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來家瓷(館藏德化白瓷之明代"瓷圣"何朝宗作品欣賞),36創業加盟網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考:圣來家瓷(館藏德化白瓷之明代"瓷圣"何朝宗作品欣賞)。
德化窯白釉觀音坐像,明圣來家瓷,高28cm,底座徑13.3cm,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觀音低首垂目,面形長圓,飽滿豐潤,神情慈祥,似在俯瞰塵世眾生。其發髻高束,正中插如意形頭飾,頭戴風帽,身披長巾,胸前瓔珞珠佩亦作如意形。雙手隱于衣衫下,一足半露,一足屈掩。其衣紋自然,透過垂拂流轉的衣褶,隱露出觀音的肢體形態。像通體施白釉,中空,背后戳印陰文篆書“何朝宗”三字葫蘆形印章款。
明代德化窯白瓷極力追求完美的玉質感,在瓷壇上獨樹一幟。此像出自明代德化瓷塑藝術大師何朝宗之手,其工藝成就代表了德化窯的高超水平,是何朝宗傳世塑像中的經典之作。
作為福建德化窯瓷塑藝術的代表人物,何朝宗特別強調對人物神情的刻畫,他所創作的佛教人物瓷塑圣來家瓷,如達摩渡海像、觀音像等吸收了魏晉南北朝以來佛教造像的優秀傳統,使之具有超凡脫俗之軒昂氣宇,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聰明睿智,令常人仰之彌高。同時,又根據各種神祇的不同特性,從現實生活中加以提煉,使之和藹可親但沒有媚俗感。望之儼然,即之也溫。
德化窯白釉達摩像,明,高43cm,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達摩身披袈 裟,前額寬大,鬢發卷曲,雙眉緊鎖,二目俯視,雙手合抱于袖中,赤足立于洶涌的波濤之上,衣袂飄蕩。通體施象牙白釉,釉質肥厚滋潤。雕工深入銳利,衣紋飄逸流暢,浪花翻卷自如,頗富動感。人像背后刻“何朝宗制”四字陰紋印。
明代德化窯燒造的瓷雕久負盛名,尤以“何朝宗”款最為著名。此像雕刻精湛細膩,線條流暢,更兼以潔白如玉的瓷質,表現出達摩飄洋過海傳播佛法的高僧形象,是德化窯之佳作。
德化窯白釉鶴鹿仙人雕像,明,高39cm,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瓷塑人物鶴發童顏,雙眼微睜,面帶慈祥笑容,身穿寬大鶴氅,怡然自得地盤坐于洞石之上。其頭微偏,兩臂交叉扶于石桌之上,右手托一經卷,儼然是一位仙風道骨的老神仙。洞石左側臥一小鹿,昂頭豎耳,凝視老人。洞石右側立一仙鶴,長腿,曲頸,作尋覓狀。鹿與鶴的動靜完美結合,給瓷塑增加了不少生氣和情趣。通體施白釉。老人背后戳印陰文篆書“何朝宗”三字葫蘆形印記。
何朝宗能夠燒造出如此精美的瓷塑作品,除與他的高超技巧有關外,也與德化窯使用的瓷土和燒制技術密切相關。首先,德化窯瓷土中氧化硅含量較高,在高溫作用下,常常呈現出玻璃品相,胎體細密,透光度好。其次,從釉色上看,德化窯使用的胎釉氧化鐵含量低,氧化鉀含量高,燒造時采用中性氣氛,因此克服了白瓷純凈度不夠的缺憾,其釉色更純凈,光照之下,尤為明亮。再次,瓷塑家充分掌握了瓷土燒制過程中的收縮作用,利用這種收縮度,使作品立體質感更加突出。
渡海觀音 現藏于上海市博物館 高48厘米,
觀音坐像 現藏于天津市博物館 高20.9厘米
如意觀音 現藏于重慶市中國三峽博物館 高19.1厘米
持經觀音 現藏于香港藝術館 高26厘米
文昌帝君 現藏于福建博物院 高47厘米
坐巖達摩 現藏于山西博物院 高33厘米
坐巖觀音 現藏于廣東省博物館 高22.5厘米
高髻觀音 現藏于河南省新鄉市博物館 高24.5厘米
渡海觀音 現藏于泉州市海交館 高46厘米
披坐觀音 現藏于泉州市海交館 高17.8厘米
彌勒坐像 現藏于泉州市博物館 高22厘米
文昌帝君 現藏于德化陶瓷博物館 高31厘米
祥云觀音 現藏于德化陶瓷博物館 高50厘米
總結:以上內容就是圣來家瓷(館藏德化白瓷之明代"瓷圣"何朝宗作品欣賞)詳細介紹,如果您對創業項目感興趣,可以咨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給您項目的反饋信息。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