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奶(有機奶“名不副實”:高端光環下是營銷概念組圖),36創業加盟網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考:有機奶(有機奶“名不副實”:高端光環下是營銷概念組圖)。
福成五豐有機奶生產基地擺放的宣傳板,該基地2007年通過有機認證。
8月27日,在福成五豐基地里記者看到有多種添加劑、補充料等,屬化學合成添加劑。
8月27日,在福成五豐基地里記者看到有多種添加劑、補充料等,屬化學合成添加劑。
圖/CFP
各大乳企2020年中報陸續出爐,國
內乳粉市場頹勢盡顯。為挽回高端客戶,合生元、蒙牛、雅培等在內的乳企紛紛發力有機奶粉市場,將有機奶視為新的“救命稻草”。然而這種“突圍”卻并不被業內看好,有機奶能否做到真正有機也存諸多質疑。
依照規定,有機飼養過程中不允許添加非有機認證原料,然而新京報記者8月27日探訪距離北京最近的有機牧場——福成五豐有機奶生產基地,發現了非有機認證的精料及限制使用的化學合成添加劑。而早在2013年,就有媒體質疑過圣牧高科有機奶的生產環境“名不副實”。
乳業專家宋亮表示,國內有機認證經不起推敲,只能說是“相對有機”。而有機奶源稀缺一直是制約有機奶粉大量產出的最大掣肘,無法支撐如此多的乳企轉型。在奶源與“非有機”的雙重限制下,有機奶恐怕更多的是一種營銷概念。
疑點1
有機奶生產環境:“只能做到相對有機”
北京向東的河北燕郊匯福路上,河北福成五豐有機奶生產基地是距離北京最近的一家有機牧場。
8月27日,新京報記者探訪該基地的福成五豐乳業一廠。門口宣傳板上顯示,福成五豐有機奶基地成立于2004年,2007年通過有機認證,是國內最早通過有機認證的奶牛場之一。
1987年,福成集團老板李福成靠5000元貸款、7頭牛起家,2004年將主營肉牛、奶牛的“福成五豐”運作上市。2014年末,福成有機乳業還推出系列有機新品。截至今年一季度,福成五豐總資產達12.38億元,一季度營收增加了15.73%。
福成五豐官網稱產品“100%有機”,真的如此嗎?根據《有機產品》GB/T19630.1-2011對生產環境的規定是,有機生產基地應遠離城區、工礦區、交通主干線、工業污染源、生活垃圾場等。”
進入福成牧場,奶牛和牛犢活動區較寬敞,但并沒有福成廣告展示的青青牧草,而是大片黃土。牛舍內由于糞便未及時處理,奶牛在混合著糞便、泥水的場地里踏來踏去。新京報記者注意到,福成乳業一廠距燕郊主城區約10分鐘車程,站在牧場的牛舍旁,能清晰地看到不遠處高聳的樓盤,牧場西側是車來車往的燕郊外環路。牧場北約6公里處,三河火電廠兩座巨大的圓錐形煙囪正緩緩冒著白色煙霧。
在福成工作人員王城(化名)看來,福成乳業一廠牛舍等設備已經落后:牛棚過低,臥床設計不太合理。此外燕郊地勢低,每年雨季牛場都會積水。
事實上,生產環境遭質疑的不止一家。在環境相對封閉純凈的烏蘭布和沙漠打造有機奶全產業鏈的內蒙古圣牧高科奶業有限公司,其有機生產環境也曾被質疑過。2013年10月,《中國商報》記者實地調查發現,圣牧高科第六牧場西側約1000米處有一家齊華礦業,而距其100米左右的地方,一個煤化項目當時也在籌建。
乳業分析師宋亮認為,國內真正做到有機的產品并不多。“一些沙漠地區或干旱的森林地區環境相對較好,可達到有機標準,但也只能說是相對有機。”
疑點2
