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能薄膜發電(漢能薄膜發電集團有限公司),36創業加盟網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考:漢能薄膜發電(漢能薄膜發電集團有限公司)。
同時,鑒于太陽能組件領域的潛在波動性,加上全球對太陽能行業的政策支持(尤其是中國),漢能薄膜發電集團已將業務模式拓展至太陽能項目及應用產品領域。通過成立旗下的“漢能全球光伏應用集團”,已于2013年下半年開始,啟動多個薄膜發電項目,裝機容量共計約600MW;同時,亦與英國宜家達成合作協議,不僅令本公司的產品能夠進入海外的太陽能零售市場,也為進一步進軍其它國家和地區的太陽能消費品市場奠定基礎。
設備制造及整線解決方案
在本集團裝備制造和技術研發業務方面,漢能薄膜發電集團專注于設計和制造大規模薄膜發電整線生產線。并在薄膜發電技術方面擁有全球領先的研發專家團隊,囊括了硅基和CIGS薄膜技術。其中在裝備制造和技術研發領域的重點在于向發現全新技術及提升現有技術,努力獲取更高轉換效率以及更低生產成本,進而成為市場領先的薄膜發電企業,滿足日益增長的薄膜發電項目和應用產品需求。
漢能薄膜發電集團享有一系列的尖端專利,主要專利技術集中于其最新的薄膜發電設備之上。本集團設計制造硅基薄膜整線生產線,其中包括等離子增強化學氣相沉積(PECVD)、物理氣相沉積(PVD)裝置(均為自主研發),以及從世界領先的海外公司收購而得的基于共蒸發技術和濺射技術的CIGS設備,令客戶可自行生產多種類別的薄膜光伏組件。這些技術不僅為本集團客戶提供行業內薄膜發電生產設備中最優異的表現,同時每瓦生產成本亦為最低。
薄膜發電項目及應用產品
在漢能薄膜發電集團薄膜發電項目和應用產品方面,分為BIPV、戶用發電、柔性屋頂、汽車應用及創新應用五個不同種類的薄膜發電項目及應用,通過旗下的「漢能全球光伏應用集團」,漢能薄膜發電集團在2013年首次進軍薄膜發電項目及應用產品業務,以及啟動了位于中國(青海100MW、新疆20MW、河南50MW和廣東27MW)和美國(加利福尼亞19MW)的地面薄膜發電項目,之后于2014年宣布啟動位于加納北部地區共計400MW的薄膜發電項目。薄膜發電項目及應用產品業務按地理位置劃分為八大區域公司,由專業人才在相應市場負責大規模開發薄膜發電項目。
每個區域公司將根據主流及當地支持太陽能項目的規管框架和補貼政策,管理及發展各自的項目發展,并采取以下三種業務模式之一運行項目:工程、采購和建設(EPC),建造與移交(BT)及建造和運作(BO)。本集團將集中在所有地區,采用所有的模式開發薄膜發電項目,以擴張規模和增加未來回報潛力。
非晶硅/硅鍺技術
非晶硅和硅鍺均為硅的非結晶同素異形體,可在低溫下沉降于不同種類的薄膜襯底之上。它為各種電子產品提供了一些獨特的功能。與多晶硅(mc-Si)相比,非晶硅的電子表現較低,然而在實際運用中更具靈活性。例如,非晶硅層可以制作得比晶硅更薄,可節約更多的硅基材料成本。硅基的另一個顯著優勢在于其可在低溫下實現沉積(例如75℃),不僅能在玻璃上,而且能在廉價的塑膠上實現沉積,使之成為了軸對軸加工技術的最佳方案。沉積時,非晶硅可以類似多晶硅般摻雜其它物質,最終形成電子設備。非晶硅現已成為薄膜電晶體活躍層,液晶顯示幕(LCD)和薄膜電池及組件的核心原料。
非晶硅另一個優勢在于其可通過等離子增強化學氣相沉積(PECVD)實現大面積沉積。PECVD系統的設計將極大地影響非晶硅元件成本。因此,大多數設備提供商將重點放在設計制造高輸送量的PECVD設備以實現更低的生產成本。通過基于硅鍺串聯生產線自主研發Fab2.0系統的技術突破,本集團實現了薄膜發電元件的更高轉換效率,更低的生產成本(減少約9%),提升了薄膜發電組件的成本效益和競爭力。
納米晶硅技術
納米晶硅有晶體硅內的非晶相顆粒,相對與完全由晶體硅顆粒構成的多晶硅,由顆粒邊界隔開。二者的區別在于晶體顆粒的大小:納米晶硅內的晶體顆粒多在納米級上下。因有晶體顆粒的存在,相比多晶硅而言,納米晶硅比非晶硅擁有更好的電子遷移率,增強了對紅光和紅外線波長的吸收,提升了光致穩定性,使之成為硅基薄膜太陽能電池的重要原材料。與非晶硅相似,納米晶硅同樣是薄膜電晶體的活躍層、薄膜太陽能電池和組件的上佳選擇。
納米晶硅最重要的優勢在于其擁有更好的穩定性,比非晶硅更容易制造,可運用非晶硅的常規低溫沉積技術實現沉積(例如PECVD),而無需使用制造晶硅的鐳射退火或高溫化學氣相沉積(CVD)流程。將納米晶硅和非晶硅/硅鍺技術結合成為多結太陽能電池,電池轉換效率可提升至12%以上,而成本卻能下降15%以上。
銅銦鎵硒技術
