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伊利停售(蒙牛伊利在港停售???),36創業加盟網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考:蒙牛伊利停售(蒙牛伊利在港停售???)。
[財訊網]倘若“蒙牛伊利遭停售”的謠言真是微博惡性營銷所致,那么散布謠言的單位或個人逃脫不了法律責任。另外,從企業自身的發展考慮,“潑臟水不如做質量”,與其把精力放在惡意競爭上,不如踏踏實實的做好產品的質量。
昨日,一則關于“香港兩大超市集團百佳和惠康停售蒙牛和伊利,兩大國產奶在香港市場難覓蹤影”的消息被瘋轉。對此,蒙牛方面表示,停售消息實為誤傳,蒙牛目前在香港正常銷售蒙牛伊利停售,不存在下架的說法。伊利方面也回應稱,伊利早在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發生后,就已經決定退出包括香港在內的海外市場,所以在香港市面上自然也就看不見伊利的蹤影。
按照常理,一說到停售,人們自然的想到是突發的質量問題,尤其在中國奶制品行業信任危機不斷加深的情況下,這則關于“蒙牛伊利停售”的消息在內地引起了較大的轟動。而據了解,蒙牛伊利并未在香港出現突發安全事故。
誠然,“三聚氰胺”以后,國產奶制品在國內外乳品行業中的名聲并不好,“早產奶”、“致癌門”等一些列質量問題也不斷加深國內奶制品行業的信任危機。而根據香港當地人的消費習慣,他們更信賴港產和進口牛奶,部分甚至表示從來沒買過蒙牛和伊利的奶制品。因此,香港本地對于超市停售蒙牛伊利的消息并不敏感,給當地居民帶來的影響,遠遠小于其在內地引發的波瀾。這個波瀾尤其表現在蒙牛伊利的股價上,給這兩家企業帶來較大的損失。據了解蒙牛伊利停售,伊利股份早盤一度大跌約6%,而蒙牛股份也呈下跌之勢。
如果事實真如伊利蒙牛兩個廠家所述,“蒙牛伊利停售”是網絡的誤傳。那么,這則消息是怎么被誤傳出來呢,又是誰將這盆臟水潑在了蒙牛和伊利頭上?在蒙牛利益出面辟謠都難擋其股價下跌的情況下,筆者認為并不排除有行業內惡意競爭之嫌。
關于行業內惡意競爭,這在奶制品行業也并非孤例。這次事件的主角蒙牛和伊利之間,就曾發生過類似的事件。2003年,蒙牛公司一名項目經理雇傭公關公司發帖攻擊包括伊利、圣元在內的業內其他公司,當時還引發官司。后來蒙牛爆出伊利集團曾花費超過590萬元,雇傭公關公司對蒙牛進行新聞攻擊。之后,蒙牛還在網絡上被“踢爆”是策劃“圣元奶粉性早熟事件”的幕后黑手……等等,這些關于行業惡意競爭的事件,在業內引起了較大的風波。從法律的層面來講,類似上述事件的惡意競爭,是一種違法行為。而倘若眼下這個關于蒙牛伊利停售的謠言真是微博惡性營銷所致,那么,散布“蒙牛伊利停售”謠言的單位或個人也逃脫不了法律責任。
石景山區律師
東城區律師
崇文區律師
總結:以上內容就是蒙牛伊利停售(蒙牛伊利在港停售???)詳細介紹,如果您對創業項目感興趣,可以咨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給您項目的反饋信息。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