奶牛吃的飼料:發現有化學合成添加劑
據王城介紹,福成五豐兩個有機牧場現有奶牛6000多頭。并坦言,其售價并沒按有機價格走,“與普通牛奶差不多”。“真的有機牛產量并不高,一般每頭牛每天產奶25公斤,我們是30-42公斤,和一般牧場差不多,差別主要在吃的不一樣”。但他說,有機玉米長得不太好,牛吃得也不好,有機糧食比較粗糙。
既然有機糧食無法保證產奶量,那么福成五豐“高產”使用的是什么飼料?王城說,福成五豐有機牧場使用的飼料,主要包括進口有機牧草、有機苜蓿和福成自有農田所產的有機青貯和玉米,“咱們能保證玉米、牧草、苜蓿是有機的。”
按《有機產品》規定,有機食品生產環節要求十分苛刻,應以有機飼料飼養;不允許使用添加化學合成物質的飼料;維生素、礦物質應使用天然原料。《有機產品》并沒對添加劑進行有機認證的要求,但對添加的種類做了明確規定,非目錄物質不允許添加在有機牛的飼料中。
新京報記者在福成五豐有機牧場看到了美加力脂肪酸鈣、普瑞納奶牛干奶期精料補充料等多種添加劑、補充料等。
認證咨詢機構北京食安管理顧問有限公司技術人員李先生稱:“有機飼料不能添加國家規定之外的添加劑。包括脂肪酸鈣這類,都是不能加的。”這一說法也得到方圓有機產品認證機構證實。
而福成有機牧場里的美加力脂肪酸鈣,其主要成分含蒸餾脂肪酸、水、氧化鈣、抗氧化劑,屬化學合成添加劑。記者在“有機動物養殖中可以使用的物質”列表里查詢,并沒有脂肪酸鈣和氧化鈣,其抗氧化劑也屬明確禁止使用的成分。
另外,在普瑞納奶牛干奶期精料補充料中,有目錄規定外的化學成分硫酸銅。新京報記者以購買飼料名義詢問生產商農標普瑞納(廊坊)飼料有限公司配方部人員,對方稱“普瑞納系列精料都不是有機的。普瑞納奶牛干奶期精料補充料含有豆粕和硫酸銅,如果做有機奶,這兩種成分是不能加的。而銷售給福成的飼料是含有豆粕和硫酸銅的。”
此外,福成五豐燕郊乳制品分公司某銷售經理稱,福成有機牧場一廠每天給蒙牛提供生乳30-38噸,用于生產“特侖蘇”。
8月31日,福成五豐燕郊奶牛養殖分公司總經理李瑞彬向新京報記者說,其兩個有機牧場每天產有機原奶80-90噸,自用比例10%,剩余90%供給數家大型乳企。
依據內蒙古巴彥淖爾廣播電視臺的消息,2014年巴彥淖爾有機奶產量17.5萬噸,占全國有機奶產量一半以上。若全國有機奶產量按年35萬噸、福成有機牧場日產有機原奶85噸計,福成有機奶年產量約占全國總產量的8.86%。
李瑞彬還稱,“像脂肪酸鈣、非有機認證的豆皮、奶牛干奶期精料都是不能用的,如要用,比例不能超過5%,且須是有機認證。”記者將在牧場看到脂肪酸鈣、干奶期精料的狀況詢問李瑞彬時,他稱“正派人去查”,但截至發稿尚未得到具體回應。
疑點3
有機奶認證:審核員“事多” 企業可換人
盡管在牧場生產環境、喂養過程都存疑點,但福成五豐從種植基地、奶牛養殖到牛奶加工,均獲得中國質量認證中心授權的有機產品認證。其中,奶牛養殖基地還是中國有機農業產業發展聯盟認證的“有機奶牛養殖示范基地”和農業部的“奶牛標準化示范場”。
王城稱,“很多老外參觀,我說我們這個是有機牧場,老外就很懷疑地看著我們——怎么是有機的呢?我說我們有證(有機認可)。”
新京報記者咨詢多家認證機構了解到,申請有機牧場認證并不容易,從土壤、水、種植、飼料、防疫,到生產、包裝、運輸等各環節都要保證有機。然而有機牧場生產鏈條較長,僅飼料輔料就涉及近十種,企業幾乎無法做到完全自產。而買入有機材料就意味著問題又回到原點:有機原料是否能真正做到有機?
