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牛奶可以做什么菜?,36創業加盟網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考:用牛奶可以做什么菜?。
中餐的話,應該就是粵菜中的順德菜用牛奶比較多,用的牛奶品種是水牛奶,水牛奶與普通牛奶最大的區別是水牛奶的脂肪含量特別高,一般可達9%,而普通牛奶是4%左右,所以才可以在雙皮奶上面看到一層厚厚的奶皮。(有些人用普通牛奶做雙皮奶做的不好不是因為方法問題,而是原料就錯了)。
比較常見的四款牛奶的菜品是大良炒牛奶、炸牛奶、姜撞奶、雙皮奶。
炒牛奶是順德大良第一食府龍的酒樓的大廚所創。
主要用料有水牛奶、蛋清、火腿、蝦仁、堅果、鹽、油。
看配料表就可知道炒牛奶是咸鮮口,并且脂香濃郁。
而制作方法是用軟炒法(熱鍋后小火慢炒),炒牛奶是很容易過火的,所以很考驗師傅對火候的掌控。所得的炒牛奶應當是已經凝固好,軟、微糯、微黏,能很好的包裹住舌頭表面。
當我們吃到完美的炒牛奶應當是看似固體吃起來卻似濃漿,這非固體也非液體的炒牛奶完美的覆蓋在舌頭上,這時候品嘗到的應該是水牛奶那豐韻的脂香,火腿的咸鮮。而蝦仁和堅果給予炒牛奶的可嚼性,這些味道隨著炒牛奶在口中慢慢咀嚼,慢慢的的融化而達到頂峰,吞下去后感覺到從頭到腳都是牛奶的芳香。
請無視那一對西蘭花,并且請大家意淫下有堅果的樣子,謝謝。
炸牛奶
炸牛奶主要原料是有水牛奶、玉米粉、白糖以及急漿。
原料很簡單,那么怎么樣才能把牛奶這樣的液體變成金黃酥脆內里軟嫩的甜食呢?關鍵在于技法。
先將少量的水牛奶加入玉米粉搬運,再加入足夠的水牛奶和白糖,用水浴法加熱至八成熟,也就是水牛奶變成糊糊的狀態,然后放入涂了植物油的器皿中并置入冰箱讓其凝結。凝結好的牛奶會像豆腐一般,此時吃起來也是很美味的,不過會差點意思。把凝結好的水牛奶切成骨牌大小,裹上急漿油炸即可。
最后的成品會外表金黃酥脆,里內軟嫩,并且奶香味濃郁。
現在有許多酒家用炸面包片裹著凝結好的牛奶,此舉非常的惡劣,炸面包片會吸取大量的油脂,并不如傳統制法那樣酥脆爽口,反而會顯得十分油膩,大概是酒家對直接炸牛奶技藝不夠,所以才用此舉偷懶。
姜撞奶
姜撞奶是一味奶香濃郁姜味撲鼻的甜品,
下面我引用吃很重要的一段文(什么是:分子料理(下) - 吃很重要 - 知乎專欄),寫的很好了,我就不再重復。
姜撞奶:一個實用分子料理案例
談到這里,實在忍不住要給大家介紹一個叫做 “Khymos” 的博客。博主名叫 Martin Lersch ,居住在挪威(下簡稱「挪威哥」),據他自己的介紹,他擁有機金屬化學研究的博士學位,而他和分子美食學的關系是在不用做實驗的業余時間,倒騰點食物方面的實驗。
挪威哥威武,居然在研究分子料理的過程中,發現了我大廣東知名甜點:姜!撞!奶!我作為姜撞奶的腦殘粉,見此博客自然興奮不已(在此也是要感謝 mlle WANG 老師的推介)。
話說挪威哥發現了這道只用了姜、奶和糖三種非常普遍的食材的甜點之后牛奶,就跑去搜索了很多制作姜撞奶的食譜,但是他發現,就這么三種簡單的原料,他找到的數十種食譜里居然可以描述得千奇百怪。(也不怪他,姜撞奶就沒幾家店做得好的,廣東當地的老店仁信、民信,廣州文明路的百花、玫瑰,都不能保證100%做得靠譜,完全看當日運氣。)挪威哥發現,這些食譜對于幾個關鍵問題可謂各說各話:
1. 用老姜還是用生姜,應該怎么研磨或搗這些姜?
2. 用多少度的牛奶?
3. 用脫脂奶還是全脂奶,用巴氏奶(室溫下只能保溫1-2天的牛奶)還是非巴氏奶,能不能用豆奶?
4. 奶和姜汁的比例(8:1 還是 25:1)?
5. 把姜汁倒進奶中,還是把奶倒進姜汁里,以什么高度倒入?
6. 是否需要加白醋以幫助凝固?
……
此時,如果你家沒有會做姜撞奶的媽媽,誰告訴你什么才是正確的做法呢?
