的機會對你的適用性,你就要小心,應用之妙,存乎于心。
房價會大跌嗎?或者繼續漲?
錢和房子,是我們大多數人的一生中兩個無法逃避的剛性需求,我稱之為兩個硬核剛需。錢的背后是金融問題,而房子的背后是房地產問題。我接下來就跟大家聊聊金融和房地產。
中國的金融和房地產,大趨勢怎么看?
1.什么是金融?
首先講個笑話,說有個人在美國上大學,選課時發現一門課叫“選擇與未來”,便果斷的選擇了它,希望通過這門課來學習些人生的經驗和智慧,指導自己的未來選擇。然而上課后他發現不知所云,一點也聽不懂,最主要的是老師講的話題跟人生話題一點都不沾邊。
為什么?因為這門課叫《Option and Future》,翻譯過來是《期權與期貨》,這是一門金融課程而不是什么選擇與未來。他不懂金融專業術語,所以弄出了這樣一個笑話。
總結:以上內容就是賺錢的行業(中國未來的賺錢行業有哪些?)詳細介紹,如果您對創業項目感興趣,可以咨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給您項目的反饋信息。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