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島咖啡加盟(上島咖啡的品牌危機),36創業加盟網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考:上島咖啡加盟(上島咖啡的品牌危機)。
“發家史”埋下隱患“上島咖啡”的品牌危機2010-08-13 10:22:22 華夏經緯網加盟店模式,使得上島咖啡各分公司只能獲取初次加盟費以及后期續約 費,但卻無法分享其日常的經營收益,于是各大股們在利用“上島咖啡”品牌基 礎上,創立全新品牌,并升級其加盟模式文/本刊記者洪麗萍作為商務人士的你,或同客戶、或同朋友要找個地方談事,第一個想到的 地方可能就是上島咖啡。因為上島咖啡已經開遍了中國的大江南北,目前掛著 “上島咖啡”牌子的咖啡館達 3000 多家,超過星巴克、COSTA、SPR 和雕刻時光等的總和。“上島咖啡”四個字在消費者心目中烙印的次 數越多,消費得越多,就這樣,在消費者心智中,“上島咖啡”排在了咖啡館品 類中的第一位。當然,如果你在上島咖啡遭遇冷遇,你也應該毫不詫異,因為這 3000 多家 上島咖啡都是個體戶,而不是你自己所臆斷的“大名鼎鼎”的上島咖啡。據了 解,想在咖啡店掛上“上島咖啡”招牌,是一件相對容易的事。“簽完協議,交了 加盟費,上面有人來指導一下裝修和培訓,之后基本上就是自己的生意。”北京 一家上島咖啡加盟商對這種“自主經營”的狀態非常滿意。股東另立新牌在中國,遍地開花的上島咖啡的“發家史”為日后的矛盾早早埋下了隱患。
1968 年,陳文敏在臺灣創建了第一家上島咖啡店,規模很小,與如今城市角落 的餐飲小店并無二致。陳文敏頭腦靈活,在經營管理上很有一套,生意做得有聲有色。三十年之 后的 1998 年,陳文敏推動上島咖啡在海南順利上岸。盡管在他本人看來,這更 像一場賭博。上島咖啡最初在海南的成功是偶然中的必然,當時改革開放已過 20 年,海口作為先頭城市經濟迅速騰飛,以地產為龍頭的產業帶動了日常消 費。錢包鼓起來的商人們開始尋找有格調的洽談地點,而上島咖啡“咖啡西餐” 的模式恰好迎合了他們的需求。一位九十年代在海南奮斗過的商人說:1/6“當時人們對于咖啡和西餐這些舶來品有近乎崇媚的熱情,和別人談事,要 在咖啡廳才夠有面子。”上島咖啡海口店一時顧客絡繹不絕,“海南上島農業開 發有限公司”上島咖啡前身八位股東喜從天降:本來打算玩玩而已,誰知不小心挖到了大金礦!生意越做越大,上島的目光開始瞄向廣袤的內陸版圖。時任上島咖啡總經 理的陳文敏僅持有海南上島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45%的股份,而董事長游昌勝與 其它幾位股東共有 55%。2000 年底,八位股東以抓鬮的形式“瓜分”商業領土, 進行分區經營。所謂“分區經營”,僅僅是深度拓展加盟店,收取更多加盟費,本質上,是 空手套白狼。
這在某種程度上,取決于咖啡館經營中的資金高門檻,早期各大股東普遍 缺乏資金。分區經營后,上島咖啡在短期“加盟費”的利益驅使下,被各大股東 拓展到全國各地,由此上島咖啡確立了在消費者心智中咖啡館品類的領軍品 牌。然而,八大股東不約而同地把“上島咖啡”當作收取加盟費的工具,而毫無 動力去深度鞏固“上島咖啡”品牌,因為短期而言,他們不能從協助管理上島咖 啡加盟店中受益。2003 年,上島體系發生嚴重的品牌變故。原股東之一陳文敏宣稱,上海上 島的商標所有權的取得本身不合法,要求商標總局撤消這一商標。2004 年 7 月,中國工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下達了撤消上島“上島及圖”商 標的裁決。上海上島對此裁決表示不服,向北京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出行政訴 訟,反將商標評審委員會告上法庭。這場爭奪長三角咖啡市場的商戰,發生在 兩個上島創始人之間,標志著上島經營體系的潛在矛盾開始如火山般爆發。就在拋出“上島咖啡”品牌這個殺手锏之前,陳文敏早已悄悄給自己準備了 另一條退路——在其大本營浙江,陳文敏已建立了一批名為“兩岸咖啡”的連鎖 店,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原來加盟杭州上島的咖啡店。由此可見,陳文敏“自 毀”“上島”品牌是早有準備。
