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錢和理財(存錢的人生和理財的人生有什么不同),36創業加盟網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考:存錢和理財(存錢的人生和理財的人生有什么不同)。
Long Long Ago,就流行這樣一個段子
金錢觀開放的老太太說,我辛苦了30年,終于把房子的貸款都還清了;
金錢觀保守的老太太說,我辛苦了30年,終于攢夠了買房的錢。
前者住了一輩子的大房子;后者攢了一輩子的錢。
不同的理財觀念與心態,或許真的會決定你一生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
一
據不完全統計,時下的中國社會生活中,
約有65.8%的人更擅長存錢,而34.2%才會去做投資理財,
可見“小富即安”仍是我們的日常生活狀態。
從數據來看,65.8%的人在賺了錢之后,會把錢立即存進銀行里,希望保證自己辛苦賺來的錢能安全存放、隨用隨取。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隨著經濟全球化,負利率時代下,通貨膨脹越來越嚴重,錢越來越不值錢,這樣單一性銀行儲蓄方式,會加快財富的縮水。
只有盤活這部分閑置的錢,通過合理的投資理財,比如購買股票、投資房地產或購買固定收益率之類的理財產品等,才能跑贏通貨膨脹,跑贏負利率時代。
二
李杰與李明是是擁有血緣關系的85后親兄弟,哥哥李杰在互聯網創新企業上班,弟弟李明是社區街道辦事員,現都已經成家立業,但是兩人的性格與生活方式截然不同。
哥哥李杰特別愛理財,股票、基金、信托、固定收益類產品都有持有一點,注重分散投資,多元化配置;而弟弟李明卻覺得理財沒什么用,安全性不高,還不如都存在銀行,攥在手里。
從25歲開始,哥哥李杰每個月都在穩健的互聯網金融平臺,比如投資派這類平臺定投1000元,并假設平均年化收益率10%,可以算一下,7年之后李杰的本息加起來達到了11萬多塊錢。如果讓這已有的本金和獲利11萬多塊錢繼續按照年化10%滾動增長,按72法則(72÷10),再過7年哥哥李杰的本息就能翻一番達到22萬。
而弟弟李明偏于保守的理財方式,每個月都跑去銀行定存1000元,按照目前銀行一年期平均利率1.75%,7年后李明的本息加起來還不到9萬塊錢,關鍵是7年利息只賺了5千元。如果讓這9萬塊錢繼續按照年化1.75%滾動增長,按照72法則(72÷1.75≈41年),也就是說弟弟李明要到70多歲的時候,才能實現本息翻一番16萬。
三
其實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像弟弟李明一樣,寧愿把錢攥在手里,也不投資理財,總把理財有風險掛在嘴邊,但其實不理財同樣也是有風險的。
負利率時代下,通貨膨脹嚴重,面對不斷上漲的物價,貨幣每年都在貶值,你的錢存進銀行得到的利息收益,根本跑不贏通貨膨脹,然后你的錢貶值了,縮水了,這也是很大的風險。
目前我國各大銀行一年期存款利率大多為1.75%,而通貨膨脹率平均在1.9%存錢和理財,比銀行存款利率高出了0.15個百分點。
也就是說,假如弟弟李明把10萬元存在銀行1年,到期后本息合計為100000x(1+1.75%)=101750元;以1.9%的通脹率對到期本息的價值進行折現,101750÷1.019≈99852.79元,也就是說,一年后的101750元僅相當于目前的99852.79元,弟弟李明一年存款凈虧損147.21元。
所以存錢和理財,同樣的起跑線,只懂存錢的人與會理財的人,差異的不僅是賺錢的思維與機會,更有可能是一輩子的生活方式。
小編認為:理財有風險,儲蓄也有風險,關鍵是你如何通過自己的理財認知能力與經驗思考,去選擇穩健的理財平臺,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并能夠一直堅持下去,這樣才能實現長時間的穩定收益。
總結:以上內容就是存錢和理財(存錢的人生和理財的人生有什么不同)詳細介紹,如果您對創業項目感興趣,可以咨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給您項目的反饋信息。
我對理財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