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絡世界里,“凡爾賽”一詞熱度居高不下,頻繁出現在各類社交平臺與日常交流中。可凡爾賽到底是個什么梗呢?其實,“凡爾賽”源自網絡熱詞“凡爾賽文學”,它指的是用先抑后揚、明貶暗褒的方式不經意地炫耀自己的優越生活或條件。那些看似抱怨實則炫耀的話語,就是“凡爾賽”的典型表現。比如有人說“唉,又要為選哪輛豪車出門而發愁了”。這種表達方式自帶幽默與調侃,既展現了獨特的社交文化,也引發了眾多網友的模仿與討論。
1、凡爾賽,網絡熱詞,一種“以低調的方式進行炫耀”的話語模式,也稱凡學。這種話語模式先抑后揚,明貶暗褒,自說自話,假裝用苦惱、不開心的口吻炫耀自己。深諳凡爾賽文學的人,被稱為“凡爾賽人”。
2、17世紀,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為避免地方貴族勢力叛亂,在巴黎的郊區凡爾賽修建了一座豪華的宮殿,將全國主要的貴族都邀請至凡爾賽宮居住。
凡爾賽宮外表宏偉壯觀,內飾富麗堂皇,500余間大殿小廳裝飾以精致雕刻、巨幅油畫和厚重掛毯,因此被稱為世界五大宮殿之一。居住在其中的法國貴族們自然也過著紙醉金迷、窮奢極侈的生活。
不過,少有人知的是,凡爾賽宮雖奢華卻并不宜居,500余個房間沒有一處廁所或盥洗設備,所有貴族們洗漱、排泄都要起身出宮,王太子甚至不得不在臥室的壁爐內起夜。某種意義上,凡爾賽宮也是華而不實的代名詞。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