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來自德國的極致(ULTRASONE):我最心愛的耳機品牌,36創業加盟網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考:聊聊來自德國的極致(ULTRASONE):我最心愛的耳機品牌。
ED8 ROMEO & ZINO
在后來漫長的時間里,極致耳機的耐用和完美的聲線讓我漸漸就不太關注其他品牌的產品了,我聽到最為準確清晰,又具有高還原度的聲音。而且因為鉬金屬層的緣故,廠家宣稱基本能隔斷電磁輻射好像確實是挺久了也不會覺得頭痛。之后我一如既往的把生活費以外的錢全都攢下來購買極致的其他耳機,這成為了我生活中的一大樂趣。往下到ICANS、ZINO、GO和P820,往上到ED10、ED5,新到ED7 TRIBUTE 舊到開廠初期的HFI50,HFI100,HFI3D,我基本收藏了極致的全系列全型號產品.與此同時,它們回報給我的就是德國產品堅毅的品質,優雅的設計和我最想要的聲音。
HFI 50
HFI 2000
PERFORMANCE 820
比較有意思的是,時至今日,回顧當年。極致從一開始就是這樣一種嘹亮的聲音風格特點,與此同時又保持對音色的準確還原,這是我最為喜歡的。這里面有一點我覺得值得溝通卻不值得爭論的就是很多人覺得極致的耳機聲音刺耳,齒音很重,聽起來非常不舒服。這一點我卻不這么看,首先沒有哪個廠家會傻到去做一種讓人聽著就頭痛刺耳的聲音的耳機,產生這樣的問題,是不是應該想想自己是不是哪里理解的不對或者是打開方式有問題。我的理解是這樣的,廠家采用聚酯纖維鍍鈦這樣形式的單元本意是是為了獲得更加迅速和準確的響應。所以與此同時也減緩了全頻段信號的衰減,這一點在中高頻段尤為明顯,因為原本高頻信號的衰減就非???。正是因為高頻信號比中低頻信號衰減的快。所以大多數人先是說極致齒音重,后說極致低音脆,像敲鐵皮。這正是因為極致對高頻信號有更好的保留,在這一點上與普通聚酯纖維膜耳機有非常大的區別,而中低頻的區別又相對較小。那有沒有人想過,與此相反,作為極致用戶我也可以說其他品牌耳機的聲音,中低音渾濁不清,中高頻又非常凹陷,位置不正呢。因為齒音是錄音端帶來的問題,要從麥克風拾音器那邊去解決,這是客觀事實。那因為你們不想面對這樣的問題就反過來覺得齒音重是耳機有問題,那這不是很好笑么。
想讓齒音變輕和消失,與此同時這只耳機的高頻就已經是凹陷的了。而每個頻段又都是互相連接的,削齒音高頻就會變暗,很多人不能理解極致的聲音優勢所在大概也正是因為主要聽流行歌曲,中低音域為主。所以不在意高音區和高中音區是不是在一個準確的位置上,是不是正確的還原了原本的狀況。那這樣實際上就已經陷入誤區沒有正確的面對問題了。其次就是很多人盲狙試極致的耳機,覺得價格貴就好,自己就理所應當能駕馭,但是到手又因為音色不喜歡很快就轉手了,這樣就是即損失了錢財,又沒有享受到器材好在哪里,其實這個是需要耐心和正確的打開方式的。極致的絕大多數耳機都是聚酯纖維+金屬鍍層的耳機單元,沒有金屬鍍層的耳機很少。那樣的型號的確有著更大眾更普通的音色,但是我想說那些少量的型號一方面是為了一些其他用途設計的。另一方面就是即使是金屬鍍層的耳機,聲音也不是就這么一味的亮下去,只要給它足夠的時間,逐漸它會達到一個平衡點。即既不像全新時那樣鋒利刺耳,又不像其他品牌耳機那樣松散渾濁。所以我的個人建議是對極致耳機有興趣的朋友,如果一下子不能完全接受極致耳機的音色,又想體驗極致的聲音特點,可以有兩種選擇。要么在官網上查閱資料,選擇一只聚酯纖維沒有鍍層的極致,另一個辦法就是多給它一些時間,它一定會回報給你不一樣的感受。
HFI 3D & PANDORA VI
HFI 3D
HFI 3D & ED5
之前自己的ED9由于時間太久的緣故,頭梁上面的墊皮老化了,寄送廠家售后周期比較久,又擔心運輸往返出問題,最后就犧牲了一下580,變成了ED9的配件,悼念一下,哈哈。
HFI 580
ED9
說了這么多,我今天還是選了一個型號跟大家聊一聊聲音和極致的一些有特色又有趣的地方,這個型號就是ED5LTD.
