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加盟(瑞幸局中人:為何無人感到“大廈”將傾?),36創業加盟網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考:瑞幸咖啡加盟(瑞幸局中人:為何無人感到“大廈”將傾?)。
趁短視頻東風轉型的“創投網紅”——天使灣創投合伙人葉東東曾拍抖音表示:瑞幸上市是資本意志階段性的成功,遠沒有達到企業創業的成功。瑞幸選擇對標星巴克是障眼法,未來企業要講什么樣的故事,還需要職業經理人團隊打造。
在瑞幸上市后極速攀升至巔峰的125億美金后,這段冷靜分析被淹沒在一篇贊美聲中。直到瑞幸自曝出22億交易造假后,很多人才恍然發現,瑞幸的泡沫如此虛幻。
有分析人士認為,一切都源于蒙眼狂奔的瑞幸,一刻也沒有放棄打造自己的故事,漂亮的成績迷惑了大眾的視線。
瑞幸確實一直在拓展自己的邊界:2019年4月,瑞幸發布奶茶品牌小鹿茶,以加盟模式迅速在全國鋪開;2020年1月,又推出無人咖啡機“瑞即購”和無人售賣機“瑞劃算”,試圖再掀起無人零售風口;最近的3月末,瑞幸咖啡App甚至還上線了數碼、日化等潮品,瑞幸有意打造新零售平臺。
在一系列造風措施的情況下,瑞幸18個月火速IPO,上市后又進行了超過11億美金的增發和發行可轉債。一片大好形勢下,瑞幸高管、員工、供應鏈以及合伙伙伴,都沒有察覺出瑞幸的交易異常,甚至當資本市場開始討論可能面臨退市破產時,大家也并沒有感覺到“大廈”將傾。
Tech星球采訪了瑞幸各個業務線上的“局內人”,試圖還原瑞幸“大廈”內部的真實情況。
“瑞幸的物資消耗一直在猛增”
李明,杭州庫存管理員
我2018年畢業,入職的第一家公司就是瑞幸。當時不了解瑞幸,也是在就職期間慢慢了解到,這家公司還是有些神奇色彩。
杭州算是業務拓展很快的城市,從2018年到2019年,應該是從40多家門店,擴張到200多家門店。我算瑞幸杭州的早期員工之一,供職倉儲供應鏈部門。我們的業務就是每天和杭州市區內的區域經理和店長,溝通協調原料供應的問題。
我們流程是前端需求決定后端管理,比如哪些店鋪說缺乏哪種原料,我們會提前統計,然后對庫存進行管理,進行訂單和配貨。我們主要負責庫存這一塊,采購是另一套體系,總部有專人負責。
瑞幸咖啡雖然是直營,但是其中很多環節都是外包,比如店內的大部分員工,以及冷鏈配送。這里重點提及下冷鏈環節,我們給他們每日的訂單數據后,他們會分揀物資后配送。比如,瑞幸有8種蛋糕,他們的員工需要分揀出給每個店的配額。
我知道的情況是,他們分揀一個蛋糕就要5毛錢,一天大概能夠分揀出4000個。一個人干三天,就相當于我們的工資。我們當時工資也就5000多元,實際上內心還是頗有微詞。為什么分揀這個活,定這么高的單價,我們也是無從得知。
另一方面,在我看來,就是倉庫成本比較高。應該是當時談的價格比較高,價格應該比行業均價高了20%左右,這也可能是瑞幸為了搶位置。
從我們看來,一兩個環節成本比較高,倒也沒有影響大局。畢竟瑞幸的整個供應鏈體系還是比較先進的。從物料控制來看,各種環節還是卡的比較嚴,不太容易出水分。
比如瑞幸做一杯什么樣的飲料,都有比較嚴格的配方。所以我們的后臺與內置公式,能夠根據賣出的杯數,也能計算出大體的物資消耗數據。具體銷售數據我看不到,但是我記得,基本杭州一個月要消耗8000箱牛奶。
我們是4月份做3月份的物料成本核算,財務什么時候給供應商打款不知道。反正這方面沒聽說有什么問題。我是覺得整個業務發展的非常快,還是在里面得到不少成長。
記憶最深刻的事情,是每個月要去冷庫核算庫存,現場零下20多度核對數據。然后最開心的是,2018年“十一”的時候,我在公司一直加班,算上那個月的基本薪資,我的月收入過萬了。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月薪過萬。
最近知道瑞幸交易造假案,實際上我們對這些員工并沒有感知,店面的物料需求一直在增長,前端的銷售數據沒想到造了這么大的假。
“加盟瑞幸前深度調研了半年”
白鋒,瑞幸咖啡合伙人
我是浙江一個三四線城市的個體戶,從2016年開始做了4年茶飲行業。2019年4月,我開始觀察研究瑞幸咖啡。
此前一直看好瑞幸咖啡,畢竟“平民版星巴克”還是有很大市場需求的。尤其在我們這種城市,喝得起星巴克的人不算多。而加盟瑞幸咖啡的機遇,則來自于2019年9月,他們推出了合伙人模式。
北京和廈門都在舉行宣講會,我去聽了,以我比較資深的行業經驗看,瑞幸的加盟機制還是比較厚道。咖啡、制冰機等設備價格和原料都比較合理,畢竟很多設備我也知道行業價格,當時我就報名加盟了。
