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
咨詢
“但愿人長久”這句經典詩詞,相信很多人都耳熟能詳,但它的下一句是什么,又出自哪里呢?在浩瀚的文學長河中,古詩詞以其獨特的魅力流傳千古,“但愿人長久”便是其中璀璨的一顆星。這句詞蘊含著美好的祝愿與深情,引得無數人探尋其背后的故事。了解它的下一句和出處,不僅能加深我們對古典文化的認知,更能體會到古人在詩詞中所傾注的情感。接下來,就讓我們一同揭開“但愿人長久”的神秘面紗。
1、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2、這首詞是宋代大文學家蘇軾于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寧九年)中秋在密州時所作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3、這首詞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寧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時所作。這一時期,蘇軾因為與當權的變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見不同,自求外放,輾轉在各地為官。他曾經要求調任到離蘇轍較近的地方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會。到密州后,這一愿望仍無法實現。這一年的中秋,皓月當空,銀輝遍地,與胞弟蘇轍分別之后,轉眼已七年未得團聚了。此刻,詞人面對一輪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興正酣,揮筆寫下了這首名篇。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