NO.42 ED5
ED5LTD這個型號比較有意思,一方面是從我開始玩極致到ED5上市已經過了很久,身邊很多朋友已經被我帶動的也接受了這個品牌,另一方面就是因為ED5是555只限量,每一只木紋也不一樣,所以經常就是身邊的朋友看到他們喜歡的編號和花紋就把耳機拿了去德國耳機品牌,所以我手上的ED5就一只挨著一只的走,總是沒捂熱乎就被朋友拿走了。今天數一下編號都有些數不過來了,也是挺有意思的一段經歷,也很期待新的25周年紀念版。
NO.264 ED5
ED5配件收納
NO.267 ED5
NO.269 ED5
ED5 & ED10
EDITION 滑軌
自打ED7和ED9之后,ED8和ED10的出現將極致帶入了一個新時代,也就是現在最為常見的現行版EDITION系列耳機的頭梁,嚴絲合縫,卡檔手感非常好。目前應該是三種材質,羅密歐和ED5這樣的好像是鈦合金,ED10和釕版ED8和朱麗葉那種銀白色的金屬不知道是什么材質,還有就是ED8 carbon的黑色梁架。
EDITION 懸掛
每一只edition耳機的金屬頭梁和單元懸掛點之間都有上圖中的毛絨填充物,應該是羊毛吧,殺一只羊都搞定,貼完羊皮塞羊毛,哈哈開玩笑的。這樣的設計既能減少單元和梁架之間的動量,也能避免在出街使用過程中帶來不必要的碰撞聲,真是一箭雙雕。
EDITION 內梁
以前的edition系列耳機的滑軌和下單元的懸掛是一體的,當初我就想這樣精準的切割技術應用在耳機上真是不枉高價。沒想到廠家的工程師們還是精益求精,一開始加了這顆螺絲我會想廠家是不是為了降低工藝難度這樣能提高產量,后來我發現不是。因為除了我在酷音購買的耳機以外,有些早期的耳機是在日本買回來的,沒有保修,我就只能自己動手。想要調整頭梁的話,是要從單元內測把耳罩,濾網都撕掉,再拆單元蓋板才能拆下來的。這樣既破壞了單元結構的完整性和美觀程度,而且出廠是熱熔膠,反復粘貼也對皮革不好。把這個地方改成可拆卸結構這樣的話日后如果維修和調整頭梁,就可以不通過拆解單元而是直接更換配件了,所以很多細節能讓人感受到一個品牌是不是在用心設計產品。
日常
MMCX的接口也比較方便,天涼了需要耳機接打電話的話直接換一跟MMC的麥克線就可以了,更換升級線也很方便。
ED5
回想起第一次見到ED5是在艾利和舉辦的2014奧忒玫的活動上,當時還有幸的見到了一個比較帥的大叔,應該是酷音的老板吧,當時聊到說想買一個ED5,他應該是以為這個年輕人是在開玩笑吧。后來我如愿以償的買到啦,很開心。那時我看了一下展示機的內側編號,那是我第一次在國內看到工程機編號的極致耳機,包括現在的試聽機都是有工程機獨立序列的,這是讓人非常開心的,因為廠商的正規化管理和對亞洲市場的重視才能讓很多的人了解和喜歡這個品牌,才能走的更遠,當時應該試聽的是Nightwish的《High hopes》,前奏過了之后大概就聽了幾句吧,我就沒有再聽了。因為我已經決定要買了。那會兒ED5的上市,也代表了S-LOGIC第三代EX技術的第一款產品,見到了實物看了一下,是單元偏置技術,聲音上縱向聲場的變化顯而易見,很讓人滿意,所以極致對于我個人來說就是一個一直給我驚喜從未讓人失望的品牌。
