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服裝品牌的四個集體病,36創業加盟網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考:中國服裝品牌的四個集體病。
中國營銷傳播網 > 品牌經緯 > 中國服裝品牌的四個集體病
中國服裝品牌的四個集體病
中國營銷傳播網, 2007-04-25, 作者: 沈志勇, 訪問人數: 2890
7 上頁:第 1 頁
4、專賣單店銷量低下:終端突破是關鍵
建立專賣店,走特許加盟是許多服裝企業渠道擴張的主流道路。
我們以溫州服裝業為例,來看服裝特許加盟的快速發展:早在1995年拜麗德就開始了其被戲稱為空手套白狼的服裝品牌特需經營模式,高邦也在同年賣掉廠房,專注于品牌的推廣中國時裝品牌,目前拜麗德的加盟店已達400多家,高邦也有數百家之多。做的更為出色的是美特斯邦威,已成為溫州最大的服裝利稅大戶,連鎖店達1500多家。
再如莊吉、報喜鳥、森馬等的加盟銷售店也在500—1000家的規模,還有一大批企業如華士、法派、亨美、喬夫、林中鳥、驪各、雪歌、紅黃藍等企業的連鎖加盟店也在200—500家規模。據統計僅溫州服裝企業在全國各地的加盟連鎖店已超過20000家,且還在快速地參加。
當各個服裝企業專賣店數量發展到一定規模的時候,一個問題出現了,那就是單店的質量。服裝企業渠道建立的先后秩序基本都沿著:先數量后質量的方式來發展。但是中國時裝品牌,現在看來,各服裝單店質量大多并不樂觀。
中國的服裝品牌,單店月銷量達到100萬的,可謂鳳毛麟角,大多的服裝專賣店,其年銷售額都在十萬到幾十萬之間徘徊。
而我們來做一個對比,就看出了我們單店效益是多么低下了:
2007年2月24日,西班牙時裝巨頭Inditex公司在上海南京西路的Zara時裝品牌專賣店開張,ZARA在上海專賣店一天的銷售額高達80萬元,相當于80個中國服裝品牌日銷售額的總和;
4月12日,另一家瑞典時裝零售巨頭H&M品牌專賣店正式在上?;春B烽_業,據H&M宣稱,其單店營業額單日最高已經達到200萬元,相當于200個中國服裝品牌日銷售額的總和;
除此之外,國內服裝品牌不單是單店銷售額低下,包括終端導購、終端服務、終端管理等各方面,都與國外品牌存在巨大的差距。
因此,如何加強終端營銷工作,提升單店業績,是國內服裝企業營銷工作的重中之重。而這,恰恰卻是國內服裝企業的最大短板。
產品設計不足,還可以依靠模仿;品牌內涵空虛,還可以依靠多打廣告提升知名度彌補;渠道利潤不足,可以通過政策讓利解決。而終端業績提升呢,怎么辦?國內大多企業還沒有有力的營銷方法和系統來解決這個問題。
大部分企業的終端營銷還簡單地停留在專賣店VI、陳列和幾個手冊上,還處在一個淺層次終端營銷策略上,深入的終端策略如終端攔截等方面還比較少應用。
服裝的終端營銷是一個金礦,有待有識之士好好挖掘!
沈志勇簡介,上海超限戰營銷策劃機構總經理,葉茂中營銷策劃機構原策劃總監,上海某著名服裝企業原營銷總監。12年營銷策劃與市場實戰經驗,“新經濟第一代策劃人”,業內稱“機會獵手”,長于在無“市”的市場,創造“市”; 長于幫助弱勢品牌快速崛起,快速突破市場。曾為中華香煙、五糧液、古川純糧液、廣州電信、中華英才網、雪龍人內衣、天蠶羽絨內衣、361度運動鞋、沃特運動鞋、夢娜襪業、紅了網絡飯飯、雅客集團、泡吧餅干、紅桃K、廣州中藥一廠、WNQ健身器材、石人族珠寶等50多家企業進行過整合營銷策劃和品牌打造。營銷專著《謀勢》即將出版。歡迎與作者交流:電話:021-64327608,網站:。
第 1 2 頁
關于作者:

沈志勇:上海超限戰營銷策劃機構總經理,葉茂中營銷策劃機構原策劃總監,上海某著名服裝企業原營銷總監。12年營銷策劃與市場實戰經驗,“新經濟第一代策劃人”,業內稱“機會獵手”,長于在無“市”的市場,創造“市”; 長于幫助弱勢品牌快速崛起,快速突破市場。
查看沈志勇詳細介紹瀏覽沈志勇所有文章進入沈志勇的博客
總結:以上內容就是中國服裝品牌的四個集體病詳細介紹,如果您對創業項目感興趣,可以咨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給您項目的反饋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