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古國——孤竹國,兄弟讓國來自這里,國名來自生殖祟拜,36創業加盟網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考:殷商古國——孤竹國,兄弟讓國來自這里,國名來自生殖祟拜。
孤竹,又名“觚(gū)竹”,《爾雅·釋地》記載為“四荒”之一,孤竹在北。商代孤竹國為子姓墨氏封國,據說傳為墨子的祖籍。孤竹地名最早可以追溯到夏朝,司馬貞根據《史記·伯夷列傳》索隱:“孤竹君,殷湯三月丙寅日所封。”一般認為是商湯滅夏之前就已封國,同時也從一個側面說明商湯早在滅夏之前已將商國勢力拓展到了遙遠的北方地區。“孤竹”一詞最早出現在殷墟卜辭中,近年在河北唐山灤(luán)南縣境內出土了大量帶有刻字的玉器,被證明屬于商代孤竹國器物,因此判定商代孤竹國政治中心當在今河北唐山灤南縣一帶。其實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灤南縣境內有“小賈莊蓮臺寺商代遺址”出土,灤南縣因灤河而得名,灤河古稱濡(rú)水,是華北第二大河流,灤河流域當是遠古竹族最早的發源地。孤竹國大約自商朝中期已達鼎盛,據說其地域遼闊,疆域甚至包括南至河北遷安、盧龍、唐山、秦皇島,遠到東北遼寧朝陽市等廣大地區,當然有的地區可能是與當地夷狄較量途中或商末動亂時不斷遷徙所致,但都屬于當年孤竹族人的活動地點。上世紀七十年代初還在遼寧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境內出土了孤竹國銅器“父丁孤竹罍(léi)”。事實上北宋《太平寰宇記》也記載:“遼寧朝陽殷時為孤竹國,春秋時為山戎之地,戰國時其地復屬燕。”可見,這里是孤竹人北遷后的最終歸宿。
“竹”的甲骨文就是兩根下垂作“人”字形的竹枝,每個枝頭掛著三瓣竹葉,金文在甲骨文的基礎上把兩根竹枝加以垂直,并且倒過來,基本成了現在“竹”的樣子。《說文解字》說:“竹,冬生草也。”竹出身低賤,規格卻很高,過冬不死,古人將它與松柏并列。白居易《養竹記》說:“竹心空,空以體道,君子見其心,則思應用虛受者。”它的剛毅堅挺、高冷孤傲、清幽柔美、常青不敗等特質是古代文人稱頌不厭的對象,君子的標配。竹子在實用上也是無所不能,最有名的莫過于樂器上的運用,《周禮·春官·大司樂》載:“孤竹之管,云和之琴瑟,云門之舞。”意思是管樂器是取自孤竹國的竹子做的,琴瑟是材料來自云和山的木材,用它們來演奏表演《云門》之舞。對此,鄭玄注:“孤竹,竹特生者。”強調孤竹國竹材的特別之處,為孤竹國特產。晉代《抱樸子》中記載:“嶧(yì)陽孤桐,不能無弦而激哀響;大夏孤竹,不能莫吹而吐清聲。”嶧陽孤桐,即生長在嶧陽的特有桐木,是古人制作琴瑟的上好木材;大夏孤竹,即夏朝時的孤竹國,出產天下特有的竹子,是古人制作管弦類樂器的絕佳材料。故國名“孤竹”的來歷則是源于其國內獨一無二的竹子。遠古竹地族人以竹為圖騰,并以孤竹托物言志,寄予殷切的厚望。除此之外,孤竹部族還是最早開發和使用竹文化的部族,有說法認為“竹”可能是原始竹族族人的生殖祟拜。
竹的甲骨文
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自然環境,造就了孤竹國非同一般的異域氣象,其物產豐饒,地廣物博,背山靠海,自然條件優厚,出產魚鹽、銅器、龜甲等等,是商朝重要的物質供應區。而且地理位置顯要,是東北進入中原地區的咽喉要塞,商湯在此封建立國,為其滅夏一統中原提供了強有力的物質經濟基礎。孤竹國除了為商王朝提供戰略物質之外,作為商王畿的外服之國,更是商王朝扼制北方夷狄部族入侵的得力武器。在商武丁南征北伐以前,商朝王權薄弱,諸侯叛服不定,北方地區多有邊患,作為同姓宗國,孤竹國自然要擔當起捍衛北疆的使命。所以,商朝中期時的孤竹國是國力的最鼎盛時期,也是當時較為強大的北方諸侯。
父丁孤竹罍.
孤竹國在商末時出了兩個大明星,上演了“兄弟讓國”、“恥食周粟”等流傳后世的經典故事孤竹國,后經儒家炒作,更是成為后世愛國守志、仁義謙讓的精神標桿,他們就是伯夷和叔齊,這恐怕是世人對孤竹國最為熟知的事跡了。《竹書紀年》記載:“(紂王)二十一年春正月,諸侯朝周。伯夷、叔齊自孤竹歸于周。”這對被譽為當世圣賢的難兄難弟,在商末時雙雙放棄國君繼承權結伴來到西岐投奔名揚天下譽滿四海的周文王。可好景不長,兄弟倆發現周文王之所以使“交以道,接以禮,近者悅,遠者來”是有明確政治目的的,那就是要滅亡商朝取而代之。這下兄弟倆不依了,在周武王正式啟動伐商戰略后,兩人疾力反對,結果當然無濟于事。等到武王克商塵埃落定,殷民被大部遷徙拆散慘遭監視,兄弟倆深以為恥,拒食周粟,最終餓死于首陽山,倒也不負寧折不屈的“孤竹”國名。
孤竹國出土玉器
商朝被滅后,孤竹國可能也遭到了沖擊,于是孤竹人開始頻繁遷徙,這也是為什么孤竹人活動范圍之廣的原因,也許整個西周孤竹人是在流亡中度過的。但很顯然,孤竹國沒有亡國,頑強的生存了下來,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在河北遷安市境內出土了不少商代銅器,其中有銘文帶“箕”子的簋,當屬箕國器物孤竹國,可能是商末時箕子帶領族人北遷朝鮮路過孤竹國時遺物。說明周初時的孤竹國曾在河北遷安市一帶。孤竹國最后的滅亡已到了春秋中期,據《管子·小匡》記載:“(齊桓公)北伐山戎、制令支、斬孤竹,而九夷始聽,海濱諸侯莫不來服。”說得是公元前664年齊桓公的那次北伐,徹底打垮山戎,制服了令支國(今河北遷安、遷西一帶),斬殺孤竹君,從而使九夷臣服,海濱諸侯莫不來貢。孤竹國亡國后國人四散,其領地歸屬燕國。孤竹國從夏末商初立國到春秋中期滅亡,差不多存在了一千年。孤竹國國人以國名為氏,稱竹氏,后形成竹姓、竺姓。
總結:以上內容就是殷商古國——孤竹國,兄弟讓國來自這里,國名來自生殖祟拜詳細介紹,如果您對創業項目感興趣,可以咨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給您項目的反饋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