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克拉美(每克拉美“量販式”擴張困局),36創業加盟網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考:每克拉美(每克拉美“量販式”擴張困局)。
每克拉美增收不增利
每克拉美成立于2010年,并于2014年被赫美集團收購。在收購每克拉美之前,赫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赫美集團”)的主營業務為電能表的制造和銷售。在每克拉美并表后,赫美集團的主營業務逐步轉型為鉆石珠寶的設計及銷售。
《紅周刊》記者了解到,赫美集團在收購每克拉美時曾簽訂了業績承諾補償協議,雙方約定,每克拉美在2014年至2016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分別不少于4745.28萬元、6635.92萬元和8491.51萬元。而從每克拉美被收購之后的實際經營情況來看,2014年至2016年每克拉美均實現了業績承諾——2014年至2016年,每克拉美實現扣非凈利潤分別為4852.78萬元、10540.62萬元和9256.39萬元。(見表1)
表一:2014年至2016年,每克拉美業績承諾完成情況
不過,業績承諾的完成并不意味著每克拉美盈利能力能夠持續下去。雖然每克拉美實現了業績承諾,但據赫美集團2016年財報數據,每克拉美在去年實現營業收入11.99億元、同比增長約42.14%的同時,其扣非凈利潤不僅沒有增長,反而由1.05億元下滑至0.93億元,這種“增收不增利”的現象意味著每克拉美的實際盈利能力開始下滑。(見表2)
表二:赫美集團營業收入構成一覽
《紅周刊》記者翻閱赫美集團去年財報發現,雖然鉆石首飾業務相較2015年66.84%的主營業務占比有所下降,但依舊占據了赫美集團業務發展的“半邊天”。如果每克拉美盈利能力在未來持續下滑,毫無疑問將拖累上市公司的業績表現。另外,考慮到去年作為原股東盈利承諾的最后一年,每克拉美就已經出現了實際盈利能力下滑的跡象,那么,在今年沒有業績承諾約束的情況下,每克拉美的盈利能力是否會止跌回升?
今年第一季度,赫美集團實現營業收入7.81億元,同比增長110.37%;凈利潤為1552.02萬元,同比下降23.36%。公司介紹稱,營收增長的主要原因是每克拉美、智能電表業績增長;凈利下滑則被歸結為4號廠房拆除導致營業外支出增加。赫美集團預計,今年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變動幅度在-19.86%至8.99%之間,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變動區間7500萬元至10200萬元。
通過赫美集團今年一季度的表現以及上半年業績預計,營收占比超過五成的每克拉美在上半年的業績表現并沒有明顯回升的趨勢,對集團的利潤增長的貢獻最多為個位數。
“量販式”大賣場
雖然每克拉美的盈利能力呈持平或下滑趨勢,但赫美集團似乎對公司鉆石業務的未來發展充滿了期待。在4月28日披露的一季報中,赫美集團就表示要對每克拉美進行業務轉型,“以銷售克拉級以上鉆石為主進行產品升級”。
而為了更加直觀地了解每克拉美鉆石業務的經營情況,7月12日,《紅周刊》記者以消費者身份先后走訪了愛琴海、銀座商城、豐聯廣場和悠唐廣場等北京多家大型購物中心。通過走訪,《紅周刊》記者發現,每克拉美的鉆石售價要遠低于市面上的其他鉆石品牌。其中以VS和SI兩種常見等級的鉆戒產品為例,每克拉美的產品售價不僅遠低于IDO等國內高端品牌,就是相較于周大福、潮宏基(002345)等中端品牌,每克拉美也有較大的價格差距空間。
在各大購物中心的周大福珠寶店中記者看到,其30分(0.3克拉)大小的鉆石售價幾乎都在2萬元以上,而每克拉美則會便宜很多,在位于愛琴海和豐聯廣場的兩家每克拉美店中,記者甚至還看到了售價不足萬元的同樣大小的鉆戒。對此,每克拉美豐聯廣場店內的工作人員對《紅周刊》記者表示:“每克拉美的鉆石售價在同行業中較為低廉,如果拿出同等品質的鉆石價格作比較的話,別說與IDO等國內高端品牌,就是和周大福等品牌比起來,每克拉美的售價也至少會低上40%至50%左右。”
有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每克拉美與其他品牌的鉆石在價格上出現差異的原因主要是兩者在銷售模式上的不同。“每克拉美的定位是鉆石商場,并沒有自己的產品,作為賣場,每克拉美柜臺中的鉆石全都來自其他品牌”。
這與每克拉美的官方說法較為接近。當《紅周刊》記者隨后以投資者身份致電赫美集團問及每克拉美的產品售價及定位問題時,赫美集團人士坦言,每克拉美最初的定位就是鉆石大賣場,由于銷售模式的不同,店內鉆石會比行業內的其他品牌有一定的價格優勢。
赫美集團人士同時表示:“每克拉美現在并不僅僅把鉆石定義為在婚慶場合才會出現的奢侈品,而是希望在賦予鉆石產品更多的設計理念的同時,讓鉆石成為更多年輕人日常生活中所佩戴的飾品。”因此,每克拉美的這種面向更多消費群體的“去奢侈品化”,也是導致每克拉美鉆石產品價格相對較低的原因之一。