這個時候分子美食學就出場了。準確來說,是分子美食學背后的思維邏輯。挪威哥從搜集到的報告中發現,在家制作這道甜品的成功率只有 50% 。各種組合之所以得出不一樣的結果,全因為這三種東西在不同狀態下發生的化學反應不一樣。一旦你的操作超出了某個維度,姜撞奶就凝固不起來了。挪威哥寫了很長一篇解釋了個中的作用,由于我化學也不好就不在這里瞎延展了,大概概括下來牛奶,就是生姜所含的蛋白酶,可以在一定條件下將牛奶凝固。
還記得上面提到的分子料理幾大技法里的凝固化(gelling)嗎?姜撞奶其實是就是這種技法的應用。在工業制成品中,提供凝固作用的通常是凝乳酵素這種東西,而在姜撞奶里,生姜擔當了這個角色(理論上,你用生姜做芝士也是從科學上可行的)。但是,生姜含有的蛋白酶只能在一定溫度下起作用,實際上它們對溫度非常非常敏感,這個溫度窗口少到只有 60-65 °C 這個維度,一旦高于 70 °C ,就完全不起作用了。當姜汁和牛奶接觸的時候,你還不能攪拌,因為這樣會破壞凝固的過程。
挪威哥經過自身實驗,給出了他認為成功率最高的傻瓜版姜撞奶做法(這種做法我看很多寫食譜的大V都提到過,但好像并沒有誰去把它說出個所以然)——
圖片來自挪威哥的博客
你需要有:
1. 脫脂奶(250 mL)
2. 新鮮的生姜汁(18 g)
3. 白糖(20 g)
4. 電子食物溫度計(成功與否就在此一物)
操作步驟:
1. 將糖和奶混合并加熱至 65 °C
2. 把姜剝好皮并放進微波爐「叮」一會,隨后榨汁
3. 把姜汁放在碗里,將奶糖混合物從一定高度倒入姜汁中
4. 不要攪拌,千萬不要攪拌
5. 室溫等5-10分鐘
6. 如果操作無誤,此時已經凝固成功可以上桌
誰也沒想到,居然會是一個挪威人去教我們做姜撞奶。這其實就是實用版的分子料理,也是我認為分子美食學最有價值的地方:以科學的思維看待烹飪和食物。掌握了背后的原因,你不僅可以做姜撞奶,也許還可以試試奇異果撞奶。(Disclosure: 我按照以上做法做了一遍,可是沒有 100% 成功,估計是奶和姜的比例沒掌握好…)
當然他用脫脂奶我是不贊成的,還是得用水牛奶比較好。
雙皮奶
雙皮奶應該是這四道牛奶菜品中最受大眾所喜愛的,我也很喜歡,并且我認為冷的比熱的更好吃,因為凝結的更好,牛奶在口中融化的感覺也很棒。
具體做法也不難,唯一問題是在于一定要買水牛奶,不然上面那層脂肪奶皮不夠厚,整體就會不夠香。
下面是引用他人的制作方法:
制作材料
1.鮮牛奶500ml,用水牛奶,脂肪含量越高越好;
2.雞蛋3個,
3.白砂糖隨意,根據自己的口味適當加量。
烹飪方法
1、準備所需原料,如果用400ml的牛奶,用2個雞蛋也可以。
2、牛奶倒入小奶鍋中加熱,加熱但不要煮開,煮開后會不容易形成奶皮。
3、加熱后的鮮牛奶倒入容器中,放在通風處等待奶皮的形成。(這一層的奶皮是靠鮮牛奶的熱氣往上頂而形成的奶皮。)
4、用小刀或者筷子劃開一個口,口子也不要太小,太小的話再倒回去的時候容易把奶皮壓在下面。
5、把奶皮下面的牛奶倒出,留少許牛奶在碗內。(為了避免因操作遲緩,底部的奶皮沾粘在碗底無法浮起。)
6、到出牛奶的碗,一層奶皮在碗底。
提示事項
1、.要用小火慢慢燉,牛奶剛剛全部凝結就關火,老了口感就不好了
;把鍋蓋留個縫隙,如果不留的話水蒸汽滴到上面會起疙瘩;
2、結第一次奶皮,一定要選擇使用全脂的純牛奶來制作雙皮奶,否則無法結出厚厚的奶皮。這一步很關鍵,可以把牛奶煮一下,不過不能煮開,燒久了會破壞蛋白質,也結不起奶皮了。如果不能把握好時間的話,可以把鮮牛奶蓋上一層保鮮膜后放在蒸鍋里蒸十分鐘。注意一定蓋上保鮮膜或者碗蓋,不然蒸鍋里的水滴到牛奶中就不會結奶皮了。
3、奶不倒凈,碗底留奶。奶涼晾后會形成一層奶皮,用尖刀沿著碗邊劃大概十厘米左右的口。倒出大部分牛奶,碗底留點底不要倒凈,不然奶皮容易粘在碗上,待會兒就浮不起來了。
4、快速攪拌蛋奶液,過篩,撇沫。雞蛋清先用筷子攪拌均勻后倒入牛奶中加糖,攪勻后過篩。篩掉蛋清中尚未打發的部分。如果蛋奶液中有氣泡和奶沫用勺子撇去,以免影響雙皮奶的成型。
5、回倒要耐心。把蛋清奶液緩緩沿著剛才劃破的奶皮缺口倒會碗里,讓奶皮浮在上面。
6、控制好火候。再次敷上保鮮膜上鍋蒸,中火蒸十分鐘后關火,此時不要掀開蓋子燜五分鐘讓余溫繼續加熱,五分鐘后再取出。
7、奶皮要保持完整,不使其破碎,挑起時動作應輕緩;
8、奶蛋液重新倒入碗內,數量以與原奶皮高相符,不宜過多;
9、碗上面的奶皮有防止皮下蛋液過火而老化的作用,可以保持成品滑潤。
10、所用的鍋應用橢圓形鐵蓋,以避免蒸餾水滴落在奶皮上。
總結:以上內容就是用牛奶可以做什么菜?詳細介紹,如果您對創業項目感興趣,可以咨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給您項目的反饋信息。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