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
咨詢
在浩如煙海的古代文化中,“不亦惑乎”這樣的話語雖簡短,卻蘊含著獨特深意。它常出現在一些經典古籍里,引發人們的思考。很多人好奇“不亦惑乎”究竟是什么意思。簡單來說,它帶有一種反問語氣,表達“不是很糊涂嗎”之意。下面,就讓我們深入探究其背后的文化內涵與使用場景,感受古人言語中的智慧與思辨。
1、不亦惑乎翻譯:
不是很糊涂嗎!
2、原文:《楚人涉江》
【作者】佚名【朝代】先秦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3、翻譯:
楚國有個渡江的人,他的劍從船中掉到水里。他急忙在船邊上用劍在掉下劍的地方做了記號,說:“這兒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這個楚國人)從他刻記號的地方下水尋找劍。船已經航行了,但是劍沒有行進,像這樣尋找劍,不是很糊涂嗎!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