顯然,在陳文敏眼中,“上島咖啡”的確只是一個短 期利用工具,并可以隨時毀掉自己一手創立的品牌。為什么陳文敏要這么做? 難道他目光短淺?難道他意氣用事?2/6“一開始,八大股東到自己的片區的目的是開發‘上島咖啡’這個品牌,但真 正來到這個片區后,心態就開始發生變化。在上島總部,他只是一個董事,只 占據 1/8 的股份,經營‘上島’所獲得的效益,他只能占據 1/8。"但到了新區域后,他就成了這里的一方諸侯,擁有這個區域的絕對權 力”,曾經為上島咖啡以及星巴克咖啡當過顧問的張果寧教授如是說。有了上島 咖啡的區域經驗,重新經營起一個全新品牌,陳文敏們易如反掌,對于新品 牌,不但可以坐收 100%的收益;未來新品牌還可能成長為全國性品牌;升級加 盟模式,諸如:參股加盟店、控制終端標準等等。咖啡館行業資深投資分析師齊鳴表示,“上島咖啡那套極為簡單的‘加盟店’ 模式只能創造幾個百萬富翁,商業格局不夠,不能成就真正偉大的企業。”的 確,加盟店模式,使得上島咖啡各分公司只能獲取初次加盟費以及后期續約 費,但卻無法分享其日常的經營收益,于是各大股們在利用“上島咖啡”品牌基 礎上,創立全新品牌,并升級其加盟模式。
擁有上島咖啡江蘇、河南、遼寧 3 大省份經營權的蘇州迪歐餐飲管理有限 公司創始人為八大股東之一的王陽發于 2001 年創立了新品牌迪歐咖啡,2008 年收購米蘿咖啡連鎖店擁有上島咖啡廣東、廣西、云南三省經營權,迪歐公司 總共已有近 800 家連鎖店,其中,直營店占 30%~40%,2007 年,迪歐獲得美 國風險投資基金凱雷 2100 萬美元資金,計劃于 2011 年在臺灣上市。而陳文敏 所創立的兩岸咖啡,2008 年獲得高盛集團及華生資本投資 3000 萬美金,2012 年兩岸咖啡將在上海 A 股主板市場或大陸創業板上市。顯然,上島咖啡已經成了股東們手上一個目前還能產生高額現金流的工 具,有了現金流后他們正專注于打造與“上島咖啡”直接競爭的全新品牌,并加 大對新品牌加盟商“鎖”的力度。在股東們的強力推動下,“上島咖啡”的品牌價值 正在日漸被侵蝕,那么上島咖啡的直接經營者——加盟商們的處境如何?加盟商不必忠誠3/6加盟商才是“上島咖啡”的真正承擔者,他們承擔著作為行業領軍品牌“上島 咖啡”高昂的加盟費。上島咖啡北京分公司的“加盟流程”文件顯示,要經營一家 上島咖啡加盟店,需要的資金條件包括以下幾項:“加盟費 26 萬,經營保證金 5 萬,裝修費 1200 元/平方米,預備資金 150 萬左右含加盟費,裝修費,首批物料購進等,為總計費用。
這 150 萬,是一次 性投入,經營時間越長,每個月攤銷成本越低,反之,經營時間越短,攤銷成 本越高。外加每月高額房租,不可否認,咖啡館行業是資金密集型的重資產行 業。深究咖啡館經營的本質,在經營成本中,房租占比高達 40%。那么咖啡館 賣的真是質量上乘品牌過硬的咖啡嗎?非也,咖啡館賣的是位置,不是咖啡, 不是飲料,不是商務套餐,也不是品牌,是單位時間內單位平方米能產生的銷 售額。要么在較短時間內出售少量飲品,接待更多的人,靠翻桌率制勝,類似 星巴克模式;要么在較長時間內出售更多飲品、點心、水果、主食,類似上島 模式。于是,選址成了咖啡館經營中最關鍵的要素,一旦選址正確,就意味著成 功了一半。然而,上島咖啡從來不會干涉加盟商選址。當記者以談加盟名義找 到上島公司鄭州某負責人時,他說,如果想加盟,只要有合適地方,一般 3 天 公司就可以答復。當記者追問這是否意味著上島公司選擇加盟商時根本不用實 地考察加盟商的選址、實力等時,他只說只要有好地方,加盟就成功了一半。 隨后,他又承認,做連鎖加盟其實就是一把雙刃劍,選擇不好就要承擔風險, 加盟商要有足夠實力來支撐,因為連鎖加盟更多的是靠自己,單純依靠公司支 持不可能。
