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龍》作為中國古代文學理論的經典之作,其價值不言而喻。它不僅蘊含著豐富的文學創作智慧,還為后世文學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很多人想要深入了解這部著作,原文的深邃精妙與翻譯的精準解讀就顯得尤為關鍵。了解《文心雕龍》原文,能讓我們領略劉勰所處時代獨特的文學審美和理論體系;而對照翻譯閱讀,能輔助我們跨越古今語言的隔閡,更順暢地理解其中要義。接下來,我們將為大家呈現《文心雕龍》的原文,并附上精準的翻譯,帶你一同穿越時空,探尋這部文學理論巨著的魅力,感受古代文學批評的璀璨光芒。
1、《文心雕龍》節選原文
春秋代序,陰陽慘舒,物色之動,心亦搖焉。蓋陽氣萌而玄駒步,陰律凝而丹鳥羞,微蟲猶或入感,四時之動物深矣。若夫珪璋挺其惠心,英華秀其清氣,物色相召,人誰獲安?是以獻歲發春,悅豫之情暢;滔滔孟夏,郁陶之心凝;天高氣清,陰沉之志遠;霰雪無垠,矜肅之慮深。歲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遷,辭以情發。一葉且或迎意,蟲聲有足引心。況清風與明月同夜,白日與春林共朝哉!
2、譯文
春夏秋冬四季互相代替,陽和的天氣使人感到歡快舒暢,陰沉的天氣使人感到凄戚,自然景物聲色的變化,也會使人們的心情跟著動蕩起來。冬至過后陽氣萌動,氣候漸漸溫暖,螞蟻就走出洞穴開始活動;八月里陰氣凝聚,天氣漸漸寒冷,螳螂就加緊吃食準備過冬。就是這些微小的昆蟲也能感到氣候的變化,可見四季影響事物是十分的深遠。至于人的智慧心靈比美玉更卓著,清爽的氣質比花朵更清秀,對各種景物的感召,誰又能無動于衷呢?因此每當進入新的年歲,春氣萌發,心情歡樂而舒暢;初夏的時候,草木茂盛,心情煩躁而不暢;在秋天天高氣清,陰郁沉寂的心志便顯得很深遠;冬天里,大雪紛紛渺無邊際,思慮嚴肅而深沉。一年四季各有它的景物,不同的景物又各有它獨特的容貌聲色,感情由于景物而改變,文辭由于感情而產生。一片樹葉落下來尚且能觸動人的情思,昆蟲鳴叫的聲音也足以引起人們的心思,何況那清風、明月的夜晚,白日、春林的早晨展示的美景呢?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