因為ED5LTD是限量版型號,后來又出了普版,也許很多人會覺得廠家很會圈錢啊,我倒是不覺得。因為ED5是當時唯一一款S-LOGIC EX的產品,如果沒有一個普通款來支撐的話,就沒法讓更多人體會到新技術的進步和差別。前一陣子發布的兩款新品一個J25和ED8EX德國耳機品牌,一方面是情懷的周年版,不知聲音如何但是依然期待,另一方面就是搭載了第三代技術的新ED8,ED8其實可以說是EDITION系列的中流砥柱型號,廠家對ED8進行升級,雖然價格也提升了很多,不過這種做法還是比較有意義的,因為如果一直停滯不前,就會有被人趕超的風險。
日常
說了這么多關于極致的,最后收尾前再啰嗦兩句,比較有意思的是極致有很成熟的頭戴式耳機,但是卻沒有非常高端的耳塞產品,想必是S-LOGIC技術比較難過渡到耳塞上,也是一直忙于研發吧,算上IQ極致目前有四款耳塞產品,雖然也都不錯,但是我期待能有更加登峰造極的創作。因為平時大耳機和耳塞我都是同事使用的,所以期間發現了FINAL AUDIO這個品牌,所以耳塞這一塊就一直用FINAL來頂替,直到后來FINAL上市了SONOROUS的全新頭戴系列產品,我本以為同樣鍍鈦單元的SONOROUS X與極致會有交集,但是讓人詫異的是FINAL卻設計出了完全不一樣的聲音風格。所以只有玩過的人才會明白其中的樂趣,極致就像閃電,代表了最為鋒利和果斷的聲音。而SONOROUS卻像火把一樣溫暖醇厚,這一波也算勢均力敵,期待兩個廠家未來的表現。
之前很多評測和軟文里都提到極致的耳機直推不錯但是上放有更好的表現,這一點上我倒是不這么看,極致耳機的聲線非常不好搭配臺式器材,如果要上臺,不見得會好聽。而且先要有準備大筆資金的覺悟。我之前有用過BURSON、ANTELOPE、WOO AUDIO的臺機,基本也都是旗艦級的搭配,只能說還好,沒有隨身聽起來好聽自然。中間比較有趣的也是發現我研究的很多品牌都是ECT代理的,后來才開始關注酷音。極致的耳機單元自身就有很強的能量感,用比較適中的機器去聽就好了,很多人喜歡用推力很大的板磚和一些臺機去聽極致,我覺得是很不可取的,機器的大推力加上耳機單元自身的能量感,會讓聲音密度非常大,就像一堵密不透風的墻,這不是高端器材追求的聲音,只有結合密度和線條感才會達到更高一層的水平,但是大推力機器會使極致喪失線條感,這個是直接就PASS掉的,不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玩法,談不上誰對誰錯的。
很高興借這次征文機會說了這么多,也是第一次公開談自己對極致的感受,希望跟喜歡極致和喜歡酷音其他產品的朋友們多交流,因為酷音代理的這些品牌目前來看都是挺有趣的,其他的我也略有研究,這些品牌都是具有可靠性和可玩性的,感謝閱讀。
總結:以上內容就是聊聊來自德國的極致(ULTRASONE):我最心愛的耳機品牌詳細介紹,如果您對創業項目感興趣,可以咨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給您項目的反饋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