北京中質環宇認證咨詢中心技術人員透露,其認證的有機企業中,10家有三四家確實是嚴格按照有機標準做的。但“還是有空間的,這個我會告訴你方法和原則,畢竟這個事存在風險,萬一檢測出來有問題,發證機構和你一起承擔風險。”
認證中是否有操作空間?北京食安管理顧問有限公司人員稱,“我們跟認證中心合作多年,老師(審核人員)比較固定。總體來說,沒太多事兒,但企業也不能太過,肯定會讓過。”而企業如果覺得審核員“事多”,當時就可提出換人。
“申報多少頭牛,就要對應多少噸奶,申報數量可以等合作后再細化,產量也不是沒有操作空間。”北京中質環宇認證咨詢中心技術人員說。
乳業專家王丁棉曾稱,“中國有機認證很隨便,有些企業花點錢就能拿到有機證。有機概念流行,但起步開局不好,造假的多、冒充的多,拿有機概念做廣告的多,真正做到有機難。”
行業延伸
有機奶成乳企“救命稻草”?很難
盡管有機奶的生產、認證存在上述質疑,但在國內乳粉市場業績大幅下滑、營收增長乏力的情況下,乳企還是紛紛扎堆挺進有機奶市場,并被視作眼下的“救命稻草”。
然而在業內專家看來,掣肘有機奶市場大步發展的奶源基礎依舊沒有解決。從長遠看,價格下行與國際接軌是必然趨勢,靠嬰兒奶粉賺錢的高毛利時代已經過去。
布局 乳企扎堆開辟有機奶
最新發力有機奶粉市場的企業是廣州合生元。今年8月中旬,合生元半年報對外透露,“集團計劃開發有機嬰幼兒配方奶粉及幼兒食品產品,并將其引入中國市場。”
在隨后的香港業績發布會上,合生元主席兼行政總裁羅飛證實,其新收購的美國有機品牌是Healthy Times,據稱這是一個自1980年起經營并擁有強大歷史傳承的美國有機品牌,在北美洲、亞洲均有銷售。
而在6月5日,蒙牛發布“0污染”的瑞哺恩有機嬰幼兒奶粉,號稱是目前中國第一款“歐洲奶源、國內生產”的有機嬰幼兒奶粉。
此外,深耕有機奶粉市場7年之久的澳優乳業最近對全球有機奶粉供應商諾帝柏歐追加了投資。早在2008年,澳優推出“能力多”有機嬰幼兒配方奶粉有機奶,到2014年“能力多”銷售額達8000萬元。
在有機液態奶領域,以“沙漠全程有機產業體系”為賣點的圣牧高科去年7月赴港上市,其2014年財報顯示銷售收入2132.4萬萬元,增幅達86.4%,其中有機原料奶的銷售占比增長至63.5%。
讓乳企對有機奶趨之若鶩的一大動因,在于其高毛利率及尚未完全開發的國內市場空間。公開數據顯示,在有機奶產業發達的奧地利、法國、德國,有機奶粉市場占比已達30%,而國內無論是有機奶粉還是有機液態奶,市場占比均只有1%-3%。
乳業分析師宋亮稱,有機奶粉毛利率通常要比普通奶粉高出30%-40%。幾年前出現的第一次有機奶熱潮中,一罐有機奶粉被炒到500到700元。這種差價海外市場也有體現,“在美國,1升牛奶大約1.2美元,1升有機奶往往要十幾美元,普通奶粉與有機奶粉的差價也如此”。
焦慮 有機奶被視為“救命稻草”
有機奶熱的背后,難掩國內乳企的集體焦慮。
隨著各大乳企今年半年報的陸續發布,國內乳粉整體頹勢逐漸顯現,集中體現在乳企的營收和利潤雙雙下滑。
合生元發布的半年報顯示,今年前6個月的收入及利潤較去年同期減少10.3%及34.4%。澳優乳業上半年業績同樣下滑,銷售收入9.12億元,下降2.6%;凈利潤4050萬元,下滑24.3%。貝因美的年中數據更為嚴峻,凈利潤虧損達1.02億元,下滑195.51%。
