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這一概念在地理、科學、旅游等諸多領域頻繁出現,卻常讓不少人感到困惑。簡單來說,高海拔指的是超出海平面一定高度的地域空間。在地理學中,通常海拔 1500 - 3500 米被視為高海拔地區,在這個高度,大氣壓力、含氧量等與低海拔地區有明顯差異。高海拔地區的氣候多變,晝夜溫差大,紫外線輻射強。對于人類而言,初到高海拔地區,身體可能會因環境變化出現高原反應。無論是專業登山者挑戰高峰,還是普通人進行高原旅行,了解高海拔的相關知識都至關重要,下面就讓我們深入探究高海拔的奧秘。
1、我國各地面點的海拔,均指由黃海平均海平面起算的高度。1500-3500米為高海拔,在這個高度,如果有足夠的時間,大多數人都可以適應;3500-5500米為超高海拔,在這個高度,個體的差異決定能否適應;5500米以上為極高海拔,在這個高度,人體機能會嚴重下降,有些損害是不可逆的。
2、我國1987年規定將青島驗潮站1952年1月1日-1979年12月31日所測定的黃海平均海水面作為全國高程的起算面。并推測得青島觀象山上國家水準原點高程為72.260m。根據該高程起算面建立起來的高程系統,稱為1985國家高程基準。
3、解放以前,我國的海拔零點很不一致,解放后,從1956年起,統一改用青島零點作為各地計算海拔高度的水準零點。所以,我們計算的海拔高度都是以青島的黃海海面作為零點算起。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