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則上不再建設封閉住宅小區 小區沒有圍墻你愿意嗎?,36創業加盟網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考:原則上不再建設封閉住宅小區 小區沒有圍墻你愿意嗎?。
央廣網北京2月22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道,道路越來越寬,為什么出趟門越來越累?商圈越來越多,為什么逛個街越來越難?新出臺的《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正在為我們的城市把脈。這也是時隔37年,重啟的中央城市工作會議配套文件。
其中《意見》提出,新建住宅要推廣街區制,原則上不再建設封閉住宅小區。已建成的住宅小區和單位大院要逐步打開,實現內部道路公共化,解決交通路網布局問題,促進土地節約利用。
對此,有網友評論稱:“25%的公攤就這么被奪走了……要砸房子的節奏”。也有網友表示:“中國人向西方學了百年,終于進步了。中國的圍墻,說的好聽是幾千年的文化傳承,說的不好聽是處處提防的表現。民眾內心的安全感不再建封閉小區,防范……現在要拆了,說明政府在進步,社會在進步。”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陳政高說,《意見》是住房城鄉建設部會同29個部門在調研和認真總結經驗基礎上起草而成,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指導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促進城市持續健康發展的綱領性文件。
封閉小區的形成大致有兩個高峰。首先是上世紀50年代單位“圈大院”,接著改革開放后,尤其是90年代以來房地產開發商蜂擁建起封閉的住宅小區。封閉小區帶來的更直接的難題是城市公共交通效率低下。封閉空間各自為政,將公共道路排斥在住宅小區之外。城市脈絡沒有打通,使得城市擁堵問題變得更加嚴重。
據了解,城市規劃里有居住區、居住小區、組團等三個層級的概念。通常一個居住區大約100平方公里,居住區以下切割成4、5個居住小區。目前我國很多城市的公共道路都停留在居住小區這一級別不再建封閉小區,更小的道路甚至為業主私有。
按照《意見》的要求,現在已建成的住宅小區和單位大院也要逐步打開,為的就是“實現內部道路公共化,解決交通路網布局難題”。
去年12月的中央城市工作會議首次提出的“緊湊城市”概念,正是破解城市無序擴張的新理念。據報道,2000-2010年,全國城鎮建成區面積擴張了60%多,空間利用低下,造成公共資源的巨大浪費。
城鎮化研究專家易鵬認為,雖然目前已經到了拆掉圍墻的時候,但絕不能一窩蜂的上。“在具體實施上應該考慮業主的權益。”
街區制最常見的形式就是,上面住人、下面營商,上面是私有空間,下面是商業空間或者公共空間,住宅與外部世界全面打通,形成一個沒有圍墻的開放式社會。與之相對應的當然是封閉式小區。
街區式住宅在國外已成熟發展,如美國的第五大道、西班牙巴塞羅那、德國柏林、捷克的布拉格等都有享譽世界的BLOCK街區。
總結:以上內容就是原則上不再建設封閉住宅小區 小區沒有圍墻你愿意嗎?詳細介紹,如果您對創業項目感興趣,可以咨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給您項目的反饋信息。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