后來經過面試,他們認為我經驗比較豐富,地區也符合加盟的條件。他們還給我看當地的數據熱力圖,我也覺得當地還比較有機會,就毫不猶豫加入了。
很多人加盟的是瑞幸的快捷店,我加盟的是B類店,有一定的消費體驗功能。整個店成本都下來在50萬元左右,瑞幸提供所有的設備、椅子以及收銀機等。他們各方面要求,比其他的加盟商更嚴格一點。
我這兩天店鋪就要開業,沒想到突然爆出交易數據造假這種事情。我也沒問瑞幸的人怎么回事,因為我覺得店都要開了,也沒有回頭路,二是覺得瑞幸咖啡全國四五千家店,一時半會也不會倒閉。
我聽說有的合伙人一下加盟了兩家,一家已經支付了12萬,一家已經支付了5.5萬,還要不要投下去很猶豫;另一個則直接退款了,能退款也說明瑞幸目前的業務運轉正常。
我沒加盟小鹿茶,還是覺得瑞幸這個牌子知名度高一點。另外,我預計以后瑞幸咖啡店,也會允許賣小鹿茶奶茶,這樣會提高單店的銷量,1.8折優惠卷也會少一點,瑞幸估計會停止快速擴張的腳步。
我這邊開的是街邊店,但是店鋪租金成本不太高。店員目前也正在招募,網上看了瑞幸財務造假的新聞,其實線下感覺沒啥變化。
“寶沃模式從一開始就是Hard模式”
王坤,寶沃新零售店長
我以前在合肥待了7年,因為加盟神州才來到的廣州。我覺得神州給我的命運發展帶來了很多改變。
一開始知道的是瑞幸咖啡,寶沃這個品牌去年才知道。當時不太理解這個模式,直到后來才慢慢理解董事長陸正耀,他玩的“新零售”理念。
寶沃也是借鑒了瑞幸咖啡的打法,整體收購寶沃汽車后,執行“百城千店”計劃,將寶沃汽車新零售店迅速拓展到全國主要城市,想要顛覆4S店,所有打法也有獨創性。
首先,就和瑞幸咖啡店一樣,著力省去4S店動輒上千平米的門店面積,我們是小店+集中庫存的模式。通過大幅度提升新零售店的區域密集度,加強對消費者人群的影響力。這樣對于加盟商來說,就不需要至少幾百萬的啟動資金,我覺得一個小門店50萬就夠吧。
另外,宣傳方式也特別“創新”。去年神州租車上線了3萬臺寶沃車,宣傳效果是廣告的6倍。我們也會在抖音、火山小視頻,以及分眾上密集投放廣告。抖音上著名的虎哥說車,也是我們的代言人。而且,也會用微信投放LBS廣告,這套打法在瑞幸咖啡上已經比較成熟。
2019年末,寶沃新零售,在全國開了500多家店,速度肯定沒有瑞幸咖啡速度快。我們地區旗艦店2019年10月開店的,前幾個月每月才賣10多輛車,本想著等后續宣傳發力,屆時期待銷售量會起來。
但我們也知道,買車并不是像買咖啡一樣,是一個很容易決策的事情,買車也不是高頻消費,瑞幸能去顛覆星巴克,我們想顛覆4S店還需要時間。
誰都沒有想到,2020年發生了疫情,更沒想到瑞幸咖啡發生了數據造假事件。當天新聞出來,就在我們這傳播開了,我倒是沒大反應,就在等老板怎么表態,或者股市那面有什么說法。
現在我能和你說的是,我們只是同一個老板,旗下業務不同的,只是打法相似吧。
“瑞幸咖啡符合投資預期但風險高”
賈一,投資人、金融研究人士
2018年,我在深圳從事投資工作,當時辦公樓電梯里全是瑞幸咖啡的廣告。雖然我不喝咖啡,但每天看新聞熱點和廣告多了,也產生了興趣。正好有朋友公司樓下有一家瑞幸咖啡的門店,雖然店面很小,但也有幾個座位。
當年我們看到國內有很多咖啡品牌,比如連咖啡、咖啡之翼、汽車咖啡等,但這幾家咖啡品牌,地域性很強,很難真正跑出來。看到瑞幸咖啡后,我們覺得瑞幸可能會有機會跑出來。
對瑞幸咖啡產生興趣后,我們就想去門店調查下實際情況,再決定是否投資。當時朋友公司樓下瑞幸咖啡的旁邊,正好還有一家星巴克,我們就做了對比盡調。
由于瑞幸咖啡的門店在商務區的辦公樓一樓瑞幸咖啡加盟,晚上基本沒人,所以我們團隊早上九點就去蹲守門店,一直到下午五六點才走,重點關注這段時間內的門店情況。
因為門店座位很少,我們怕影響盡調結果,所以沒有坐在門店里面,而是買了咖啡,站在門口看情況。值得注意的是,當時瑞幸還沒有開啟瘋狂補貼的模式,所以我們是全價買的咖啡,一杯咖啡價格不到30元,比星巴克便宜一點。
當時做得盡調,是盡可能在有限的條線下做詳細,我們重點關注幾點內容:產品,門店人流量,咖啡價格、口味、服務質量,以及衛生情況等,主要關注價格和人流量。
總結:以上內容就是瑞幸咖啡加盟(瑞幸局中人:為何無人感到“大廈”將傾?)詳細介紹,如果您對創業項目感興趣,可以咨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給您項目的反饋信息。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