加盟商在擔負最大成本之后,也就完全主導了自身經營權,并獨立承擔著 最大風險。對擁有上島咖啡經營權的分公司而言,能多收一份加盟費,就多收 一份;而對加盟商而言,上島咖啡則是一塊吸引消費者走進去店里的招牌。至 于消費者走進咖啡館,是否真能享受到最基本的服務,全看各大加盟商的十八 般武藝。在北京的上島咖啡藍堡店,你看到的是個酒吧;在現代城店,穿著牛 仔褲的男服務生,提著掃把和簸箕不時在桌間穿梭;在溫特萊店,真正置身于 富有藝術氣息的雅致環境,并能見到服務員優雅的微笑。4/6雖然,服務在咖啡館經營可以貢獻和挖掘的價值的確不高,但如果消費者 享受不到最基本的咖啡館服務——優雅安靜的環境、溫和微笑的服務員等,一 旦競爭出現,顧客不會二次光顧。上島咖啡海口店的一位老顧客如此形容當年 的服務,“他們的服務員送盤子的那一霎那,那幾秒鐘一個動作,連是多少度角 的傾斜都規定得很嚴格。”然而,“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湯”,在沒有一個強大公 司監督標準時,“上島咖啡”這鍋粥會被無數老鼠屎傷害。據悉,2009 年,在北 京地區,上島咖啡關的店超過新開門店。那么“上島咖啡”招牌對加盟商而言,值 150 萬嗎?對于那些把咖啡館當成 生意來做的加盟商據悉,北京至少有 30%左右的咖啡館經營者,不把其當生意 來說,加盟費用對他們而言只能是成本,能夠降低則降低,能夠不交則不交, 但前提是不影響生意。
在品牌大師大衛·艾克David Aaker眼中,品牌是用來標志某個銷售商或銷售 集團的產品或服務,并將之與競爭對手的產品或服務區分開來的特有名稱和或 標志如標志語、商標或外形設計。言外之意,只有在出現競爭時,如:高級寫字樓和繁華商業區等,“上島咖啡”作為行業領軍品牌的號召力才能 體現出來上島咖啡加盟,吸引消費者進入“上島咖啡”,由此產生的溢價方能彌補其高額的加 盟費用。而對于那些不存在咖啡館競爭的區域,如:縣鎮級城市則完全無需耗資貼牌“上島咖啡”。然而,上島咖啡經營權所有 者在已經把“上島咖啡”當成現金流工具的動機下,即便是明白這一道理,也不 會告知有加盟意向者。而對于那些已經加盟上島咖啡一年多并且經營良好的加盟商而言,在已經 擁有足夠多且穩定的顧客群,優雅安靜的環境和簡單溫和的服務后,“上島”二 字已經不重要。這也是為什么不少加盟商在已經過了合同期限后,仍在使用上 島咖啡,而不怕打官司的原因所在。因為精明的商人會算計,“上島”究竟已經 給我帶來了什么價值?未來還能產生什么價值?據悉,北京某家上島咖啡,卸 除“上島”二字,僅剩“咖啡”,其銷售額反而上漲 40%。由此可見,只有在存在競爭時,“上島咖啡”才值得掛上。
過往加盟商在通 過“上島咖啡”吸引了足夠客戶群后,完全不必再忠誠。大眾點評網顯示,在北5/6京存在著 129 家上島咖啡,而記者從上島北京分公司 4 月期《味道》內刊上看 到僅存 98 家,關閉 31 家。當股東們毫無動力投資于“上島咖啡”,并且抱著涸澤而漁的心態時,上島 咖啡的新加盟者經營成功概率將會降低。伴隨著股東們全新品牌的日漸成熟, 它們更有動力把上島加盟商們從左手倒到右手的自有品牌手里,并提供給加盟 商更多的附加價值。而上島咖啡的加盟商們在單打獨斗的同時,也都在想著借 助這個招牌迅速積累資源,早日掙脫它的殘酷剝削展翅高飛。在未出現一個強 有力的領導者之前,我們很難看到上島加盟模式的改變。伴隨著一個個上島咖 啡的門店的倒下和不再擴張,以及新品牌的開疆拓土上島咖啡加盟,消費者自然會漸漸放棄 “上島”,在不遠的未來,“上島”將真正與“大名鼎鼎”無緣。6/6
總結:以上內容就是上島咖啡加盟(上島咖啡的品牌危機)詳細介紹,如果您對創業項目感興趣,可以咨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給您項目的反饋信息。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