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當代十大建筑 北京的十大建筑奇跡,36創業加盟網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考:北京當代十大建筑 北京的十大建筑奇跡。
“北京當代十大建筑”是民眾評選的結果,這些建筑,有的設計理念先進,有的作為奧運會場館,既是設計師的智慧結晶,也是北京的標志性建筑北京十大建筑,下面一起看看北京十大建筑吧。
1.首都機場3號航站樓
2.國家體育場
3.國家大劇院
4.北京南站
5.國家游泳中心
6.首都博物館
7.北京電視中心
8.國家圖書館(二期)
9.北京新保利大廈
10.國家體育館
第一屆1959年北京十大建筑是:人民大會堂、中國歷史博物館與中國革命博物館(兩館屬同一建筑內,即今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民族文化宮、民族飯店、釣魚臺國賓館、華僑大廈(已被拆除,現已重建)、北京火車站、全國農業展覽館和北京工人體育場。
從2000年設計研究,到2008年投入使用,建筑面積90多萬平方米,征用了22200多畝土地,搬遷了9個村莊,涉及人口1.2萬人北京十大建筑,這是一項巨大的工程。航站樓內的屋頂設計也是別具一格,是由紅-橙-黃漸變的三種顏色構成的,不同區域采用不同的顏色,由英國建筑大師諾曼·福斯特設計的也是一大看點,作為大型客機順利起降的機場,在國際航空事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位于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南部,作為08年奧運會的主場地,期間舉辦奧運會、殘奧會開閉幕式、田徑比賽及足球比賽決賽等賽事。占地面積21公頃,觀眾席位達91000個,被譽為“第四代體育館”的偉大建筑作品,現在作為旅游景點對外開發,也作為一些明星的演唱會場館,汪峰等明星在這里舉行過,17年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也是在這里舉辦。
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西側,總建筑面積約16.5萬平方米。從立項到運營,歷時49年,作為北京的標志性建筑之一,由法國著名建筑師保羅·安德魯設計,不得不說該建筑的造型很新穎,很前衛,宛如“一滴晶瑩的水珠”,設計之初也是頗有爭議,分技術專家和藝術委員會兩方,最后論證,采用現今的方案,就是大家現在看到的。
位于中國北京市豐臺區,作為北京面積最大、接發車次最多的火車站。說起北京南站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97年,那時作為客貨混運車站,06年開始改造,08年投入使用,設計融入了古典建筑“三重檐”的文化元素,整體布局呈現雙曲穹頂,主體分5層,安裝光伏發電系統是全國最大的,為國內大型工程積累了經驗。
又稱“水立方”位于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內,與鳥巢并列,分部在北京城市中軸線北端的兩側。作為08年夏季奧運會的主游泳館,總面積8萬平方米,觀眾席位有17000個,賽后作為嬉水樂園,探秘館,水滴劇場等旅游景點,深受廣大民眾的喜愛。
位于北京長安街西延長線上、白云路的西側,原館址是“北京孔廟”,1953年,就開始籌建,隨著藏品的增加,首博籌劃興建,形成現在今天的規模。總建筑達6萬多平方米,整體布局新穎,采用地上五層,地下二層的構造,期間展出了我國眾多珍貴的考古文物,作為旅游景點越來越受到大眾喜愛。
作為北京電視臺新臺址,02年開工,08年投入使用,歷時六年,為北京市的重點工程。由日建公司設計,作為商業性大樓,包括綜合業務樓、多功能演播樓、生活服務樓等構成,電視臺15套自辦節目,服務首都觀眾的生活,為民眾帶來更多精彩的數字電視節目。
位于北京市中關村南大街33號,總館占地7.24公頃,建筑面積14萬平方米。主樓為雙塔形高樓,采用雙重檐形式,孔雀藍琉璃瓦大屋頂,淡乳灰色的瓷磚外墻,花崗巖基座的石階,再配以漢白玉欄桿,通體以藍色為基調,取其用水慎火之意,建成是亞洲規模最大的圖書館,是世界國家圖書館第三位。
位于北京東城區東四十條橋西南,占地面積1萬8平方米,建筑布局,建筑總高度105.2m,其中地上23層,地下4層,該建筑設計新穎、功能先進,注重環保與節能,是一座集甲級寫字樓、博物館、商用于一體的綠色智能化大廈,有著“北京新地標”的美譽。
位于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的南側,總建筑面積有8萬平方米,俗稱折扇,曾作為北京奧運會三大主場館之一,也是奧林匹克中心區的標志性建筑之一。整體由體育館主體建筑和熱身館以及室外環境構成,屋頂采用國內比較罕見的九層復合結構,屋面有降噪聲處理。
總結:以上內容就是北京當代十大建筑 北京的十大建筑奇跡詳細介紹,如果您對創業項目感興趣,可以咨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給您項目的反饋信息。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