如今,每克拉美開始升級其產品,“低價”做主流的打算躍然紙上。但無論是在品牌還是在渠道方面,每克拉美還有很多“美中不足”的地方。
停滯的門店擴張計劃
每克拉美在2010年創立之初就“跑馬圈地”,鋪設門店。資料顯示,2010年12月18日,每克拉美北京大鐘寺中坤廣場店正式開業,標志著每克拉美踏上連鎖擴張之路;而隨著2011年7月16日北京翠微路凱德MALL店正式開業,每克拉美完成了北京市場三角布局。
從北京輻射全國,每克拉美隨后全面提速在全國的布局。2015年6月,每克拉美總裁郝毅在接受媒體訪問時曾透露每克拉美的開店規劃,他當時表示:“每克拉美將在2015年繼續拓展門店,新店將包括5到6家直營店和10余家加盟店。”彼時,每克拉美在全國范圍內的門店數量約有20多家,也就是說,2015年一年時間里,每克拉美的開店數量將追平過去5年的總量。而為了實現這一計劃,每克拉美也借機宣布推出“超級合伙人”計劃,開放加盟。在郝毅看來,未來每克拉美加盟店數量將占到總數的50%。
不過,也恰恰是在每克拉美快速進軍全國的2015年,每克拉美的門店擴張計劃初現隱憂。
《紅周刊》記者了解到,就在郝毅接受媒體專訪一個月后的7月17日每克拉美,濟南當地媒體就報道稱,包括位于和諧廣場的總店在內,每克拉美總共在濟南開設的兩家門店均“閉門謝客”,對此,文章質疑每克拉美在濟南的門店拓展“步子邁得太大”。
其實,每克拉美不僅在濟南的擴張陷入停滯,其進軍全國的設想也遭遇現實沖擊。如今,當記者再次登錄每克拉美官方網站后發現,每克拉美目前在全國范圍內的門店僅剩下15家。這一數字不僅與當初郝毅的設想相去甚遠,甚至還不如每克拉美在2015年時的門店數量。只是現在,每克拉美似乎變得低調了許多,對于其門店擴張計劃,媒體也鮮有報道。
在采訪過程中,《紅周刊》記者獲悉,成本把控失衡或是每克拉美擴張計劃難以為繼的主要原因。對于每克拉美這種“量販式”的經營模式來說,肯定是門店開得越多,其收入也會越多,但是再厲害的品牌也不會瞬間開遍全國,因為門店鋪設的成本是很難把控的。
每克拉美在成本端的失衡也直接體現在了赫美集團的財報中。數據顯示,赫美集團2015年在凈利潤同比增長142.37%的情況下,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由-0.95億元進一步下降至-1.97億元,同比下滑106.95%;而在2016年,赫美集團實現凈利潤1.68億元的同時每克拉美,其現金凈流量也不過才5225.69萬元。今年一季度,赫美集團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17642.27萬元,相比去年同期流出規模凈增8560.85萬元。與此同時,赫美集團投資和籌資活動也非常活躍,這實際上考驗著公司的財務及運營能力。
下一個“全城熱戀”?
雖然遭遇了門店擴張的“滑鐵盧”,但每克拉美似乎對搶占全國市場仍存執念。今年年初,赫美集團曾披露《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擬募資1.33億元投向“每克拉美珠寶互聯網+平臺建設項目”。《紅周刊》記者了解到,該項目分兩期,將在全國范圍內建設20家自營店,用于客戶珠寶產品的線下體驗。
每克拉美對線下門店的持續布局會帶來發展機遇還是重蹈此前覆轍,目前難下定論。但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每克拉美的“去奢侈品化”本身就存在問題,平價的“量販式”銷售模式之下,每克拉美在消費群體的定位方面出現了“錯位”。
其實,業內要打造平價的“量販式”鉆石商場的公司并非只有每克拉美一家。2011年初,一家名為“全城熱戀”的鉆石品牌商場在北京開業,開業當月銷售額即突破3000萬元。據知情人士透露,全城熱戀的創始人萬子紅其實也是每克拉美的創始股東,由于“與其他董事會成員就商場經營方向意見不統一”,在每克拉美創辦一年之后,萬子紅便帶領每克拉美的部分原班人馬另起爐灶。因此,全城熱戀與每克拉美的銷售模式并無區別,均主打平價鉆石商品。
不過,經過了時間“洗禮”之后,如今的北京已難覓全城熱戀的蹤跡。巔峰時期,全城熱戀在北京的雙井富力廣場、國瑞城購物中心、西單商業街和悠唐購物中心等地均設有門店,其中位于雙井的旗艦店在富力廣場3層,品牌創立之初,該店營業面積3000多平方米。但如今,上述門店卻紛紛關閉,只剩下位于雙井的旗艦店,而這家賣場也早已從3樓搬到4樓,營業面積隨之大幅縮水。
全城熱戀從大舉擴張到收縮,再到僅剩一家,這或許暗示了“去奢侈品化”的“量販式”鉆石銷售模式在現在的市場環境中難以為繼。如果真是如此,那與全城熱戀“同根生”的每克拉美究竟走在一條怎樣的路上呢?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總結:以上內容就是每克拉美(每克拉美“量販式”擴張困局)詳細介紹,如果您對創業項目感興趣,可以咨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給您項目的反饋信息。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