乳業專家王丁棉分析,搶奪有機奶市場被許多乳企視為眼下的一根“救命稻草”。“當前購買力下降,乳企業績不佳。目前來看銷售總額和利潤下滑明顯,主要原因就在降價促銷上。幾年前乳企可通過更換配方提升價格,但這個橋段已過時。如今企業瞄準了所謂"有機奶"。”
各乳企的財報也印證了王丁棉的說法。合生元將上半年營收下滑的主要原因歸結為市場競爭激烈,“現有參與者大力開展折價促銷活動以維持其市場占有率”。今年上半年合生元開展了一系列促銷,而其嬰幼兒配方奶粉收入下降了8.7%。
貝因美也將虧損原因歸結為競爭激烈,電商、“海淘”搶占市場份額,使大賣場、超市等傳統零售渠道面臨挑戰,致使公司加大了對市場開拓和產品服務方面的投入。
宋亮說,乳企都在試圖通過改變產品結構來提升業績能力。比如去年許多企業涉足羊奶粉,就是因為羊奶粉整體價格高。“如今乳企推廣有機奶粉,與這個動因相似,是一種為保持高端銷售利潤不得已而為之的策略”。
掣肘 奶源稀缺難支撐乳企
有機奶能否讓乳企走出業績下滑的泥沼?在王丁棉看來,從奶源、有機認證的可信度上,“有機奶的基礎并沒有較大改觀”。
數據顯示有機奶,目前歐洲每年生產的有機奶約6000噸,用來出口外銷的僅2000噸。媒體報道指出,并不是所有的乳企都具備生產有機奶的實力,稀缺的奶源是制約有機奶粉大量產出的最大掣肘。
“大批量生產不可能”,王丁棉稱,澳洲、新西蘭的有機牧場規模很小,總產量也少,且目標就沖著中國市場。英國做了100多年奶粉,依然對有機奶粉存在爭議,“個人認為營養價值上沒有多大差別”。
宋亮也認為,有機奶粉與普通奶粉的差別并不在于營養,而在原材料是無污染、無添加的,但做到絕對有機很不現實,只能說是一種“有機概念”。“通過歐盟認證的有機奶粉,有機的可能性更大。只通過國內的有機認證,不大經得起推敲”。
漲知食
有機奶并不比普通奶更有營養
“零污染”、“天然營養成分要比普通牛奶高”,這是有機奶給消費者留下的普遍印象,也是許多商家推銷有機奶產品時慣用的宣傳手段。真的如此嗎?專家為大家解答真相。
Q1、有機飼養方式與牛奶蛋白質高低有必然關系嗎?
鐘凱(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風險交流部副主任):蛋白質含量高低主要取決于牛的品種、健康狀況、營養狀況、所處產奶期等因素,和是否有機飼養并無必然關系。
范志紅(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不光是牛奶,動物產品的蛋白質高不高,與是否采用有機飼養之間沒有一定規律可循。不是有機飼養的牛,只要用的飼料好,蛋白質也能很高。
Q2、有機奶能做到零污染嗎?
范志紅:有機奶做到100%零污染是不可能的,世界上沒有什么地方是完全無污染的,只能說企業按有機規程做,比如用藥、飼養、生產加工等方面會相對安全一些。
B12-B13版采寫/新京報記者 郭鐵 實習生 李婷 徐亞輝
B12-B13版攝影(除署名外)/新京報記者 郭鐵
總結:以上內容就是有機奶(有機奶“名不副實”:高端光環下是營銷概念組圖)詳細介紹,如果您對創業項目感興趣,可以咨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給您項目的反饋信息。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