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樂器有哪些(中國少數民族代表性的樂器有哪些?),36創業加盟網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考:民族樂器有哪些(中國少數民族代表性的樂器有哪些?)。
作為一個多民族國家,中國一共擁有55個少數民族,每個民族都創造并傳承了豐富的文化和藝術形態,特別是少數民族熱愛音樂,能歌善舞,他們因地制宜,發揮聰明才智,創造并留下了豐富多彩的音樂文化和樂器文化,成為中國文化藝術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每個少數民族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樂器,這些樂器取材于各自民族生活的實際,跟他們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息息相關,體現了他們民族的生活特點和民族氣質!
如蒙古族的馬頭琴!蒙古族被稱為馬背上的民族,奔馳的駿馬和草原兒女的生活緊密相連,所以蒙古人民喜歡馬,感恩馬,他們的樂器就刻上馬頭,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情!而且馬頭琴音色悠遠,蒼茫遼闊,表現出了濃郁的草原風情,以及蒙古族人民對草原,對父母,對長生天以及天地萬物深厚真摯的情感!
新疆維吾爾族天生就會唱歌跳舞,他們有著世界聞名的十二木卡姆音樂形式,樂器更是豐富多樣,如維吾爾族的手鼓達甫和熱瓦普、艾捷克,西塔爾,彈布爾等樂器!每個樂器都各具特色,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
達甫亦稱手鼓,也譯為“達卜”,是新疆維吾爾族人民最喜愛的打擊樂器之一,并被譽為維吾爾樂隊中的“靈魂”,鼓框木制,圓而扁平,周圍裝有許多小鐵環,表面蒙以羊皮、牛皮或蟒皮,其中以蟒皮音色最好。它的發音清脆響亮,聲音力度變化幅度較大,技巧靈活,可以起到烘托各種不同樂曲情緒的作用。有了它一切都有了激情。手鼓的發音清脆響亮,在樂隊中起著統一節奏和速度的作用,是名副其實的總指揮。同時它的聲音力度的變化幅度較大,技巧靈活,攜帶方便,可以起到烘托各種不同樂曲情緒的作用,因此,維吾爾族尤為喜愛!
而熱瓦普多為木制,外形獨特,上部是細長的琴身,頂部彎曲,最下方是一個半球形的共鳴箱,琴面用驢、羊或蟒皮蒙裹,有5-7根弦,通常用最外一弦彈奏旋律,其余各弦作為共鳴弦,用它彈奏出的音樂音色清亮、純凈,表現力強,所以大多用于獨奏。熱瓦甫不但有美妙的氣韻更有美觀大方的外形,琴身由很多的牛角片或骨片鑲嵌出形式多樣的并帶有規則性的紋路和圖案,顯得美觀大方且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另外哈薩克族喜愛的冬不拉,冬不拉又名東不拉、東布拉,是北亞和中亞地區的哈薩克族的傳統彈撥樂器,在哈薩克斯坦、蒙古、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以及中國新疆、中國東北大興安嶺地區的哈薩克族、鄂倫春族中尤其流行。
冬不拉音量并不大,但音色優美。演奏的基本方法是彈與挑,一般彈用于重拍,挑用于輕拍。運用冬不拉不同的演奏技巧,能夠形象地表現草原上淙淙的泉水、清脆的鳥鳴、歡騰的羊群和駿馬疾行的蹄聲等。
冬不拉彈唱是哈薩克族人民最喜愛的藝術表演形式,演唱者既可用于自彈自唱,也可用于獨奏或樂器合奏,表現力非常豐富。而且它輕便,易于攜帶,適合于草原上遷徙不定的生活,故深受人們的喜愛。
北方民族的樂器大氣悠遠,南方少數民族的樂器則顯得靈動活潑,比如傣族佤族的葫蘆絲,還有哈尼族等喜愛的巴烏等。
葫蘆絲形狀和構造別具一格,它由一個完整的天然葫蘆、三根竹管和三枚金屬簧片做成,它又稱'葫蘆簫',是云南少數民族樂器,葫蘆絲發源于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梁河縣,主要流行于傣、阿昌、佤、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云南德宏、臨滄地區,富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常用于吹奏山歌、農曲等民間曲調。葫蘆絲可分為高、中、低音三種類型。其音色獨特淳樸,外觀樸實、精致,簡單易學,受到許多音樂愛好者的喜愛。
巴烏是流行在中國西南地區彝、苗、哈尼等族的單簧吹管樂器,巴烏用竹管制成,有七個指孔前六后一,在吹口處置一尖舌形銅制簧片,演奏時橫吹上端,振動簧片發聲。巴烏音量較小,但音色柔美,西南地區的人們稱它為會說話的樂器。
還有一些中國少數民族獨特的民族樂器,造型以及音色都讓人難忘甚至驚訝,雖不為大多數人所熟知,但也是民族文化的瑰寶!
比如京族的獨弦琴,獨弦琴,又稱匏琴,是京族特有的民族樂器。它結構簡單,但音色優美,音調豐富,曲音清雅,多有變化。獨弦琴用大半個竹筒做成琴身,長約二尺半民族樂器有哪些,一端插上一根圓木柱子與琴身成直角,另一端安上一個把手,上系一條弦線,連接到小圓柱上,用一塊小竹片撥弄弦線,便可彈出娓娓動聽的樂音。
還有一種樂器叫口弦,很多民族也都很喜愛,各少數民族對口弦都有自己的稱呼,如彝族叫'洪洪'或'弄果',僳僳族叫'瑪哥',白族叫'畢協',傣族叫'拜',景頗族叫'掌共',佤族叫'合朗',拉祜族叫'阿沓',羌族叫'阿珠',錫伯族叫'瑪肯',獨龍族叫'芒鍋',高山族稱'嘴琴'或'嘎洛波',黎族則稱之為'口弓'。
口弦的演奏方法有用手指撥動和抻動兩種,分別流行于不同的地區。演奏口弦時,左手拇指和食指夾住弦柄,多片弦則使其呈扇形,將簧舌部分置于兩唇間,用右手拇指和食指來回撥動口弦尖端,引起簧舌振動,便發出明亮的叮咚之音。
還有蘆笙這件樂器,為西南地區苗、瑤、侗等民族的簧管樂器。 發源于中原,后傳入少數民族地區,其前身為竽。在貴州各地少數民族居住的村寨,素有'蘆笙之鄉'、'歌舞之鄉'的稱譽。蘆笙是少數民族特別喜愛的一種古老樂器之一,逢年過節,他們都要舉行各式各樣、豐富多彩的蘆笙會,吹起蘆笙跳起舞,慶祝自己的民族節日。蘆笙被苗族人民視為密友良伴!
以上所舉馬頭琴、達甫、熱瓦普、冬不拉、葫蘆絲、巴烏、獨弦琴、口弦、蘆笙等等樂器,只是中國少數民族民間樂器的少部分代表樂器,還有更多有趣的樂器等著大家去探索民族樂器有哪些,去發現,去感受,作為中國民族文化的遺產,這些樂器需要有人去喜愛,去學習,去傳承!
總結:以上內容就是民族樂器有哪些(中國少數民族代表性的樂器有哪些?)詳細介紹,如果您對創業項目感興趣,可以咨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給您項目的反饋信息。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