本集團在2013年收購了若干世界領先的CIGS薄膜發電技術,分別為Solibro(基于玻璃襯底的共蒸發技術),MiaSolé(濺射技術)以及Global Solar Energy(基于柔性襯底的共蒸發技術)。上述收購的關鍵緣由在于提升本集團的技術路線漢能薄膜發電,以及將世界領先的薄膜發電技術專才引入至本集團研發部門。這一戰略舉措在于:無論在轉換效率還是生產成本,CIGS薄膜技術均已可與晶硅媲美;且與晶硅相比,擁有諸多特性,如柔性襯底,更美觀和更高的熱表現等,使用效益遠多于多晶硅。本集團計畫將新近收購的技術在中國實現本土化,以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令客戶在薄膜市場更具競爭力。
本集團將研發視為重中之重,現在四川成都的核心研究中心擁有基于非晶硅薄膜發電生產流程,以及有關的核心裝備制造,即PECVD和PVD產品。在2013年,本集團收購了三項全球領先的CIGS技術,包括研究中心,智慧財產權和技術知識,以及在CIGS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的核心科學家團隊。
MiaSolé Hi-Tech(美國)
MiaSolé Hi-Tech與2003年啟動了CIGS技術研發和設備開發。研發團隊認為CIGS技術大有前途,并集中于開發設備以及能夠以低成本生產的技術。依賴可靠以及不斷重復的設備操作之后,其轉換效率能與晶硅比肩。
在MiaSolé Hi-Tech,研發團隊囊括了設備開發、沉積技術開發以及薄膜發電產品開發等領域。本集團已經發展了大量技術專才,在濺射設備、軸對軸流程、濺射沉降技術、材料、設備表征和可靠性等方面具有領導地位。MiaSolé的研發人員包括具備多年經驗的工程師和科學家、也有運用新技術和新想法的大學畢業生。研發團隊中大部分人擁有本科以上學歷。
MiaSolé Hi-Tech同樣與學術機構和研究實驗室展開合作,以進一步推動CIGS技術的研發工作。
Solibro Hi-Tech(德國)
Solibro Hi-Tech于2012年成立,目前致力于Solibro的CIGS薄膜發電技術的開發和設備工程。Solibro Hi-Tech目前正在德國比特霍爾芬-沃爾芬的生產線上進行流程開發和新設備的測試。經過實際生產狀況的檢驗之后,將在任意生產設備上推出新的技術。除此之外漢能薄膜發電,Solibro Hi-Tech設立了生產管理部,管理給予新技術的認證,進而確保新開發產品得到市場認可。同時,生產管理部也負責認證系統部件和系統設計。未來,Solibro Hi-Tech將會在中國成為整線生產專案的技術供應商。本機構現有73名雇員。
Solibro Research AB(瑞典)
Solibro Research AB于2007年成立,其致力于研發和提升Solibro的CIGS共蒸發技術。本機構的研發團隊最早于2003年啟動,現有30名雇員,其中有10人為博士。本機構已取得世界領先的實驗室電池和迷你元件的轉換效率,由德國Fraunhofer-ISE(弗勞恩霍夫太陽能系統研究院)認證的1cm2電池轉換效率達到21.0%及16cm2由四塊單片電池構成的迷你組件的轉換效率達到18.7%。自主研發的小型設備為技術開發的最新成果,同時可在與烏普塞拉大學薄膜太陽能團隊的合作中得到應用。Solibro Research AB有一條完整的試產線用于制造全尺寸的原型元件。除了CIGS研發,Solibro Research AB同樣在開發系統部件和進行可靠性測試。
成都研發中心
成都研發中心成立于2011年,為世界上最大的薄膜發電技術研究的研發中心。起初集中于非晶硅/硅鍺多結光伏元件的制造技術。在此基礎之上,該中心向漢能四川光伏有限集團租借了其中一條完全投產的生產線。由此,生產流程,尤其是PECVD的制造開發,可以直接在生產環境之下完成,并可與所有的漢能生產基地實現無縫對接。自2012年初起,大量研發工作投放于納米晶硅光伏開發,從而進一步提升基于硅基薄膜光伏組件穩定化后的產能。研發工作的其中一個重要環節即在于測試、調整以及驗證用于大規模生產低成本元件的核心設備,尤其是自主設計的PECVD設備。研發的另一個環節是基于現有的硅基薄膜生產設備以及流程,在塑膠片材上開發低成本的柔性光伏元件,研發的其他領域包括透明導電氧化玻璃(TCO,有或沒有氧化鋅涂層)沉降過程、設備開發以及用于其他種類光伏設備的硅基薄膜層。
總結:以上內容就是漢能薄膜發電(漢能薄膜發電集團有限公司)詳細介紹,如果您對創業項目感興趣,可以咨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給您項目的反饋信息。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