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課(一堂“博課”引起的質疑與反思),36創業加盟網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考:博課(一堂“博課”引起的質疑與反思)。
龍源期刊網 一堂“博課”引起的質疑與反思 作者:蔡賜福 來源:《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0 年第 11 期 近來,我校政治組陳老師上了一節校際公開課,課題是“我國的宗教政策”。陳老師采用博客 平臺進行教學,我們把這種利用博客進行課堂教學的課例稱為“博課”。陳老師的這節“博課”上完 后,引起了聽課教師不少的質疑和反思。 >>觀察:陳老師的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教師首先在學校的網絡教學博客平臺申請開 設了博客,利用博客平臺的資源集成性和導航清晰化的特點,設計博客平臺的樣式,上傳學生學習 的各種資源。其中,許多資源具有鄉土特色,類型各異,包括文字、圖片、視頻等。實際上,這個博 客平臺就是一個網絡課件。 教學過程:學生人手一臺聯網的計算機,打開本節課的博客網址。教師利用博客平臺,以中學 生小王為主人公,設計了 6 篇個人日記,以此創設情境,展開教學。具體的教學流程是:首先,學生 瀏覽小王的 1 篇日記,教師提出問題,學生思考后,在博客上的評論處進行討論。陳老師則在博客 上關注學生的討論情況,隨后對學生的部分觀點進行點評,并結合該篇日記講解我國的相關宗教 政策。在陳老師的講解過程中,不時地讓學生回到博客上閱讀他提供的各種學習資源。
由于教 師創設的情境過多——足有 6 篇日記,講解時間過長,又要注重學生主體性作用的發揮,可想而知, 該節課最后沒有完成教學任務。更遺憾的是,陳老師設計的最后一個環節“網絡在線測試”也沒有 按計劃完成。 課后反饋:課后,我們發放了針對本節課的學生調查問卷。大部分學生肯定了這種新穎的課 堂教學形式,認為這種教學形式能夠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但調查結果同時也顯示:學生對教 學實效和目標的實現并不滿意。陳老師在課后說:“這節課必須在原班級再上一遍,不過不能再用 這種形式。” >>質疑:教學實效的達成 1.該節課需要利用博客平臺嗎 許多聽課教師都認為這堂課不利用博客平臺,采用簡單的 PPT 課件,更能突顯教學實效,提高 教學質量,實現教學目標。他們認為,這堂課借信息技術手段,看似貫徹新課程理念,其實換湯不換 藥。博客在此處的作用是多此一舉,甚至妨礙了教學目標的實現。 2.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的雙邊關系適度嗎 龍源期刊網 聽課教師認為,陳老師一方面力求通過博客平臺讓學生自主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體現新課程理念,另一方面又害怕知識點講解不到位,不放心學生的自主學習的效果,囿于傳統教 學的框架中而不能自拔。
教師講的太多,學生思考的時間太少,教師主導和學生的主體之間的度 很難把握。 3.博客評論環節取代傳統課堂討論方式博課,合適嗎 陳老師在讓學生瀏覽小王的個人日記后,在博客上進行評論,課堂上只聽見“嗒嗒”的敲鍵盤 聲音。無聲討論取代了有聲討論,難道“此時無聲勝有聲”?聽課教師認為,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要 從口語開始,這種無聲的討論會妨礙學生口頭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 4.博客環境下師生情感交流會不會被淡化 該堂課另一個大問題便是師生情感交流淡化嚴重,其癥結就在于電腦網絡的應用。師生情 感交流之間多了一種媒介,自然淡化不少。課堂中教師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地講解知識,而學生的 眼睛卻始終盯著電腦屏幕,甚至有個別學生在做別的事情。教師擔心教學任務完成不了,語速急 促,更不用說與學生進行情感對話。這些都使這堂課的實效性大打折扣,不利于情感、態度、價 值觀目標的最終實現。 5.博客環境下會不會產生新的學困生 一種觀點認為,這堂課在網絡環境下進行,對于教師和學生的素質要求都很高,特別是要求學 生有較高的信息素養。課上有部分學生跟不上教師的課堂節奏,常常因為打字速度慢而錯過了 討論時機。 >>反思:博客環境如何開展政治課教學 聽課教師對這堂“博課”的一些質疑是很有道理的,但利用博客進行教學是一種新的探索,新 事物的成長總要經歷一個艱難曲折的過程,我們不能因噎廢食。
1.博客環境下開展政治課教學的優越性 傳統的政治課教學比較封閉和枯燥,利用網絡進行教學可以彌補這方面的不足,增強學生學 習的興趣。 首先,利用博客的集成性特點,有效地整合了網絡資源和教材資源。學生可以根據學習任務 自主地篩選所需要的知識,培養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能力。陳老師在上課之前搜集了許多關于 宗教的相關資源,如果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上或是課外通過網絡進行搜集,這也是一種激發學生能 動性的方法。 龍源期刊網 其次,利用博客精心設計一系列由淺入深的問題。所設計的問題要具有創新性和開放性,使 學生更多更好地扮演發現者、探索者的角色。 再次,利用博客的在線回復功能,調動了學生在線學習的積極性。教師能及時了解學生的學 習動態、對問題的認識程度和探究情況,作出反饋和指導,更好地發揮引導作用。雖然這是一種 無聲的交流,但它的范圍更廣泛,也讓一些平時羞于討論和發表觀點的學生有發揮的余地。 2.博客環境下開展政治課教學的應對策略 聽課教師對于陳老師這堂課的質疑其實就是利用博客進行教學出現的一些問題,這些問題 真實地存在于課堂中。例如,教師選課欠妥,整合不夠;教學模式固定,缺乏突破;教師掌控有余,放 開不足等。
只有我們不斷研究和完善網絡教學的形式,才會贏得這場教學革命的勝利。通過實 踐和思考,筆者對此類教學的開展提出了以下應對策略。 從選課上來說,手段要服務于目標和內容,提高整合的實效。是否每堂課都需要借助網絡這 種方式進行教學?我認為不是的。有些教師為了追求形式,對教材內容不加以分析,對教學目標不 加以研究,就盲目地采用網絡或者博客進行教學,實則是對新課程理念的誤解。 從授課過程來說,應強調教師少講,學生多動。借助網絡和博客的各項功能,使學生的主體地 位得到充分的發揮。教師少講,并不意味著教師不發揮主導作用博課,學生多動則可以避免傳統教學 方式帶來的一些弊端。 從授課
總結:以上內容就是博課(一堂“博課”引起的質疑與反思)詳細介紹,如果您對創業項目感興趣,可以咨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給您項目的反饋信息。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